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数据中心”发展趋势与ICT产业链格局之变

举报
ICT新视界 发表于 2016/12/07 15:12:21 2016/12/07
【摘要】 云计算和OTT的出现将触动整个ICT产业链格局的变化,无论对传统设备商还是集成商其影响都是颠覆性的,而核心原因在于部分客户业务分流到公有云、企业客户购买行为改变,以及企业技术发展话语权转移。随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发展,其在技术和目标市场上的差别将日益扩大,二者最终会分道扬镳。

过去10多年,数据中心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部署上都极速发展,变化也快,但粗略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数据中心大集中(Data Center Consolidation)为主的DC 1.0;第二阶段为利用资源虚拟化(Virtualization)和服务动态管理(Dynamic Service Orchestration)为手段,以增加资源共享利用率和资源部署灵活度的DC 2.0,上述两个阶段技术上最大的分野为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批量部署;第三阶段的DC 3.0是为了适应目前特别是大型网站(OTT)数据处理急速增长的业务需求而产生的,而其中大部分技术业界还在预研阶段,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和其它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一样,业界对数据中心、公有云、私有云、以至OTT的发展对ICT产业链的影响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为业界一员我们接触面有一定局限,看法难免偏颇,欢迎探讨,必须说明的是,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属公司技术策略无关。

DC 2.0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发展前景

观点1:棱镜门(NSA)事件的影响集中在公有云

所有数据都表明,棱镜门事件并没有影响企业用户部署云计算平台的步伐,相反从我们了解各国客户的情况来看,相对棱镜门事件被揭发之前,云计算平台的部署不但没有推迟反而加快了,当然主因是云计算平台技术(特别是IaaS)日趋成熟,让用户可以放心部署,但棱镜门对云计算部署的步伐并没有太大影响也是事实。

棱镜门事件的影响集中在公有云,主要体现在“大企业向私有云倾斜”和“公有云数据本地化”两个方面。棱镜门之后大企业特别是政府在公有云与私有云的选择天枰上一边倒地向自建私有云倾斜,受其影响所致,公有云、私有云市场分工定位也越趋明确——公有云主要对象为网站类型的初创公司(Startup)以及中小企业,其中尤以中小企业近两年发展最为快速;而私有云的主要对象则为政府和大企业;而所谓混合云(Hybrid Cloud)的发展和部署主要立足点还是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为辅(观点4会进一步阐述)。不难想象,这种情况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尤为明显,而这种业务格局短时间内(至少2-3年)不容易打破。

棱镜门第二个影响在数据本地化,出于安全考虑公有云客户(又或是政府)要求数据留在本地(国)。最近一些第三方数据显示公有云业务在美国以外(特别是西欧)的增长远超美国本土便是明证。数据本地化加上开源(Open Source)带给美国以外各国本地IT产业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不知道会否导致ICT产业的百花齐放,打破长久以来一国独大的局面。

观点2:云计算部署热点在IaaS,而OpenStack稳操胜券

无论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用户现阶段部署的热点在IaaS,只有非常少部分用户在考虑PaaS,这和用户需求以及各种技术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过去一年,特别是最近的3-5个月,市场发展清楚地表明OpenStack会是IaaS的最终赢家,未来企业用户在选择IaaS的时候,将不再是在不同IaaS平台之间、而是在不同厂商基于OpenStack实现的平台之间做出选择。IaaS基于OpenStack的“归一化”也是企业用户认为IaaS技术走向成熟、可以放心部署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更激进的想法甚至认为,因为归一于OpenStack,对厂商来说企业IaaS很快将变成食之无味的Commodity市场。相反,PaaS无论在客户需求还是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都不清晰,相信未来一两年内客户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不大。

