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例详解--模拟、单调栈、数组篇
单调栈是一种特殊的栈数据结构,通常用于解决与数组相关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寻找下一个更大(或更小)元素的问题。单调栈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维护一个单调的顺序(递增或递减)来高效地推导出结果。
单调栈的主要特点
-
单调性:栈中的元素保持单调递增或递减。根据问题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是维护一个单调递增栈还是单调递减栈。
- 单调递增栈:栈底到栈顶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列。
- 单调递减栈:栈底到栈顶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
-
高效性:使用单调栈可以在O(n)的时间复杂度内解决一些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而传统方法可能需要O(n^2)的时间复杂度。
单调栈的应用场景
-
下一个更大元素:给定一个数组,找出每个元素右边第一个比它大的元素。
-
下一个更小元素:与下一个更大元素类似,只不过寻找的是比当前元素小的元素。
-
柱状图中矩形的最大面积:求解给定柱状图中可以形成的最大矩形面积。
单调栈的基本操作
以下是单调栈的基本操作步骤:
-
初始化一个空栈。
-
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做如下操作:
- 当栈不为空且当前元素与栈顶元素的关系不满足单调性(对于递增栈,当前元素大于栈顶元素),那么可以进行弹栈操作。
- 弹出栈顶元素并记录结果(或执行对应的操作),直到栈为空或栈顶元素满足单调性。
- 将当前元素压入栈中。
-
遍历结束后,栈中可能还有一些元素,这些元素的结果可能需要特殊处理(例如,找不到下一个元素时的默认值)。
OK,话不多说,直接上题:
503.下一个更大元素II 【中等】
题目:
给定一个循环数组 nums
( nums[nums.length - 1]
的下一个元素是 nums[0]
),返回 nums
中每个元素的 下一个更大元素 。
数字 x
的 下一个更大的元素 是按数组遍历顺序,这个数字之后的第一个比它更大的数,这意味着你应该循环地搜索它的下一个更大的数。如果不存在,则输出 -1
。
示例 1:
输入: nums = [1,2,1]
输出: [2,-1,2]
解释: 第一个 1 的下一个更大的数是 2;
数字 2 找不到下一个更大的数;
第二个 1 的下一个最大的数需要循环搜索,结果也是 2。
示例 2:
输入: nums = [1,2,3,4,3]
输出: [2,3,4,-1,4]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4
-10**9 <= nums[i] <= 10**9
分析问题:
思路1:
首先,通过两次遍历数组(实际是通过对索引取模来模拟)。在每次遍历中,如果当前元素大于栈顶元素所对应的数组值,就将栈顶元素弹出,并在结果数组中记录当前元素为栈顶元素的下一个更大元素。
在前 n 个位置时,将索引存入栈中。如果在后续的遍历中找到了更大的元素,就进行相应的处理。
最终,结果数组 ans
中存储了每个元素对应的下一个更大元素,如果没有则为 -1 。
思路2:
模拟。根据题目给的要求,我们遍历整个数组,去寻找他下一个更大的值,这里要把数组变成循环数组,因为我们要遍历整个列表。变成循环数组的方法无非就是把遍历的长度加长一点,然后模上len(nums),时间复杂度是O(N**2),但是这个方法用时间换空间,空间复杂度很低。
代码实现:
思路1:
class Solution:
def nextGreaterElements(self, nums: List[int]) -> List[int]:
n = len(nums)
stack = []
ans = [-1]*n
for i in range(2*n):
x = nums[i % n]
while stack and x > nums[stack[-1]]:
ans[stack.pop()] = x
if i < n:
stack.append(i)
return ans
这种方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是比较优越的。
思路2:
class Solution:
def nextGreaterElements(self, nums: List[int]) -> List[int]:
n=len(nums)
ls=[]
for i in range(len(nums)):
for j in range(i+1,i+len(nums)+1):
if j%n==i:
ls.append(-1)
break
elif nums[j%n] > nums[i]:
ls.append(nums[j%n])
break
return ls
思路2是比较容易想出来的一种方法,他的优点就在于空间复杂度较低,通俗易懂。但是时间复杂度较高。
总结:
思路一(使用栈)代码详解:
- 首先,获取输入数组
nums
的长度n
,并初始化一个空栈stack
和结果数组ans
,其中ans
中的每个元素初始值都为-1
。 - 然后,通过一个循环,模拟对数组进行两轮遍历(实际是通过
i % n
来实现取模操作,达到循环数组的效果)。 - 对于每次循环获取的当前元素
x
,如果栈不为空且x
大于栈顶元素对应的数组值,就将栈顶元素弹出,并在结果数组ans
中记录x
为弹出元素的下一个更大元素。 - 在前
n
次循环中(即第一次遍历数组时),将当前索引i
存入栈中。 - 最终,返回结果数组
ans
,其中每个位置存储了对应元素的下一个更大元素,如果没有则为-1
。
思路二(使用两层循环)代码详解:
- 首先获取输入数组
nums
的长度n
,并创建一个空列表ls
用于存储结果。 - 外层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对于每个元素,通过内层循环从其右侧的下一个位置开始,模拟循环数组的方式进行查找。
- 在内层循环中,如果当前位置经过取模后又回到了起始位置(即
j % n == i
),说明在右侧没有找到更大的元素,将-1
存入结果列表ls
并结束内层循环。 - 如果找到了右侧第一个比当前元素大的元素(即
nums[j % n] > nums[i]
),将该更大元素存入结果列表ls
并结束内层循环。 - 外层循环结束后,返回结果列表
ls
。
总的来说,第一段代码通过栈来优化查找过程,空间复杂度相对较低;第二段代码使用两层循环直接查找,逻辑相对简单直观,但时间复杂度可能相对较高。
考点:
- 对数组的遍历操作。
- 循环边界的处理,包括通过取模实现数组的循环遍历。
- 利用栈或多重循环来比较元素大小。
收获:
- 学习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类问题,一种是利用栈的特性,另一种是通过两层循环。
- 加深了对数组操作和循环控制的理解,尤其是在处理循环边界和重复利用数组元素的场景。
- 体会到了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差异,第一段代码使用栈的方式在空间复杂度上相对更优,而第二段代码的两层循环在时间复杂度上可能相对较差。
- 提高了根据问题需求设计合适算法的能力,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权衡算法的效率和实现的难易程度。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Enchiridion》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