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参考模型

举报
王同学要努力 发表于 2022/09/21 10:48:21 2022/09/21
【摘要】 TCP/IP 参考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image.png

OSI 模型跟 TCP/IP 参考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
1.两个协议都分层;

2.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 tcp/ip 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

3.以传输层为界,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

不同点:
1.tco/ip 并未对网络接口层细分

2.osi 分层模型在前,协议规范灾后

3.osi 对服务和协议做了特别明显的区别,而 tcp/ip 并没有细分。

4.OSI 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5.TCP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 IP 作为重要层次

ISO/OSI 参考模型

网络层:无连接+面向连接

TCP/IP 模型:实现无连接
ISO/OSI 参考模型

传输层:面向连接

TCP/IP 模型:无连接+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分为 3 个阶段:第一个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 才能开始数据传输 这是第二阶段,接着 当数据传输完毕 必须释放连接。而面向无连接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5 层参考模型

综合了 OSI 和 TCP/IP 的优点

image.png

应用层:支持各种网路应用:FTP、SMTP、HTTP

传输层:进程-进程的数据传输:TCP、UDP

网络层: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与转发 IP、ICMP、OSPF 等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组装成帧 Ethernet、PPP

物理层:比特传输

5 层参考模型的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应用层传输过程

在应用层,数据被“翻译”为网络世界使用的语言——二进制编码数据。

·传输层的传输过程

在传输层,上层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段,并为每个分段后的数据封装 TCP 报文头部

·网络层的传输过程

在网络层,上层数据被封装上新的报文头部——IP 头部。

·数据链路层传输过程

在数据链路层,上层数据被封装一个 MAC 头部,其内部有一个关键的字段信息——MAC 地址,它由一组 48 位的二进制数组成。

·物理层传输过程

无论在之前封装的报文头部还是上层的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在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