观点3:数据中心云平台与SDN之间的整合基于VxLAN券

过去两年的发展说明,不同场景(如数据中心内部、广域互联等)需要利用SDN解决的问题完全不一样,而采用的技术也就完全不同。数据中心内部关注点在虚拟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我们接触的客户和项目来看,以VxLAN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而NvGRE的前景则并不乐观,在所有我们接触的项目里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支持VxLAN,而在为数不多的要求支持NvGRE的项目里,也只是为了要求厂商保证以后发展的需要,而并无当前业务的真正需求。另外,考虑到VMware/NSX在企业市场的地位,支持VMware/NSX和OpenStack/VxLAN已经是所有数据中心SDN网络的基本要求。
但必须注意的是,基于VxLAN来整合云平台与SDN网络从方向上虽然越来越清晰,但具体到真正成熟稳定的部署则尚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这有VxLAN技术尚待完善的原因,也和不同客户、不同厂商在实现VxLAN时,其硬软件部件无论从功能、组网方式、实现方法、以致性能容量等设计和参数都有不同的选择有关。所以异构厂商云平台和SDN网络互联互通会一直是个困扰,期待短时间内(至少1年)能完全解决并不现实。
当然这并不等于完全没办法,我们也有一些实际运行的案例。但这些互联互通案例都有如下特征:(1)客户类型。绝大部分都是ISP客户,而其中大部分都以开源开发自己的云平台而需要和数据中心网络整合,只有极少数是ISP以外的企业用户;(2)定制。一般都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版本,而不是网络厂商的通用版本,另外客户需求都有其特殊性,运行场景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客户;(3)接口。目前关注点在SDN控制器的北向接口(North Bound Interface),控制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南向接口并不是重点。
这正好推翻3年前我们对SDN的其中一个判断。当年我们和业界大部分人士一样,认为随着SDN控制交换平面分离会催生网络产业链格局的大变化,市场会因为SDN分别出现专门开发SDN控制器和交换机的厂商,从而推动交换机的commodity化。过去两年的经验告诉我们,SDN在这方面的发展更像当年NGN的发展,技术上虽然控制交换平面最终解耦,用户部署时还是倾向控制器和交换机从同一厂商购买以降低技术风险,现在控制器互联互通集中在北向而不是南向接口,正好反映出与NGN当年相同的趋势,而在这种趋势之下,OpenFlow虽然还是重要的协议之一,但已不如当年认为的那么关键。
我们的看法是:除了极少数(估计全球少于10个)有能力自己开发控制器的大型网站(OTT)外,异构SDN控制器和交换机部署不会普遍,而专注SDN控制器的厂商并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另外,我们认为随着VxLAN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早几年很热门的大二层协议TRILL会逐渐淡出,TRILL可视作目前因为VxLAN尚未成熟而采取的一个替代方案,适用于个别应用场景(如ISP多租户网络)。

观点4:公有云/私有云平台的发展最终是分道扬镳而不是一体两面

公有云平台的特点在支撑用户/数据量大,而支撑大用户量靠的是牺牲特性、简化需求以便于技术解耦,从而反过来增加总体系统的性能和容量。相反私有云需要以同一平台分别部署在不同客户环境,同时需要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的是丰富的功能选项,而在某种程度上牺牲性能。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同一平台同时满足个性化和超大容量需求?长远来说我们持否定态度,特别是考虑到DC 3.0的技术发展方向,这一点就更加确定。
另外, 和所有大型系统一样, 公有云的体量优势(Volume Advantage)需要有一定体量的部署才能体现,如果低于相关系统设计的体量拐点(Tipping Point),其性能价格比相对私有云平台可以说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厂商要么专注公有云,要么专注私有云,要么提供两个不同版本分别支持公有云和私有云,而不会采用同一平台、同一版本支持又公又私(除非其所提供的不是最优方案)。
基于同样的逻辑进一步推论,混合云平台的立足点既然是面向不同企业客户,无可避免需要满足功能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推断混合云平台架构以私为主,并辅以“能力”与公有云平台对接,并动态利用公有云相关服务,其工作方式有点类似网络上的网关(Gateway)。此外,我们认为私有云和公有云平台的关系,与话音网络中PBX与公网分工互补的关系相类似。又由于云计算的个性化要求远高于话音通信,相信之后技术发展分道扬镳会更明显。同理,我们认为私有云在整个云计算的占比会比PBX在整个话音网的占比为高。
必须说明的是,关于公有云、私有云应该是单一还是不同平台?在我们内部也有不同看法,这只好由时间来证明到底谁对谁错。

