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据湖遇上数据仓库:不是对立,而是走向“湖仓一体”的未来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11/10 20:51:46 2025/11/10
【摘要】 当数据湖遇上数据仓库:不是对立,而是走向“湖仓一体”的未来

当数据湖遇上数据仓库:不是对立,而是走向“湖仓一体”的未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 Echo_Wish。
今天咱来聊一个最近几年数据圈非常火的词: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融合趋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湖仓一体(Lakehouse)

很多刚入行的小伙伴或许听过这些词,但感觉它们像一堆概念堆在一起:数据湖、数据仓库、数仓建模、治理、分层架构…… 看着就想睡觉。

但其实,把它们讲清楚也就一句话:

数据仓库是把数据整理好了再用,数据湖是先把数据存起来再说。
而今天的趋势是:存和用,不再分两拨人做,而是合起来做。

是不是一下子感觉好懂多了?
那我们接着展开说。


一、先搞清楚:数据湖和数据仓库到底有啥不同?

对比项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数据湖(Data Lake)
数据格式 结构化数据为主(如表格) 结构化 + 半结构化 + 非结构化(CSV、JSON、图像、日志… 都行)
存储成本 较高(存储前要建模、清洗、组织) 较低(先存再说)
适用场景 报表、BI、决策分析 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AI训练
数据治理 强治理,数据质量要求高 弱治理,容易变“数据沼泽”
查询性能 高性能,有优化和索引 不一定,视技术栈而定

一句话总结:

  • 仓库就像“整理整齐的图书馆”:分类明确、查找方便,但上架前都要整理。
  • 数据湖就像“先把所有书丢仓库,慢慢再来整理”:虽快,但容易乱。

二、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说“湖仓一体”?

企业的需求变了。

以前分析数据是为了做报表、做经营分析,重点是 稳定、准确、可查询
而现在,企业越来越想做:

  • AI 模型训练
  • 用户行为分析
  • 内容推荐和个性化推送
  • 实时数仓 + 实时模型推断

这些需求最大的特征就是——数据来源多且杂,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音视频数据都要用上。
传统数仓那套 全整理 → 再计算 的方式,太慢。

而数据湖的问题也很明显: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不治理就废了。

于是,聪明的人说:
能不能让仓库的大脑 + 数据湖的胃,合并一下?

这就是湖仓一体的逻辑本质:

既能存所有数据,又能高效分析,还要数据治理可控。


三、湖仓一体技术长啥样?核心是一个词:开放统一格式(表格式)

比如:

  • Delta Lake(Databricks 出品)
  • Iceberg(Apache 基金会)
  • Hudi(也是 Apache)

它们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数据存储仍然是数据湖,但通过“表格式 + 元数据管理 + ACID一致性”,让它像数据仓库一样可以被查询、建模和治理。

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 Delta Lake 表格式 的使用示例: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 \
    .appName("LakehouseExample") \
    .config("spark.sql.extensions", "io.delta.sql.DeltaSparkSessionExtension") \
    .config("spark.sql.catalog.spark_catalog", "org.apache.spark.sql.delta.catalog.DeltaCatalog") \
    .getOrCreate()

# 将原始数据存为 Delta 表
df = spark.read.json("s3://example-bucket/user_log/")
df.write.format("delta").mode("overwrite").save("/lakehouse/user_log_delta")

# 直接用 SQL 查询,就像查询数仓一样
spark.sql("""
CREATE TABLE user_log USING DELTA LOCATION '/lakehouse/user_log_delta'
""")

result = spark.sql("""
SELECT user_id, COUNT(*) AS actions
FROM user_log
GROUP BY user_id
ORDER BY actions DESC
""")

result.show()

你看见了吗?

存储在数据湖里,
但查询过程像在数据仓库中一样丝滑。


四、那企业到底怎么做湖仓融合?给你一个落地路线图

阶段 做什么 目标
1. 数据湖建设 把数据全都接进来存着 解决“数据来源多的问题”
2. 表格式统一 用 Iceberg / Delta / Hudi 封装数据 让数据可查询、可治理
3. 数仓语义构建 定义字段含义、业务逻辑、指标体系 解决“每个人计算的 KPI 不一样的问题”
4. 自助分析 & AI 训练 推 BI、推 AI、推实时分析 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一个核心原则:不是替换,而是融合。
数仓不是被淘汰,它是以“语义层 + 逻辑层”的姿态升级存在。


五、未来的趋势:湖仓一体不是终点,而是过渡到 全域智能数据平台

未来 3-5 年可预见趋势:

  • 实时数据将成为默认能力
  • 数据质量会由 AI 自动监控与修复
  • 指标体系将成为企业的“统一语言”
  • 低代码数据应用开发会普及

最终目标是:

数据不是放在那里,而是每个人都能用、能理解、能创造价值。


最后,我想说一句心里话

很多人觉得数据架构是“技术活”,很抽象、很难。
但其实数据最终要服务的是 人和决策

湖仓一体的核心不是技术多先进,
而是让我们能更快、更准确、更轻松地从数据中获取价值。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