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文件IO(万字长文)
目录
一:局域网
二:局域网的连接方式
二:广域网
三:网络通信
四:协议
五:五元组
六:协议分层
七:封装(数据发送过程)
八:分用(数据接收过程)
九:经典交换机的封装分用
十:经典路由器的封装分用
一:局域网
1:概念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简称LAN
局域网是本地,局部组建的一种私有网络
二:局域网的连接方式
1:网线直连
2:集线器组建
意识把一个网口扩展成多个,但扩展出来的多个网口彼此间会影响。而交换机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3:交换机组建
交换机上所有的口都是一样的,连上的电脑就构成了局域网那个
4:基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组建
路由器:就是我们常说的wifi、猫。上面有两种接口——WAN和LAN,
WAN口:WAN口接运营商给的网线
LAN口:构成局域网的电脑连到LAN口
路由器下面的LAN口还可以继续接交换机,(即对现有的路由器的端口进行扩展)交换机还能再接路由器,层层套娃
二:广域网
1:概念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简称WAN
通过路由器,把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可以理解成事几个局域网的集群),内部的局域网属于广域网的子网。
2: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面试)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三:网络通信
1:IP地址
描述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32位二进制数——由4个字节组成
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三个点分割开4个字节
2:端口号
描述主机上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有一个不同的整数端口号
主机收到网络数据之后,通过端口号来确定,把这段数据交给哪个应用程序使用。
3:通信所用端口
在一次网络通信过程中,涉及到的IP和端口,其实各有两个。
收件人地址——目的IP
收件人电话——目的端口
发件人地址——源IP
发件人电话——源端口
四:协议
通信过程中的一种约定,发送方和接收方提前约定好数据的格式,这样双方才能正确的沟通(就像电报,摩斯密码)
尽管双方的计算机不是同一个厂商生产的,但是在同一种协议下,两者能进行相互配合
五:五元组
六:协议分层
实际中,协议涉及到非常多的细节,庞大又复杂,不利于维护和更新。
于是我们就把协议进行了拆分——协议分层。
1:概念
上层协议会调用下层协议,下层协议给上层协议提供服务。只有相邻层次的协议可以沟通,不能跨层调用
2:优点
(1)上层协议直接使用下层协议,无需了解下层协议的细节
(2)某一层协议进行替换后,对其它层没有影响
(相当于下层协议内部怎么实现的,不用管,只要下层把协议封装好提供给上层一个接口就行了,好比我们写代码中调用函数的方法,只要达到目的就行,管你方法内部是怎样一个逻辑算法)
3:TCP/IP五层网络协议
(以下为通俗理解)OSI网络协议是大佬们搞出来的协议分层(共七层),但是实际开发中用不了那么多层,就简化成了五层也就是下图中的TCP/IP(这五层中,除了应用层,其它四层在计算机中都已经内置好了,作为程序员我们能影响到的就是应用层)
4:设备所在层级
以下谈到的设备都是“经典”的,现实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功能更复杂和强大
主机: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即是TCP/IP的下四层
路由器:实现了网络层到物理层,TCP/IP的下三层(主要工作在网络层)
交换机:实现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TCP/IP的下两层(主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集线器:实现了物理层
七:封装(数据发送过程)
注:封装和分用时网络传输数据过程中,最核心的流程
数据传输常用的单词
假设现在应用A要给应用B发送数据,发送过程主要操作为A
八:分用(数据接收过程)
九:经典交换机的封装分用
十:经典路由器的封装分用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