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apache的访问日志详解及演练
前言
遇到问题我们一般需要看日志,服务日志和系统日志,但是apache有个访问日志,这个日志是用来做啥的,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下。
一. apache日志分类
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里定义了访问日志的路径,以及错误日志的路径。 如果是SSL服务的话也可能存在ssl_acess_log日志,当然还有ssl_error_log 和 ssl_request_log都是与SSL相关的。
[root@xinsz08 logs]# ls
access_log error_log httpd.pid ssl_request_log
- 1
- 2
二. apache的日志格式详解
1. 输出最近的一段访问日志
[root@xinsz08 logs]# tail access_log
203.208.60.97 - - [28/Jul/2020:16:23:04 +0800] "GET / HTTP/1.1" 200 8818
46.229.168.141 - - [28/Jul/2020:16:24:28 +0800] "GET /home.php?ac=favorite&formhash=5dc27e6e&handlekey=favoriteforum&id=51&mod=spacecp&type=forum HTTP/1.1" 200 1215
216.244.66.249 - - [28/Jul/2020:16:24:33 +0800] "GET /home.php?mod=space&uid=815&do=share&view=me&from=space&type=link HTTP/1.1" 200 12752
154.211.129.218 - - [28/Jul/2020:16:25:38 +0800] "POST /uc_server/index.php HTTP/1.1" 200 2
47.92.7.83 - - [28/Jul/2020:16:25:58 +0800] "GET / HTTP/1.1" 200 9228
46.229.168.154 - - [28/Jul/2020:16:26:17 +0800] "GET /home.php?ac=pm&daterange=2&handlekey=showmsg_5&mod=spacecp&op=showmsg&pid=2036&pmid=0&tid=1745&touid=5 HTTP/1.1" 200 4476
46.229.168.144 - - [28/Jul/2020:16:26:25 +0800] "GET /forum.php?goto=lastpost&mod=redirect&tid=145 HTTP/1.1" 302 20
46.229.168.143 - - [28/Jul/2020:16:26:30 +0800] "GET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 HTTP/1.1" 200 9617
47.106.201.78 - - [28/Jul/2020:16:26:46 +0800] "GET / HTTP/1.1" 200 9229
47.103.47.81 - - [28/Jul/2020:16:26:59 +0800] "GET / HTTP/1.1" 200 922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访问日志记录了所有对web服务器的访问活动:
47.103.47.81 - - [28/Jul/2020:16:26:59 +0800] “GET / HTTP/1.1” 200 9227
2. 日志的字段所代表的内容如下:
-
远程主机IP:表明访问网站的是谁 (47.103.47.81)
-
空白(E-mail):为了避免用户的邮箱被垃圾邮件骚扰,第二项就用“-”取代了
-
空白(登录名):用于记录浏览者进行身份验证时提供的名字。
下图是上节课我们做的基于域名认证的截图,可以看到IP后面- - 的第二个-是gaosh:
- 时间:用方括号包围,而且采用“公用日志格式”或者“标准英文格式”。 时间信息最后的“+0800”表示服务器所处时区位于UTC之后的8小时。
- 方法+资源+协议:服务器收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请求。该项信息的典型格式是“METHOD RESOURCE PROTOCOL”,即“方法 资源 协议”。 METHOD: GET、POST、HEAD、…… RESOURCE: /、index.html、/default/index.php、……(请求的文件) PROTOCOL: HTTP+版本号
- 状态代码:请求是否成功,或者遇到了什么样的错误。大多数时候,这项值是200,它表示服务器已经成功地响应浏览器的请求,一切正常。
- 发送字节数:表示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它告诉我们传输是否被打断(该数值是否和文件的大小相同)。把日志记录中的这些值加起来就可以得知服务器在一天、一周或者一月内发送了多少数据
3. apache访问日志配置文件参数详解
apache中的日志格式分为:普通型和复合型,默认是普通型
apache访问日志格式主要有两个参数:
- logFormat
CustomLog
两者的意思是:
LogFormat指令:定义格式并为格式指定一个名字,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引用这个名字。
CustomLog指令:设置日志文件,并指明日志文件所用的格式
详细的参数
参数 | 含义 |
---|---|
%h | 远程主机 |
%l(小写的L) | 远端登录名 |
%u | 远程用户名 |
%t | 登录时间或者请求时间 |
%r | 请求的第一行 |
%>s | 状态 |
%b | 传送字节数数 |
%{Referer}i | 请求来源 |
%{User-agent}i | 客户端浏览器提供的浏览器识别信息 |
apache文档中给出的日志格式串变量及其含义:
%a: 远程IP地址 %A: 本地IP地址 %B: 已发送的字节数,不包含HTTP头 %b: CLF格式的已发送字节数量,不包含HTTP头。例如当没有发送数据时,写入‘-’而不是0。 %{FOOBAR}e: 环境变量FOOBAR的内容 %f: 文件名字 %h: 远程主机 %H 请求的协议 %Foobar}i: Foobar的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的标头行。 %l: 远程登录名字(来自identd,如提供的话) %m: 请求的方法 %{Foobar}n: 来自另外一个模块的注解“Foobar”的内容 %{Foobar}o: Foobar的内容,应答的标头行 %p: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使用的端口 %P: 响应请求的子进程ID。 %q: 查询字符串(如果存在查询字符串,则包含“?”后面的部分;否则,它是一个空字符串。) %r: 请求的第一行 %s: 状态。对于进行内部重定向的请求,这是指*原来*请求的状态。如果用%...>s,则是指后来的请求。 %t: 以公共日志时间格式表示的时间(或称为标准英文格式) %{format}t: 以指定格式format表示的时间 %T: 为响应请求而耗费的时间,以秒计 %u: 远程用户(来自auth;如果返回状态(%s)是401则可能是伪造的) %U: 用户所请求的URL路径 %v: 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的ServerName %V: 依照UseCanonicalName设置得到的服务器名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三. 配置修改实战
配置文件中修改:只保留时间,请求第一行,状态,请求来源
修改完后,重启apache
[root@gaosh-1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查看日志的后十行:
我们再把请求来源改成高胜寒的日志格式几个字:
重启,访问测试,查看输出:
总结
我们很少去修改日志格式,但是有时候如果想要相应的参数,比如在渗透测试或者一些安全领域想要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这个时候是可以修改日志格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是高胜寒,要给在教培行业不忘初心的人,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文章来源: zmedu.blog.csdn.net,作者:互联网老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zmedu.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7638752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