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这盘大棋,Hybrid WAN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举报
犀思云 发表于 2024/01/15 11:10:48 2024/01/15
【摘要】 “数字化转型”,一个近二十年里持续升温的概念,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度再一次升到了新高。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本身,每个行业却都带着各自不同的解读,有些偏向于技术领域,有些则偏向于商业模式、业务经营、或是管理创新等等。那么问题也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不同的行业又有哪些影响呢? 


数字化转型究竟在转什么?



640 (1).png


波士顿咨询的“数字化战略路线图”


基于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将“数字化转型”理解为三种形式:企业在产品、运营、业务模式上,以数字化为特征,发生实质性的形态变化。“转型”必须发生形态的变化,就像化蛹为蝶一样,而不只是将数字化作为技术手段,只是将过去的业务变得电子化、自动化……  因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


640 (2).png


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

(1)产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零售:星巴克):最近这一年,我们购买星巴克的方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从门店柜台前转移到了啡快APP上,这也使得星巴克早前在国外尝试“超级个性化推荐”在中国成为可能。

(2)运营的数字化转型(物流:顺丰):顺丰是运营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在激烈竞争的快递物流市场,顺丰的科技实力是领先竞争对手的重要因素,从手持设备到二维码,从电子面单到人工智能流程,顺丰几乎都是行业内率先使用新技术,今天,顺丰甚至将其科技公司独立出来从事技术服务。

(3)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地产:贝壳):二手房经纪企业链家发展出来的贝壳,利用数字化再造了房地产行业的价值网络,从中介交易及加盟的商业模式,变成了一个开放平台,市值几乎超过了任何一家传统房地产企业。



嘀嘀、抖音、美团则是数字化原生的颠覆者,彻底改变了出租车、传媒、餐饮等传统行业的价值网络。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总会有企业找准定位从而快速推行,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具体应用,同时启发了更多企业,当技术服务叠加以后,企业又产生了新的痛点,继而推进了新技术的创新,如此循环之后,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形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每个行业的经营者都可从中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转型策略组合。




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载体之一:云基础设施



我们经常会在行业内看到,数字化转型需借助云计算、大数据、AI、IOT、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业务升级与创新,其中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底座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然云计算与数字化转型不能画为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些成功转型的企业中,无一例不是利用云基础设施服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技术工具。  

根据知名调研机构Synergy Research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近13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5%。然而,企业在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上的支出下降了6%,至900亿美元以下。尤其在过去十年,云服务(IaaS,PaaS和托管私有云)的年均支出增长率为52%。



640.jpeg



通过以上报告可以发现,企业传统IT向云服务的转型正在进一步加速,这也间接说明云基础设施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性。而说到云基础设施,它所包含的公有云、边缘云、私有云、数字中心等设施,与近年来同样热门的云网融合、云边协同、云网边端等关键词,则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环扣一环,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力。

假如说云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心脏”,那么云网络则是连接云基础设施的“大动脉”,“万千毛细血管”,为身体提供生命所需的血液循环。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云基础设施的网络“大动脉”,其中有一个被埋藏已久但却非常强大的网络,它就是Hybrid WAN。



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大动脉”:Hybrid WAN



Hybrid WAN(混合广域网),早年的解读主要是MPLS-VPN + Internet(VPN)的组合,以体现相较于单一网络的优势。然而近几年随着混合云、边缘计算、物联网、5G的普及,Hybrid WAN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从Gartner 2019年 的企业网络循环周期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众多网络技术类型中,从概念萌芽创新期,到概念膨胀峰值期,再滑落谷底的务实成长期,最后位于实际应用生产高峰期的网络类型,正是Hybrid WAN

