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不“凡”

举报
技术火炬手 发表于 2019/11/18 14:26:28 2019/11/18
【摘要】 走在平凡之路上,我和我身边的同事都在努力向资料全栈工程师发展。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他们中的佼佼者。

导师很坚定地认为我行

       2018年7月16日,激动中带着一丝小忐忑,走出校园的我来到华为,开始了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但面对即将入职的云核心网资料部,职场新人唯一的困扰是文采不行,语文、英文都是高考拉分项,我怕我难以胜任。但既来之则安之,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进入部门的第一天,一个长着圆圆脑袋的人主动走过来跟我打招呼:“我是你导师,以后跟我搞资料的信息服务。“我听完有点懵:“资料都还没搞明白,信息服务又是个啥?”

      导师带我去领电脑,一路上说起他在华为的经历:“我在资料岗位上干了8年,写过资料,当过资料经理,做过互联网式资料满意度运营,开发过硬件速查APP,效率提升小工具,也搞过Web的客户信息查询。我觉得你赶上好时候了,资料业务正在向‘ 信息服务’转型,就像现在的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来智能识别用户的意图,然后联想出一堆你可能想要的答案。我看了你的简历,编码基础挺扎实的,超级对路……“

      导师说,未来我们想做的信息服务,除了提供资料内容,还要更智能地识别客户意图,更好地匹配客户的信息检索,提升用户查询信息的精准度,也可以随软件提供界面信息辅助,当然也可以开放接口给各种应用来调用……

      导师一口气说了很多,我觉得我好像听明白了,但是转念一想,用“似懂非懂”来形容更贴切些。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信息,他突然打断了我的若有所思,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所以不要有任何负担,勇往直前加油干!”我应景地猛点头,只因为我从他的语气中读出,他很坚定地认为我行。

代码不能凌驾于业务之上

       新员工期间,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参与一个资料检测平台的增量开发,实现每日检测新增资料的基础错误,并通过邮件通知到作者,同时在这个平台上扩展Support网站的VoC(客户声音)分析系统,形成资料质量看板,实时反映资料内外部质量。

       因为考虑到可以复用现有的PHP语言框架的底层公共模块,部门最终决定采用PHP进行开发。而我恰恰不会PHP,刚开始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导师说,“你先用一周熟悉一下PHP的语法,有啥不会的上网查。”

       求学期间,我自学了C++、java、web、数据库等语言和技术,是个编程爱好者。好在有多种编码语言的基础,不到一周时间,我开始能看懂代码了,然后我开始推测每段代码实现的业务功能,发现根本理不出个头绪来。于是我请教了部门这方面的专家,专家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千万不能把代码逻辑放在业务逻辑之上!”

       这句提点让我茅塞顿开,我的学习顺序完全反了,不应该是先代码后业务,而应该是先了解业务后开始代码。于是我立即纠正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从业务视角,把涉及的网元按领域分类,然后按照领域去梳理需求,再带着业务逻辑去理解代码,渐渐进入了状态。

可信不是拍胸脯就能搞定

       随着对业务和资料工作越来越熟悉,我逐渐体会到了导师口中常说的“资料向信息服务转型”这件事的必要性。

       原先我们交付的产品文档,都是先考虑满足客户的场景,因此文档会涉及产品描述、安装、配置、调测、维护等。到了信息服务化这种新的研发模式下,仅从场景出发考虑资料架构就不行了。资料的架构从静态变成了一个动态组装的过程。因为产品由一个个独立的服务模块组成,就好比乐高的组装部件一样,服务与服务之间通过接口相互调用,在产品不更新发布的前提下,“服务”可以单独升级、单独回退。因此,当产品的一个“服务”更新了描述、安装、配置、调测、维护这些小的信息模块,怎么完美插入Support网站已有的产品资料中呢?怎么随着服务的更新,动态加载到已经发布的产品界面上呢?问题的核心在于,必须解决每个服务的信息模块解耦和灵活组装的问题。

      为此,部门专门成立了信息服务组,导师和我们几个小伙伴开始了第一个资料服务化的探索:helpcenter服务。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承载和拼装每个服务的信息的,我们也称它为信息服务。资料组把以前大篇幅的静态资料,拆成一个个信息模块,给每个小的信息模块定义服务标识,当每一块的服务更新时,helpcenter服务就能加载相应的信息插入到原有资料合适的位置。同时还可以给每个小的信息模块定义和其他内容的关联标识,这样就能实现信息的关联推荐了。

