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在逻辑系统中的认知论和宿命论
1 名学 和 知识论
在前言讲,孔子讲天命,道教方士有命理,墨子讲非命 。
关于天的概念有人整理如下,可能并不完整这里面可能涉及更多的内容,如道家的宇宙观等等,不做扩展,限定为墨子一脉。
有象: 形体的 天界,天体,天气,天空
天
无象: 有灵 主宰 天子,天帝,皇天,苍天,造物主等
无灵 命运 运数,因缘
理法 原则,理性
引申概念: 天理循环,天数,命理,命数。
关于知识的获取方式,与孔子的说法没有大的区别,通过教授,通过体验,通过推理。
2 经上下篇:知识是什么?
比如墨经中说:
知,材也,
知道的,而不是必然知道的,好像眼睛看见了。
虑,求也,
以其知道的有所求证,而不是必然能得到的,好似偷窥了一眼。
知,接也,
以其知道的遇到实际状况而了解样貌,好似弄明白了整体。
智,明,智也,
以其知道的讨论事物,其所知道的也会更显著,就好像阳光出现在阴影处。
- 第一,知识属于材料,
指的是意识本能。有了这个本能,才有智慧的器具可能性。但不能说有了能感知的器具便算有了智识。
譬如有了眼睛才能看见物体,但有眼睛未必能看见某些物体。
- 第二,虑,求也,
一条,说要将 所以知的本能指着一个方向去发动,这叫做思虑。
这是构成治识主观的条件;但仅有此条件,知识也未必成立。
因为思虑要有所思虑的对象,天下事理,断不能一味冥想获取。
- 第三,“知,接也”,
一条,说将“所以知”的本能和外界的事物相接触而取得其印象,这是构成智识之客观条件。
这里的知,接近佛典中的“根”,
以其知,遇到各种事物,即佛典所谓的 “境”,
“知接也” 者根取境也。
但仅有这些条件,智识也未完全成立,因为所涉得的印象,若没有联络关系,不能算作智慧。
- 第四,智慧明,
以其知论事物者,论 是排比论次的意思。 论,伦也。
将所得印象,比较审量一番,让他有伦有脊,成一种明确的观念,这就是
“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显著。”
这就是主观客观交相为用,智识才算完成。
3 知识的来处
比如墨经讲,如何才能获得智慧?
经上下: 知,闻,说,亲
知识有哪些方式获得?
1,闻知,从传授得来。
2,说知,从推论得来。
3,亲知,从经验得来。
例子:
亲知是归纳的逻辑学,
说知推理是演绎的逻辑学,者两种都是纯粹靠自力得来的知识。
闻知是听受记颂之法。
小孩子拿手玩火,烫着大哭,从此知道火是热的,这就是 身亲的亲知,这地方的火很烫,从此知道其他地方火也不能摸。
三个方法,相互使用,各有所益,不可偏废。 最靠得住的当然是亲知。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从经验中获取。
上图:柏拉图对话录
现代科学也总以经验为重点。可见求知识的方法,亲知占的第一位。
但人类毕竟所躯壳所限,亲身感受知识少于从外界传授的。
因此,推理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如:
隔墙见角知有牛,
隔岸见烟而知有火。
第三个传授,比如,2000年前有个人叫孔子,墨子,没有亲身经验我们如何推断一定有呢?
有可能是杜撰的知识,这个人这就需要传授 学习了。
书本和课堂 演讲,就是闻知的方式,而这类知识最容易盲从古人,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摧残创造力。
因此陷于思而不学则殆,成为无价值空想。这也是中国思想界之病。然而墨经三者全用,调和则没有问题了。
4 如何认知命运:
如何对待古人的学说和知识? 墨经如此解释:
但凡古人言谈,需要先立仪而言,故言有三法。 考证之,有原之,有用之者。
恶乎考之? 考之先圣大王之事。
恶乎原之? 察众之耳目之情。
恶乎用之? 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
------《非命》
这段话是极言 论理学(逻辑学)的重要性。 墨子说,发议论不以逻辑学为基础,那认识都荒废了。
逻辑学如何做? 墨子提出三法: 《非命》作三表
有考之者,便闻知的使用。
有原之,便是亲知的使用。 --- 最重要的
有用之者,便是说知的应用。
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察知有与无之为仪者。
诚或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明鬼》
凡事物都要原察耳目之实,就是“亲知”,在当时的环境就是要眼见为实,就是科学根本精神,就是那推论法。
虽然近于说知,也是要看他是否“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非命》
这已经很接近彻头彻尾的实验派哲学。
这就把感知的问题,推向了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统。
经说上下: 知,传授之,闻也。 表述,说也。 体验,亲也。
除开五路感知器官以外的智识: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知,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知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五路即是 眼耳鼻舌身。普通的知识,自然是五官获得,但是也有不持五官感受作用者,例如时间观念,乃从时间自身印证而来。
墨子又说:论对自己智识程度,能又明确的自觉,是求真知识之一要件:
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
杂所知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曰: 是所知也,是所不知也。
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
这条和《论语》讲的知之惟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意相同。
一个人要知道哪些部分事物是自己所知,那部分是自己不知道的,看似容易,实际很困难。
梁启超认为: 能够遇事分别指出,便是求真第一段工夫。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即错。
物,或伤之,然也。见之,知也,告之,使知也。
学问的功能:不但使自己知道,还要使别人知道。 比如地球是圆的,人人都环游去太空看一看,恐怕不现实,所以要想别的办法。
这便是科学的用处,如果中国所说,都说“可以意会,不能言传”,那就不是科学范围了。
这里了解墨辩的主要目的 和内容,以及墨子认为知识应该来自何处,下部分,详细观察逻辑的展开过程,以及胡适,张澜的一些看法。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