640 (3).png

Gartner :企业网络循环周期  2019


那么,如今两年过去了,Hybrid WAN的发展是否如Gartner所分析的那样呢?我们先从行业视角来观察一下。近五年来,企业传统IT纷纷转移上云,从早期以业务生产系统为主的服务,通过L2点对点专线构建的混合云环境,到后来的多云,混合多云环境,开始采用L3专网构建多点异构环境连接。再到后来办公应用的进一步向云迁移,企业内网模式逐步转向广域网模式,加上疫情后办公方式多样化,如移动办公,居家办公,差旅环境等等。此时多类应用系统的需求叠加在一起,且不同应用系统对网络的要求也不同,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产生了基于 Hybrid WAN的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企业网架构越来越多元,同时端到端网络需求也更强烈。所以,从综合情况来看,Hybrid WAN也正如Gartner的预测,逐渐成为了企业的主流网络形态,并且有着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传统IT加速云化带来的连接痛点



快速演变的花式组网

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增强,多种异构环境的连接场景越来越多,传统网络需要与新型网络兼容和共存,这带来的是网络建设、运维、成本优化的多重挑战。从事网络技术的朋友都清楚,虽说两个异构网元只要支持标准协议就能互通,然而这只是对于同类型且较简单的网络架构而言,如一旦面临复杂的多异构环境,如数据中心传统网络、办公室IT,公有云、私有云虚拟网络加在一起时,仅靠BGP或MPLS就不好使了。除了一系列的技术方案组合外,同时还面临技术外的诸多挑战,如多异构环境之间的网络接入(跨云,跨域,跨运营商),多个复杂异构网络的统一管理(异构多点端到端),业务快速变更时所需一体化弹性网络能力等等。 企业需要投入新的技术资源,在新网络架构中试错,购买多种新型网络工具系统。总而言之,快速演变的业务场景下几乎没有完美解决方案。正如前面所说,当技术服务叠加以后,企业又产生了新的痛点,继而推进了新技术创新。

割裂式的网络服务孤岛

一个完整混合云网络由云商VPC网络、运营商网络、客户私有网络所组成。然而,真实的路径可能是:云商--IDC商--运营商/三方运营商--区域驻地网商--IDC商--客户数据中心/办公室。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是由若干区域路段所组成,每个路段由本地辖区设立了收费站,客户每经过一个收费站便支付相应费用(高速原有收费模式)。咋一看这不很正常吗!可问题在于,这条“网络高速”的全程并非连续交叉,而且每一段路的收费标准不同,同时各个目标站点的通行审查标准也不一样。带来的情况可能是客户上了某一段高速后,发现有断头路,需自行寻找下一个高速入口继续前往目标站。而当进入目标站时,也可能面临非指定专车不让通行的囧境。即项目中会面临不同的资费标准,不同计费周期,项目无法统一实施,上线周期拉长,售后服务不统一等一系列综合问题。而以上可能只是一个点对点的混合云网络,假如是复杂的多点异构网络环境呢?这将同时考验甲乙双方,也许当市场环境进一步开放,技术标准进一步统一,情况会有所好转。

企业IT资产保护危机

业务迁移上云,也意味着传统硬件数量的减少。企业IT预算一般会按使用年限规划,尤其是那些重资产的IT/网络设备,一次投入按三到五年折旧(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视频会议、安全设备)。然而快速转型过程中有一些设备被大规模替代,例如目前的云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基本替代了传统视频MCU的Hub模式,无论是会议视频质量、灵活易用性,以及使用成本都要优于传统方案,并且传统视频方案有一部分还依赖专网环境,使用成本更高。另一种则是是安全设备,办公应用迁移上云同时也导致安全边界发生变化,加上移动办公,网络的边界由办公室出口变成了整个广域网,传统安全设备越来越无用武之地。此时问题也来了,那些仍在规划期内的资产是提前淘汰,选择更有优势的新产品,还是继续保留传统方案,同时支付昂贵的网络成本,这一切都在倒逼企业做出选择。

