手撸二叉树之二叉树的坡度
【摘要】 题目给定一个二叉树,计算 整个树 的坡度 。一个树的 节点的坡度 定义即为,该节点左子树的节点之和和右子树节点之和的 差的绝对值 。如果没有左子树的话,左子树的节点之和为 0 ;没有右子树的话也是一样。空结点的坡度是 0 。整个树 的坡度就是其所有节点的坡度之和。示例1:输入:root = [1,2,3]输出:1解释:节点 2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节点 3 的坡度:|0...
题目
给定一个二叉树,计算 整个树 的坡度 。
一个树的 节点的坡度 定义即为,该节点左子树的节点之和和右子树节点之和的 差的绝对值 。如果没有左子树的话,左子树的节点之和为 0 ;没有右子树的话也是一样。空结点的坡度是 0 。
整个树 的坡度就是其所有节点的坡度之和。
示例1:
输入:root = [1,2,3]
输出:1
解释:
节点 2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
节点 3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
节点 1 的坡度:|2-3| = 1(左子树就是左子节点,所以和是 2 ;右子树就是右子节点,所以和是 3 )
坡度总和:0 + 0 + 1 = 1
示例2:
输入:root = [4,2,9,3,5,null,7]
输出:15
解释:
节点 3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
节点 5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
节点 7 的坡度:|0-0| = 0(没有子节点)
节点 2 的坡度:|3-5| = 2(左子树就是左子节点,所以和是 3 ;右子树就是右子节点,所以和是 5 )
节点 9 的坡度:|0-7| = 7(没有左子树,所以和是 0 ;右子树正好是右子节点,所以和是 7 )
节点 4 的坡度:|(3+5+2)-(9+7)| = |10-16| = 6(左子树值为 3、5 和 2 ,和是 10 ;右子树值为 9 和 7 ,和是 16 )
坡度总和:0 + 0 + 0 + 2 + 7 + 6 = 15
示例3:
输入:root = [21,7,14,1,1,2,2,3,3]
输出:9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可知,树的坡度就是其所有节点的坡度之和,所以我们可以设计递归函数计算每个节点的坡度。
具体思路如下:
- 要计算每个节点的坡度,就要计算每个节点的 左子树的节点之和 与 右子树的节点之和;
- 左子树的节点之和 = 左子树根节点的值 + 左子树的左子树节点之和 + 左子树的右子树节点之和;
- 继续这样分解下去,直到分解到空树,空树的节点之和为0,作为递归出口;
代码实现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TreeNode(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 this.val = val;
* this.left = left;
* this.right = right;
* }
* }
*/
class Solution {
// 坡度
private int tilt = 0;
public int findTilt(TreeNode root) {
traverse(root);
return tilt;
}
public int traverse(TreeNode root) {
// 终止条件,空树的节点之和为0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 计算当前节点的左子树节点之和
int left = traverse(root.left);
// 计算当前节点的右子树节点之和
int right = traverse(root.right);
// 计算当前节点的坡度并加入结果
tilt += Math.abs(left - right);
// 返回以当前节点为根的整棵树的节点之和
return left + right + root.val;
}
}
最后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结点的数目。每个结点访问一次。
-
空间复杂度:递归使用栈辅助空间,空间复杂度为O(n)。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