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Function Calling,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和 AI Agent 有关系吗?
【摘要】 最近,关于 MCP(Model-Conditioned Prompting)、Function Calling 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很多开发者还是一头雾水: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又和 AI Agent 关系几何?1. MCP 是什么?MCP,全称 Model-Conditioned Prompting,可以理解为“大模型条件化提示”,核心思想是:• 在 prompt 中嵌入特定条件或约束,让模型...
最近,关于 MCP(Model-Conditioned Prompting)、Function Calling 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很多开发者还是一头雾水: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又和 AI Agent 关系几何?
1. MCP 是什么?
MCP,全称 Model-Conditioned Prompting,可以理解为“大模型条件化提示”,核心思想是:
-
• 在 prompt 中嵌入特定条件或约束,让模型输出更贴合业务场景。 -
• 类似“提示模板 + 业务规则”,但灵活性高,可动态调整。 -
• 优点:不需要改模型,只改提示即可适配多场景。 -
• 局限:如果 prompt 设计不好,容易输出不可控结果。
简单类比:MCP 就像你告诉模型“写一封邮件给客户,语气正式但不生硬”,模型会基于这个条件生成文本。
2. Function Calling 是什么?
Function Calling 是 OpenAI 和其他 LLM 提供的一种 “让模型直接调用函数接口” 的能力:
-
• 模型生成文本时,可以输出 结构化 JSON 或特定函数调用格式。 -
• 系统收到模型调用指令后,直接执行对应函数,返回结果给模型或用户。 -
• 优点:可以和现有系统无缝衔接,实现自动化操作。 -
• 局限:函数接口定义需要提前规划,否则容易调用失败或报错。
类比:Function Calling 就像模型在对话中自己写好函数调用的“指令书”,系统照着执行。
3. MCP 与 Function Calling 有何区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CP 是“让模型说得更准确”,Function Calling 是“让模型做得更实际”。
4. 与 AI Agent 的关系
AI Agent 可以理解为多能力组合的智能体,本质上是:
-
• 接收用户输入 -
• 调用大模型生成指令 -
• 根据指令调用系统接口(API / 数据库 / 工具) -
• 返回结果给用户
在 Agent 架构中:
-
• MCP:用来优化模型生成策略,让 Agent 更聪明。 -
• Function Calling:让 Agent 真正去执行操作,不只是生成文本。
也就是说,MCP + Function Calling = AI Agent 的核心能力组合。
5. 技术实践中的坑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测试开发和产品会遇到这些问题:
-
1. MCP 提示设计难 -
• 多条件 prompt 可能互相冲突,模型输出不稳定 -
• 解决方案:逐步调试,使用少量示例 + 验证集 -
2. Function Calling 参数设计复杂 -
• JSON schema 错误、必填字段遗漏容易报错 -
• 解决方案:严格定义 schema,自动化测试调用接口 -
3. 多工具、多模型协作复杂 -
• Agent 可能需要同时调用搜索、数据库、内部 API -
• 解决方案:设计统一的指令/接口标准,添加异常处理 -
4. 不可控输出 -
• 即使 Function Calling,模型也可能输出非法或多余内容 -
• 解决方案:在系统端做二次校验,增加安全策略
6. 写在最后
MCP 和 Function Calling,看似概念不同,但在 AI Agent 中相辅相成:
-
• MCP 优化“脑”,让 Agent 更聪明 -
• Function Calling 优化“手”,让 Agent 更能动
掌握这两者,你就能理解现代智能体的底层设计逻辑,也更容易在测试和开发实践中落地。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