当下“完美方案”可能是过度方案

近几年里,继MPLS-VPN之后,SD-WAN、以及SSL、IPsec类的VPN产品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中,SD-WAN的兴起更是替代了一部分MPLS-VPN市场,成本降低,性能提升的优势总能受到企业欢迎。然而当零信任、SDP、SASE等新概念技术出现以后,原有的VPN类解决方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应用访问安全不能只依靠VPN,假如受信网络主机被感染病毒,而该主机仍可通过受信VPN访问企业应用系统,这就给企业的数据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2、VPN方案无法针对七层应用和每个客户身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只能基于多租户“共享管道”访问模式,同时跨域访问会面临VPN绕路导致网络质量差;

3、当下VPN类方案普遍偏硬件部署,在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移动办公,轻量化部署的需求面前,VPN正在受到挑战,而SASE、SDP概念下的新产品将可能成为新的趋势。



基于Hybrid WAN的端到端云网络架构



企业应用系统当前已普遍迁移上云,带来的是混合多云网络发展的繁荣多样性,其端到端网络结构大致形成了三部分,下图引用由开源产业联盟&云网产业方阵发布的《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第一部分:云网络(2021)


640 (4).png


云网络体系架构


根据云网络白皮书所讲,第一部分为数据中心内网络,即云内VPC网络;第二部分为数据中心间网络(云交换网,即多种异构环境之间的交换网络);第三部分为接入网络(接入网络包含专线、Internet、4G/5G,以及SD-WAN、VPN等网络)。 

以上三部分网络构成了新一代云网络体系的全貌,而当下企业更加注重端到端一体化特性与服务,这就使Hybrid WAN在整个架构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构建新型网络应避开那些坑?



企业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真实的情况是1000家企业可能会出现1000种不同需求,如何规划方案也是一个千人千面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多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容易踩到的坑。当绕开了坑,离目标也就更近一步。

(1)标书需求满足越全越是“好方案”

不可否认一个好的标书确实可以筛选出有实力的乙方,并且多个乙方同台PK也能体现出差异化,这样便有利于甲方做出选择。然而多数甲方在制定项目规划时,往往会将需求标准列得多而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了筛选的密度,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两个问题。第一:需求越多也意味着成本越高,且标书要求与企业的真实需求不一定匹配,乙方为了应标往往会什么都敢承诺;第二:容易过滤掉一些能满足真正需求的乙方,但却因标书中的高门槛而被过滤。那是不是说干脆不要标书了呢?当然不是,作为甲方,有必要非常清楚企业整体和客观需求,在这个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筛选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容易出现成本上升,方案交付质量下降的情况。而作为乙方,除了产品技术过硬,方案服务能力匹配外,能针对非必要需求给出甲方合理建议。双方除了价值交换,更像是一场1+1=2的“谈恋爱”过程。

(2)技术目标的陷阱

时下整个行业都在高喊数字化转型,上到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到企业或个人目标。很多利用云服务作为技术工具成功转型的企业,也启发了更多企业,但有些企业可能只流于转型的表面,而勿将技术转型当作目标。尽管技术是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但启用那些既不能帮助满足客户需求也不能帮助启用新的数字业务模型的工具,几乎无法带来什么价值,其结果大概率会以失败告终。所以,技术转型要围绕业务、客户、企业目标,不能被所谓的先进技术工具所束缚,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3)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网转型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大坑”,因业务发展需要持续投入,转型很难通过一次项目来完成,相反需要多期项目来实现。要知道那些成功转型的企业,往往是一步一步进化过来的,并非所有企业能经受起试错的成本。所以企业要按整体目标规划,以试点的建设方式向前推进,过程中不断修正。也有因历史原因,企业在改网过程中面临局部改造和整体改造的选择题,局部改造即小修小补,虽能解决局部问题,但有可能会影响整体规划,整体改造却又面临风险和综合成本上升。这就需看局部改造是否符合或有利于整体规划,而整体改造则需考虑方案能承载企业未来多少年业务发展而无需再次大动,否则就会面临多次“整体改造”。因此只有匹配目标的解决方案,执行才具有可行性。


篇幅原因,内容到此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也期待下次能带来更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