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驾驶原理与实践》一3.4基于GPS+惯性组合导航的定位系统

举报
华章计算机 发表于 2019/06/02 22:48:23 2019/06/02
【摘要】 本书摘自《 无人驾驶原理与实践》一书中的第二章,第3.4节,编著是申泽邦 雍宾宾 周庆国 李良 李冠憬

3.4基于GPS+惯性组合导航的定位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简称惯导)是一种基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信号组合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它可以运行在水、陆、空等多种环境中。惯导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再将这些测量值对时间进行积分,把它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中,最后得到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v、偏航角yaw和位置x/y等信息。一般情况下会结合GPS使用,并融合经纬度信息以提供更精确的位置信息。
       其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它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故隐蔽性好,且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2)可全天候地工作于空中、地面乃至水下。
       3)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所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而且噪声低。
       4)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
       其缺点是:
       1)由于导航信息经过积分而产生,定位误差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长期精度差,容易产生温漂、零漂等问题。
       2)每次使用之前需要较长的初始对准时间。
       3)设备的价格较昂贵。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GPS信号的导航系统,在无人车定位系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普通GNSS设备在标准定位服务(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SPS)定位模式下,一般可达到10m以内定位精度。由于天气原因,以及电离层、云层、太阳活动的变化,定位精度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城市环境下,特别是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高楼密集环境下,定位精度可达10~100m区间;除了上述SPS(标准定位服务)外,还有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精确定位服务),这种服务主要面向军用服务;SBAS(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星基增强系统),即采用卫星作为基准参考站;GBAS(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地基增强系统),即采用地面基站作为基准参考站;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GPS),其采用基准站的差分修正来提高定位精度。
       目前很多无人车公司,包括百度、景驰、小马等,普遍都是采用RTK GPS+惯导等定位方式。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是一种新的常用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RTK技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它能实时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在高楼密集的城市环境下,定位误差依旧可达到10~50m,误差主要来自于建筑物对RTK GPS信号的遮挡、反射、衍射等,并且楼群越密集、越高,定位信号越差,定位误差也就越大。

3.4.1定位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较容易理解,主要采用三角定位法。原理如图38所示。

image.png

       三个卫星组成一个三角形,另外一个卫星提供对时校准,通过计算三个卫星位置几何数据,并融合同步计算结果,从而计算出当前车辆的卫星坐标位置。
       根据上文的介绍,只要得到卫星几何平面的参数及无线电传播时间,就能计算得到无人车的位置。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远比这样的理论计算复杂得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卫星信号的传播还受大气电离层的反射,云层反射和折射,树木、高楼对信号的反射折射等,这些都会影响到GPS信号传播,从而影响到测距信息的准确度。
       为了降低天气、云层对GPS信号的影响,出现了其他GPS技术,如差分GPS(DGPS)。这种技术通过在一个精确的已知位置(基准站)上安装GPS监测接收机,计算得到基准站与GPS卫星的距离,然后再根据误差修正结果,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差分GPS分为两大类,即位置差分和距离差分。距离差分又分为两类,即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而我们常说的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RTK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基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即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接收机,通过求差解算坐标。载波相位差分系统可使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别,这也是很多无人车公司采用RTK技术定位的原因,但由于硬件设备成本极高,因此目前采用RTK定位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商用的可行性不高。
       至此,我们了解了GPS定位的原理,但GPS设备信号更新频率较低,一般在1~20Hz级别,也有50~100Hz以上的,但这些大都是根据插值算法,在发送的时间空隙中做了数据弥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号生成数据。对于高速运动的车辆,假如速度是100km/h,这就意味着车辆每秒钟行驶的距离是28m左右,假如GPS的更新频率是1Hz,那么下一次收到GPS信号时就是车辆已经行驶了28m之后。如此低的更新频率,会导致无人车驾驶安全问题。而INS这些设备的更新频率很高,通常在50~200Hz左右,我们可以通过INS设备获取到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航向角等信息,再通过对时间的积分运算,获得位置信息。如果GPS定位信号的频率提高到100Hz的水平,也就是每10ms输出一次定位结果,对于100km/h运行的车辆来说,即大约每28cm更新一次位置信息,可以保证自动驾驶的最小基本安全要求。因此,INS设备的引入对定位频率的提升和辅助有很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