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Chain 不只是“拼模型”:教你从零构建可编程的 AI 工作流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11/07 21:31:27 2025/11/07
【摘要】 LangChain 不只是“拼模型”:教你从零构建可编程的 AI 工作流

LangChain 不只是“拼模型”:教你从零构建可编程的 AI 工作流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 Echo_Wish。

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问我:

“大模型能问会答确实厉害,但我想让它自动处理业务流程,比如自动读取文档、总结、再翻译、再发到钉钉群,这样能不能实现?”

答案是:可以,而且 这正是 LangChain 的强项
如果把大模型比喻成“大脑”,那 LangChain 就是赋予大脑“手脚”和“逻辑”的 工作流编排框架

今天,咱们就来讲清楚:LangChain 到底解决了什么?怎么用?怎么写出真正可落地的 AI 工作流?


一、LangChain 是干什么的?

一句大白话:

LangChain = 大模型的工作流编排工具

它能让 AI:

  • 读文件
  • 调 API
  • 写数据库
  • 调用 Python/SQL
  • 分步骤执行任务
  • 有“记忆”和上下文

就像下面这个流程:

用户问题 → 搜索相关文档 → 大模型生成总结 → 再翻译 → 推送到应用

如果直接用大模型,你得手写很多 glue code;
如果用 LangChain,你只需要把流程拆成 链(Chain) 来组合。


二、为什么需要“链”?

因为单次大模型调用是“无脑的”

比如我们问模型:

帮我总结这个文档内容。

模型不知道文档在哪、怎么读、格式如何处理。
而 LangChain 的理念是:

每一步用“工具”搞定,再让模型来组织和指挥。

也就是说,大模型不再只是回答问题,而是变成 决策中枢


三、LangChain 关键概念,一句话总结

概念 意义 举例理解
LLM 大模型本体 GPT、Claude
Prompt 你怎么跟模型说话 “请用温和语气总结本文”
Chain 把多步任务串起来 搜索→总结→翻译
Agent 让模型自己选择解决方法 AI = 知道自己要调数据库还是搜索
Tools 可执行工具 Python、SQL、API
Memory 记忆上下文 “我记得你刚才问过这个”

四、来,我们动手写第一个 LangChain 任务链

目标很简单:

让模型读取本地文档 → 总结 → 输出结果

安装

pip install langchain openai tiktoken

示例代码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chains.summarize import load_summarize_chain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 1. 选择语言模型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 2. 加载文档
loader = TextLoader("article.txt")
documents = loader.load()

# 3. 构建总结链
chain = load_summarize_chain(llm, chain_type="map_reduce")

# 4. 执行
summary = chain.run(documents)
print(summary)

这一段做了:

  1. 读文件
  2. 分段并映射处理(map reduce 自动搞)
  3. 生成总结

这是不是已经有点 自动化 AI 工作流程 的感觉了?


五、让 AI“更聪明”:引入 Agent 和 Tools

假设我们给 AI 这么个任务:

“请计算 137*284 并用中文解释结果含义。”

普通模型可能直接算不准(尤其是闭源模型)。
这时我们可以让模型先判断:要不要调用计算工具。

示例代码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load_tools, initialize_agent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 加载可用工具,比如 Python 计算器
tools = load_tools(["python_repl"])

# 初始化 Agent
agent = initialize_agent(tools, llm, agent="zero-shot-react-description", verbose=True)

# 执行任务
agent.run("请计算 137*284,并解释它代表的规模意义。")

这时 AI 会:

  1. 判断这是算术问题
  2. 自动调用 python 计算
  3. 再用自然语言解释结果

这就叫:AI 不只是会回答,还能“会做”。


六、构建真实企业级工作流示例:自动日报生成器

流程如下:

读取 SQL → 生成图表分析 → 模型生成业务汇报 → 发送钉钉

伪代码结构

data = run_sql_query("SELECT * FROM sales")
chart = make_plot(data)
insight = llm(f"请根据 {data}{chart} 写一份销售趋势分析报告")
send_to_dingtalk(insight)

如果用 LangChain,可以做成 Chain:

[SQL查询][数据分析工具][模型生成总结][推送工具]

这就是可编程 AI 的力量。


七、LangChain 带来的改变

以前:

  • AI = 能对话,但不会干活
  • 业务流程 = 人手动执行

现在:

  • AI 能自动执行任务
  • 可组合、可扩展、可监控
  • “工作流”变成“智能操作系统”

说白了:

LangChain 让模型从“会说”变成“会做”。


八、最后说点心里话

很多人觉得 AI 技术门槛高、抽象、难以落地。
但实际上,只要你理解:

  • 模型负责 思考
  • LangChain 负责 流程
  • Tools 负责 执行

你就已经具备了 构建智能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未来的开发,不再是 写算法,而是: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