观点5:企业应用“云化”过程中技术上采用渐进型路向

此观点其实是上一个观点从“平台”推演至“应用”的进一步延伸。我们认为企业的云化历程和互联网企业完全不一样。互联网企业(如谷歌)采取的是革新模式(Revolution Model),他们一方面没有传统行业的利旧问题需要考虑,另一方面需要一个全新模式以支撑其面向超大型用户群的新型业务,其中分布式架构、应用/技术深度解藕和“以应用适配核心基础系统”是这种革新性系统的特色。
和互联网企业不同,一般企业用户需要考虑应用平稳过渡和利旧降低成本等因素。所以通常也是最正确的做法是按个别应用的需求来判断该应用是否有需要在技术上“互联网化”,而需要与否的核心点正在于“量”,包括用户量、数据量和交易量等各种不同维度的处理需求,以及“互联网化”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技术核心概念中分布式处理和深度解藕所带来的好处,来对应用进行匹配修改。从我们的分析和经验来看,对大部分企业用户来说,OLAP是目前唯一有可能需要考虑“互联网化”的应用,但就算OLAP,以目前大部分用户的数据量和交易量来看,也不一定需要立即“互联网化”。目前考虑“互联网化”OLAP的企业用户,基本上都是为了“将来”(研究和测试性质的项目除外)。 企业渐进模型云平台的异构化需求,有别于互联网平台的相对单一化以利用分布式解藕增加系统处理能力。企业级云平台需要支持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异构环境,需要硬件资源的多样化并动态匹配上层应用的需求,同时提供统一资源调配管理界面。这就是互联网和一般企业在需求和解决路线上的核心分别,也就是“简化”与“多样化”的分别。这也是我们在观点4里提出公有云/私有云平台的发展最终是分道扬镳而不是一体两面的理论依据。

观点6:从“Open System”向“Open Source”过渡

这方面我们没有明显的倾向,在这里只是反映市场上一些有趣的看法。20年前整个ICT行业的总体方向是从专用系统(Proprietary System)过渡到开放系统(Open System),现阶段的发展应该是从开放系统往开源系统(Open Source)过渡,而云计算是推动开源系统发展和普及的最好时机。
按我们的分析,某种程度上这种取代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个别国家希望通过云计算和开源的机会推动本土ICT产业链的发展;而对很多技术积累不够的国家来说,开源很大程度代表透明可控,也就很大程度代表信息“安全”,中国和俄罗斯是推动从开放向开源发展最为典型的例子;有趣的是,也有个别用户认为开源本身反而是不安全的因素,因而否定开源,估计这和每个国家、每个企业之前的软件积累有关。

ICT产业链格局之变

3年前,在《OTT与企业“云、管、端”》(请参见《ICT新视世界》第1期,文章链接http://enterprise.huawei.com/cn/about/e-journal/ict/detail/hw-198503.htm)一文中,我们曾对OTT的冒起对ICT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做过预测,其中包括OTT与传统设备厂商之间的竞争、传统集成商转型销售OTT服务、企业技术发展话语权的转移,以及OpenStack和OpenFlow作为实现OTT“云架构”核心技术等各方面。3年过去我们发现,虽然从大体方向来看,当年的判断和市场的实际发展基本吻合,但如果仔细分析仍有不少偏差,现在修正补充和进一步判断如下。

