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TML?

举报
TiAmoZhang 发表于 2023/06/27 08:43:08 2023/06/27
【摘要】 互联网上的应用程序被称为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使用Web文档(网页)来表现用户界面,而Web文档都遵循标准HTML格式。HTML5是最新的HTML标准。之前的版本HTML4.01于1999年发布。20多年过去了,互联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各种Web应用程序的需求。本篇带大家一起了解HTML的基础,介绍HTML的定义及历史概貌。

01、HTML的定义

H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它是通过嵌入代码或标记来表明文本格式的国际标准。用它编写的文件扩展名是.html或.htm,这种网页文件的内容通常是静态的。

HTML中包含很多HTML标记(标签Tag),它们可以被Web浏览器解释,从而决定网页的结构和显示的内容。这些标记通常成对出现,如

和就是常用的标记对,语法格式如下:

<标记名>数据标记名>

【例1】一个使用基本结构标记文档的HTML文档实例first.html。

<html>
<head>
<title>HTML文件标题</title>
</head>
<body>
<!--HTML文件内容-->
<p>this is a paragraph</p>
<b>This text is bold</b>
</body>
</html>

这个文件的第一个标记(Tag)是

,这个标记告诉浏览器这是HTML文件的头。文件的最后一个标记是,表示HTML文件到此结束。

和之间的内容是Head信息。Head信息是不显示出来的,在浏览器里看不到。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些信息没有用处。例如,可以在Head信息里加上一些关键词,有助于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网页。

之间的内容是这个文件的标题。可以在浏览器最顶端的标题栏看到这个标题。

和之间的信息是正文。

是HTML文档中的注释符,它们之间的代码不会被解析。

之间的文字用粗体表示。,顾名思义,就是bold的意思。

HTML文件看上去和一般文本类似,但是它比一般文本多了标记(Tag),如

等,通过这些标记(Tag),告诉浏览器如何显示这个文件。

实际上<标记名>数据</标记名>就是HTML元素(HTML Elements)。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嵌套,例如:

<body>
<p>this is a paragraph</p>
</body>

其中,

元素的内容是另一个HTML元素。HTML文件是由嵌套的HTML元素组成的。

02、HTML的历史

1990年,欧洲原子物理研究所的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发明了WWW(World Wide Web)。通过Web,用户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地标识出互联网上的资源。因此,Tim Berners-Lee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image.png


最早的关于HTML的公开描述是由Tim Berners-Lee于199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HTML标记》的文章,其中描述了18个元素,这就是关于HTML的最简单的设计。其中的11个元素还保留在HTML4中。

1993年,Internet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发布了第1部HTML规范建议。1994年,IETF成立了HTML工作组,该工作组于1995年完成了HTML2.0设计,并于同年发布了HTML3.0,对HTML2.0进行了扩展。

HTML4.01发布于1999年,直至现在仍然有大量的网页是基于HTML4.01的,它的应用周期超过10年,因此是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广泛的HTML版本。

2004年,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WHATWG)开始研发HTML5。2007年,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接受了HTML5草案,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并于2008年1月发布了第1个HTML5的正式草案。

2010年,时任苹果公司CEO的乔布斯发表了一篇名为《对Flash的思考》的文章,指出随着HTML5的完善和推广,以后再观看视频等多媒体时就不再依靠Flash插件了。这引起了主流媒体对HTML5的兴趣。

目前,HTML5是HTML最新的修订版本,2014年10月由万维网联盟(W3C)完成标准制定,仍处于完善之中。然而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可以支持HTML5。HTML5的设计目的是使网络标准匹配当代的网络需求,尤其是在移动设备上支持。W3C 组织最新宣布,正在编写 HTML5.1 的语言标准规范。HTML5无疑会成为未来10年热门的互联网技术。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进行授权。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