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早期的FPGA内部构造
早期的FPGA结构介绍: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与其他集成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可编程特性。
下面对早期FPGA构造的介绍来自于:探秘FPGA内部结构,全英文,写的非常好,值得一看。
如下图,从FPGA的封装上看,他就是一个硅片,在硅片上集成了各种可编程逻辑块构成的阵列,放大来看,可编程逻辑块是通过可编程互联设备相互连接的,这就像小岛(可编程逻辑块)一样,通过海水(可编程互联设备)相连接。
如果继续细看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些可编程逻辑块(Programable Logic Blocks)中包含很多功能单元,以上图为例,有一个3输入的LUT(Look-up Table),一个Multiplexer(多路复用器),一个触发器。
这些器件的数量在不同的系列的FPGA中是不同的,这也就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一个满足需求的FPGA的前提是了解这些逻辑块内的功能单元的数量。
触发器(flip-flop)可以配置成一个寄存器或者一个锁存器;
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可以通过配置来选择一个输入给这个模块,或者选择一个来自与LUT的输出;
查找表(LUT)可以通过配置取代任何要求的逻辑功能电路。
LUT,其功能类似于一个真值表,它相当于一个可编程的逻辑电路,它把一个需要设计的逻辑电路以真值表的形式存储起来。或理解为一个逻辑电路,即 LUT可以构成一个逻辑电路,实现该逻辑电路的功能。
当然,FPGA还包含主要的输入输出引脚和焊盘,上图没有显示出来。通过个逻辑块之间的互联设备,各逻辑块之间可以通过配置相互连接,各逻辑块的输入可以相互连通,某个逻辑块的输出也可以驱动其他逻辑块的输入等。
最初的FPGA和上面讨论的结构很相似,例如1985年赛灵思推出的XC2064包含8*8=64个逻辑块阵列,每个逻辑块包含一个4输入的LUT和其他简单的功能块。
文章来源: reborn.blog.csdn.net,作者:李锐博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rebor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81433015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