观点1:OTT与传统设备厂商之间并非单纯竞争关系

现在看来,这种分类多少失于粗陋、不够严谨。无可争议的是,OTT带给传统设备厂商的压力是巨大的,但OTT和传统厂商之间并非单纯的直接竞争关系。OTT专注于公有云服务,而传统厂商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公私兼顾,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公有云与私有云、而非OTT与传统设备厂商之间的竞争。对于公私之争前面已有分析,我们认为公有云的业务会集中在互联网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市场,而私有云则集中在政府和大企业。这种业务格局受相关技术、信息安全、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等各方面不同的要求所制约,相信短时间内(2-3年)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虽然OTT们一直努力希望打进大企业市场(甚至为了迎合私有云的需求勉强修改原有的平台设计)。同时我们也认为云计算和之前话音网有一定的类比性,又由于云计算的个性化要求较高,所以私有云在整个云计算投资的比例相信要比PBX在话音网的比例为大。
对于传统厂商,来自OTT的压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如上述的收入分流,二是技术发展话语权的冲击,三是自研产品或ODM降低从传统厂商的购买量,四是OTT大规模购买带来的议价能力。而这几方面又是环环相扣,对传统厂商无论在收入和毛利上的冲击都是巨大的,也因此牵动整个ICT产业链格局的改变。

观点2:OTT和设备商之间逐渐会变成分工合作的伙伴关系

OTT自研和与ODM厂商合作的模式目前确实对传统设备厂商带来极大的冲击,市场上也有不少人对传统设备厂商的发展前途持非常悲观的看法,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审慎乐观。其理由是,OTT作为相对新兴行业目前竞争还不算激烈,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和毛利支撑自研,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越趋成熟和竞争加剧,OTT的收入和利润会有一定压力,而同时技术的发展则越趋复杂(如DC 3.0相关技术),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这一加一减之间,相信以后可以持续自研的OTT(又或是技术范围)会极少,OTT和设备厂商之间慢慢会变成分工合作的伙伴关系,情况有如今天传统运营商与设备厂商,我们相信OTT的研发注意力会转移至本身核心业务,而在ICT基础技术层面选择与设备厂商密切合作,这将会是绝大部分OTT以后的运作模式,从过去一年市场发展来看这种趋势越趋明显。
当然,ODM厂商对传统设备厂商的压力依然会存在,但这种压力很大程度是由于目前技术上同质化相对严重所带来的,也和OTT本身的自研能力强相关。但随着如上述OTT本身在研发方向的调整、新发展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渐趋走向异构化设计,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积累不够的ODM厂商发展空间受限,他们对传统设备厂商在OTT行业的冲击会是局部的和有限的。
当然,像目前IP网络设备厂商一样高毛利的美好日子不复存在,我们认为长远来看,目前电信设备厂商的毛利率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参照。

观点3:私有云平台的普及导致企业用户购买行为从“散件”变为“模块化IaaS”

OTT/ISP行业有其自身特色,和其他传统企业无论在技术需求、购买行为等各方面都不太一样,所以虽然云计算在这两个不同市场的发展对传统设备厂商的影响也都非常大,但具体体现出来的影响方式就完全不同(见观点4),而由于对传统设备厂商来说,企业市场远大于OTT/ISP市场,企业市场的变化对其更为关键。
随着私有云IaaS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企业用户会从原来分开购买并自行组合服务器、网络、存储和云软件平台等各种部件,改变为购买整套整合的云平台。在这种新的购买模式下,他们关心的只是云平台的相关功能和参数指标,而并不关心厂商实际的实现方式。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不同形态的“一体机”正反映出这种趋势,简单来说,这些一体机也可以看成是“模块化IaaS”的雏形。我们认为这种从“散件”变为“模块化IaaS”的购买行为,是推动整个ICT产业链变革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观点4:OTT/ISP市场和一般企业市场对传统设备厂商的核心分别

再进一步分析,其实所谓“模块化IaaS”的核心焦点在云平台,也可以说传统设备厂商在企业市场下一步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云平台系统争夺的成败,而这正是OTT/ISP市场和一般企业市场的核心差别。因为绝大部分OTT/ISP掌控着自己云平台软件的发展,而不像一般企业需要假手于设备厂商。因此,从今后市场的发展来看,传统设备厂商面对OTT/ISP和一般企业两个不同的市场,需要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更好地支撑OTT/ISP云平台的开发与实现”和“如何更有效地争夺企业市场云平台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的分别。