       别看我现在把helpcenter服务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刚开始时却是异常艰难的。每次都需要导师协助才能勉强完成,写代码时只知道功能,不知道功能干什么用、不理解业务端到端怎么用这个服务,每每因为惧怕引起代码隐患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我自感这样下去不行,于是花了大量时间开始恶补资料业务:理解资料开发、评审、测试和发布的流程;学习行业背景知识,如产品资料包、用户场景、服务和微服务、服务资料、资料模块化和最小化、资料发布、信息 中心等。再聚焦到helpcenter服务的架构、helpcenter和其他产品基础服务的关系、资料的进仓出仓原理。当架构、逻辑、流程、内容等都清楚之后,一切就豁然开朗了。之后写代码手不抖了,心也不慌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然而故事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平台产品必须支持解决方案多模式应用,但随着模式的不断扩张,原来的架构代码复杂度越来越高,维护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能否重构呢?犹如硬币的两面,重构可以让代码更简洁,但往往也可能因为考虑不全面导致功能出现继承性问题。

     “为未来框架的扩展和健壮性考虑,我们必须重构!”我鼓起勇气向团队提出了我的想法。尽管交付压力很大,但团队认为重构是最好的办法,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顶住压力给了我两个月时间完成重构。

       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就等着解决方案版本在今年国庆后发布,我还幻想着可以在国庆好好“浪”一把,没想到却在放假前一天的下午收到了多张问题单。helpcenter服务加载不到某类服务的信息,全组联合定位问题到深夜,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原因是我在重构时,对抛出的异常范围设置不合理,使业务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捕获到相关异常,出现了代码运行中断,导致了该服务的信息不能显示。找出了问题,我赶紧通知资料组执行临时方案,手工弥补我在重构中引入的兼容性bug,害他们奋斗到凌晨。

       这起因我重构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复盘时,我很内疚,也很懊恼。原来“可信”不是拍拍胸脯就行,重构必须慎重全面,如履薄冰。为此,我参加了产品线组织的可信培训,在iLearning上自学了很多可信课程,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培养CleanCode编码习惯,并一次性通过了公司的可信工作级编码考试。

       当看到helpcenter服务随着IoT、5G核心网等产品商用,说不激动那是假的,说没有成就感那也是假的。从一个没有系统概念的小白,在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敢下手的窘境中,我挺过来了。现在我不但能够独立完成关键特性的开发,还成了helpcenter服务的owner。我把项目组所有人的经验汇编成了helpcenter维护手册,不仅自己能够淡定地面对现网问题,还能帮助同事们迅速地定位问题。

“平凡之路”走出不平凡的路

       为了磨练自己的编码水平,2018年11月,我和导师、同事组队参加了产品线编码大赛。两个月的时间,白天搞helpcenter需求开发,周末、晚上对战来自产品线各个部门的编码高手,精进自己的技能,不断优化效率性能算法。虽然艰辛又煎熬,但是能从200支队伍脱颖而出,从32强到16强,再到8强,每一次看到胜利的曙光就不会感觉到累。

       产品线半决赛的时候,刚好和我们PK的队伍的队长就坐在我身边,他笑着说:“我们两个队PK晋级决赛,你觉得谁的胜算更大?”我语气很轻松说:“看运气呗!”其实我内心的OS是:“肯定是我晋级!”然而幸运女神与我擦肩而过,最终我们拿到了产品线第4名。

       从研发管理部长手中接过奖状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真正的轻松和释然,虽然没能站到巅峰,虽然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虽然心中略有遗憾,但打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对决,我亦心满意足。它让我在敬畏对手的同时,更加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向前,胜利就不再遥远。

       我们给战队起名为“平凡之路”,实际是希望资料向信息服务转型,我们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资料的价值在于应用,而承载了应用体验的信息服务才刚刚起步。我在这条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更找到了工作的价值。我能感觉到,我正随着信息变革的一波波巨浪涌向浪潮之巅。

1574058323738759.jpg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入职四百多天了,在这四百多天里,我有过新手的迷茫,有过引入bug的沮丧,有过信息服务成功商用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工作中渐渐学会理性和平实。走在平凡之路上,我和我身边的同事都在努力磨练自己的写作技能、编码技能、多媒体制作技能,积极地实现信息的模块化、结构化、数字化,向资料全栈工程师发展。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他们中的佼佼者。

       我的导师说,他体会过资料客户满意度提升背后团队的付出和努力;而我,正见证着资料向信息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每一天。

1574058251109904.gif

本文为《华为人》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hwrb@huawei.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