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的由来及发展趋势

举报
Super.雯 发表于 2021/12/21 16:33:04 2021/12/21
【摘要】 生态平台发展启示目前,市场上对平台、生态等概念的解读与诠释有很多,但生态是基于开放平台来进行承载这一观点获得了业内共识。下面从产业价值角度对平台模式、生态体系进行探讨,由此说明发展平台型生态体系的重要意义。平台模式平台模式描述的是有企业搭建的,以自身为核心的开放式协同体系。搭建平台的企业为平台主体,负责平台的整体支撑与运营。企业内、外部相关角色,如资本、员工、合作企业、用户等,在满足一定准入...

生态平台发展启示

目前,市场上对平台、生态等概念的解读与诠释有很多,但生态是基于开放平台来进行承载这一观点获得了业内共识。下面从产业价值角度对平台模式、生态体系进行探讨,由此说明发展平台型生态体系的重要意义。

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描述的是有企业搭建的,以自身为核心的开放式协同体系。搭建平台的企业为平台主体,负责平台的整体支撑与运营。企业内、外部相关角色,如资本、员工、合作企业、用户等,在满足一定准入条件时均可自发地通过平台,作为参与者与企业发起实时协作。

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合作模式,依靠Web2.0技术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平台模式可以实现开放式、实时性的企业协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联网平台模式下,平台参与者之间也会由于平台主体的存在而相互有交集或合作。

生态体系

生态体系描述是一类在平台模式的支撑下,自发自洽,具有内部价值链的商业协同网络。在生态体系中,各企业依据其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络状的松耦合,且如同在平台模式下一样,生态内企业间可实现协作与连接自我开展。具有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生态体系能有效地降低体系内交易成本,共享商业机会,这也推动着其成员间实现内部价值链的传递,并与之尽可能多的潜在合作伙伴取得联系。

生态体系中的内部交易越多、流量越高,其宏观上节省的交易成本就越多,带给每个成员的商机也就越丰富。因此,生态体系给其中每个参与方带来的价值往往是由其体系的总体量所决定的。

从前面的描述可知,平台模式是企业主导的经营模式,而生态体系是建立在该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网络化协同的整体图景。平台型生态体系既可以被看作平台模式成熟与发展的结果,又可以被看作服务于不同对象的多个平台相互间形成了价值链后的整体图景。

物联网应用领域众多且涉及产业面广泛,如何整合价值链,吸引开发者,丰富应用,扩大用户群,是实现物联网价值聚集于规模增值的关键。

物联网平台的由来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结合,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升级成为重塑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十三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将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具有广阔发展空间。2017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产业在新的网络技术、平台技术的推动下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在这一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创新也进入活跃期,需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对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研究。

物联网正在引领行业创新与变革

自2005年以来,全球物联网历经“概念探索、政府主导、应用示范”的1.0市场培育期。随着技术加快突破和需求扩大升级,物联网发展条件和技术构成等方面已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经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规模应用、生态加速”的2.0产业爆发期。一方面,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它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互动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趋势明显,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快速迭代。另一方面,支撑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自执行的边缘计算/雾计算技术,支持多方可信数据存储交换能力的区块链技术,支撑立体直观显示的虚拟现实/虚拟增强技术等不断出现并与物联网加速融合,为物联网感知、数据处理与呈现等关键要素提供创新手段,更好地服务工业自治控制及维护、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行业应用,带来新的产业机遇。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发展呈现“万物互联、泛在智能、平台生态、数据运营”的新特点,可以说,物联网进入全新的发展轨道,转折已经到来。

目前,60%的企业正在使用或即将部署IoT业务,24%的IT预算被用于IoT投资,63%的企业部署IoT获得明显的投资回报。如下图所示。

物联网引领行业创新与变革

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物联网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渐成规模,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研究和开发。但是在技术、管理、成本、政策、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

目前,传统的互联网的标准并不适合物联网。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多源异构,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技术标准;网络层、应用层也由于使用的网络类型不同、行业的应用方向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建立的统一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统一的技术标准是物联网现在正在面对的难题。下图为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物联网产业面临的挑战

物联网平台诉求

物联网自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加之应用领域遍及各行各业,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大的交叉性。如果这个网络体系没有一个专门的综合平台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就会出现大量信息冗余、重复工作、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状况。每个行业的应用各自独立,成本高、效率低,体现不出物联网的优势,势必会影响物联网的推广。物联网现急需要一个能整合各行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平台,使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就目前来看,各国对物联网都积极支持,在看似百花齐放的背后,能够真正投入并大规模使用的物联网项目少之又少。譬如,实现RFID技术最基本的电子标签及读卡器,其成本价格一直无法达到企业的预期,性价比不高;传感网络是一种多跳自组织网络,极易遭到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破坏,若要保证网络通畅,并能实时安全传送可靠信息,网络的维护成本高。在成本没有达到普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物联网的发展只能是空谈。

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成熟、应用广泛,尚存在安全漏洞。物联网作为新兴产物,体系结构更复杂、没有统一标准,各方面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其关键实现技术是传感网络,传感器暴露的自然环境下,特别是一些放置在恶劣环境中的传感器,如何长期维持网络的完整性对传感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传感网络必须有自愈的功能。这不仅仅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严峻。

RFID是其另一关键实现技术,就是事先将电子标签置入物品中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状态,这对于部分标签物的所有者势必会造成一些个人隐私的暴露,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个人信息安全,如今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合作都相当普遍,一旦网络遭到攻击,后果将更不敢想象。如何在使用物联网的过程做到信息化和安全化的平衡至关重要。

聚焦核心竞争力,发展物联网业务,需要一个终端接入解耦、能力开放、安全可靠的平台作为支撑。下图为对物联网平台提出的诉求。

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IoT物联网社区 

添加华为云IoT小助手微信号(hwc-iot),回复“阅读”获取更多资讯

小助手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