观点5:传统设备商逐渐失去企业市场技术发展话语权,引发产业链格局大变

必须注意的是,话语权旁落对产业链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网络产业。从网络产业过去的发展可以看出,第一厂商一家独大的市场份额让其更容易收集和了解客户的下一阶段需求,然后他们有目的地透过开发非标技术和私有协议(网络协议如Fabric Path、OTV、FEX等等)套牢用户,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方法多年来一直让他们同时享有高市场份额和超高的设备毛利。也就是说,目前网络第一厂商超高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的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市场技术发展的绝对话语权。话语权旁落令这种过去10-20年来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将无以为继,这对第一网络厂商的冲击可以说是致命的(特别是因为数据中心网络的收入占总体网络收入达40%),因此我们预估,未来2-3年网络和存储产业链都将急速变化,只是程度不一样。
关于网络产业链的巨变,业界也有不少类似的预测,但不少人认为,这种变化是SDN带来的,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其核心原因在于技术发展话语权旁落,而SDN只是其中一种技术和一个影响因素而已。

观点6:单一技术厂商发展空间萎缩

企业客户购买行为从“散件”变为“模块化IaaS”,也就预示着单一技术厂商发展空间将萎缩,这并不难理解,而最近市场上各设备厂商的收购、合并与重组,同时争夺在云平台上的话语权,也正反映出这种趋势。

观点7:传统集成商转型销售云服务

3年前,我们判断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传统集成商会转型销售OTT服务,这方面我们认为应该更正为“传统集成商会转型销售云服务”,虽是一字之差,内里却大有分别。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特别是用户的购买行为从散件转移至模块化IaaS,集成商转型是必然的,而转型又可以分为下列两种方式又或是两个阶段:
(1)解决方案转型,从计算中心个别技术(如网络)集成商转型为模块化IaaS技术复合型集成商,这也将带动新一轮集成商的淘汰和整合,与设备厂商的发展趋势一样,我们相信只专注个别技术的集成商不会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2)私有云服务提供商,市场上一个典型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商从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到托管服务(Managed Services)、再进一步发展为私有云服务提供商,而这种服务又可以分别以驻地(Onsite)或是托管(Co-location)方式呈现,满足不同企业用户的需要。
从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这种从集成商转型的云服务提供商正是OTT在大企业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透过本地化支持和个性化服务等手段赢得大企业市场,这方面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如西欧最为明显,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集成商能力一般较弱,和OTT的竞争态势就变得没那么明显。
3年前,我们认为集成商会转售OTT服务,那是对市场发展发生了误判,虽然当时确实有不少OTT希望通过集成商销售其服务。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OTT在企业私有云市场受相关技术、个性化、信息安全、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等各方面不同的要求所制约,目前看来很难与传统集成商转型的云服务商竞争。

DC 3.0技术的几点猜想

必须说明的是DC 3.0只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一个笼统说法,对此无论在特性或是采用技术等各方面业界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唯一的共识是目前DC 2.0架构无法满足下一阶段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需要一个崭新的解决方法。

观点1:以公有云为目标,处理能力增加百倍到千倍

相对于一般企业用户单以业务需求一个维度的方式增长,公有云是以业务量和用户量双维度复合态势增长的,所以3-5年后,公有云需要百倍甚至千倍于现今的处理能力就不足为奇。又由于公有云和私有云需求的差距日益扩大,采用完全不同的架构解决各自的核心问题也就再正常不过。我们在前面提出“公有云/私有云平台的发展最终是分道扬镳而不是一体两面”的观点,在下一阶段数据中心的发展中会更为明显,这也是我们认为公/私技术发展分道扬镳的另一个依据。
因此下面的介绍也可以视之为针对OTT公有云架构的发展,而下一阶段私有云的架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观点2:系统级摩尔定律替代芯片级摩尔定律

处理器芯片的摩尔定律为“每18个月处理能力加倍”,很明显单靠传统芯片的发展速度(制程瓶颈)是无论如何无法满足上百倍千倍的处理需求(根据芯片级摩尔定律1000倍需要20年的发展时间),这也就预示着芯片级的摩尔定律走向终结,随之而起的就是系统级摩尔定律的产生。
简单来说,系统级摩尔定律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更进一步解藕(disaggregation)、异构化(Heterogeneous),以及软硬件定制化(specialization)和重构。
我们认为异构SoC的发展是必然的。目前的方式是以通用处理器(Generic CPU)满足所有上层应用的需求,其明显无法支撑下一阶段数据中心的发展。异构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包括通用处理器辅以FPGA、定制处理器,又或是x86制式以外的其它处理器。我们明显看到市场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注意到有一些项目进行测试。另外异构化也同时引出多元化,毕竟竞争才会加快进步的步伐,特别是目前商用处理器的发展明显无法跟上公有云数据中心对处理能力呈复式增长的需求。
单从异构处理器也同样可以看到公与私、OTT/ISP和企业用户的分别。采用异构处理器需要操作系统、中间件、甚至上层应用的同步发展来相互配合,而这只有大型网站具备所需的研发能力,一般企业用户只能等待整个产业链相关硬件、软件厂商的同步变化,但在产业利益链互保的作用下,这种改变相对公有云会缓慢得多。
以光互联(Silicon Photonics Interconnection)替代电互联是下一代数据中心发展的另一个必然趋势,而光互联包括柜间、板间、片间和片上等多个层次,这几个不同层次的光互联采用不同的技术处理,目前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估计柜间与板间的光互联将在一两年内普及,提供100G-1T的单线互联带宽。必须注意的是,透过光互联交换网络可以进一步扁平化,既加大系统的互联带宽,同时又降低互联的时延。 内存(RAM)和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RAM)无论在容量、带宽、能耗、成本等方面都会有大幅度的改善,有兴趣的可以跟踪Hybrid Memory Cube(HMC)、DDR4和NAND FLASH、STT-MRAM、ReMAN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处理器的异构、光互联技术的出台、内存和NVM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软件的重构,而其核心思想是软硬件联合定制(HW/SW Specialization)、轻载Hipervisor和面向数据中心高吞吐量的编程模型,分别增加系统处理能力、降低系统资源调用的开销,以及降低编程的复杂度,从而提高用户的编程效率。

顺应浩浩荡荡的变革趋势

本文分别对目前DC 2.0相关技术的发展和ICT产业链的变化做了预测,也对下一阶段针对大型网站的DC 3.0技术发展方向表达了看法。抛开那些技术细节不谈,本文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公有云和私有云无论在技术上或是目标市场上都有很大差别,而这种差别只会日益扩大。我们并不认同“公有云派”的看法,即ICT有一天会像电网一样,基本全是“公”的。相反我们认为由于ICT个性化要求远比电网和话音为高,私有云在整个云计算投资中的比例要远比PBX在话音网的比例大得多,更遑论电网了。
像其他业内人士一样,我们认同云计算和OTT的出现将触动整个ICT产业链格局的变化,无论对传统设备厂商还是集成商其影响都是颠覆性的,而核心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客户业务分流到公有云、企业客户购买行为的改变,以及企业技术发展话语权的转移。对于传统设备厂商来说,其在一般企业市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平台话语权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而在OTT/ISP市场,相对部分业内人士我们较为乐观——随着OTT和公有云市场的成熟发展和相关ICT技术越趋复杂,设备厂商与OTT之间会慢慢建立起类似传统运营商市场的共生关系,而ODM模式与白牌机对设备厂商的影响虽然会长期存在,也只会是局部的。
当然,现阶段云计算和OTT的发展对原有企业市场的领导厂商来说是极其不利的,由于技术发展话语权的旁落,这些旧有市场的领头羊们过去以非标技术控制客户、同时占据高市场份额和赚取超高设备毛利率的美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所以对他们来说,需要的不单单是技术本身,而是整个业务模式的调整,这种调整将会伤筋动骨。不过时代发展趋势浩浩荡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浴火重生。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判断,而我们也承认其中大部分判断我们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客观数据以支撑我们的论点,所以这多少有点跟着感觉走的味道,但这正是这种前瞻性分析最有意思的地方。
3年见分晓。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为云博客 https://portal.hwclouds.com/blogs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