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不中断,系统不崩溃:运维人如何把“连续性”做到骨子里?
【摘要】 业务不中断,系统不崩溃:运维人如何把“连续性”做到骨子里?
业务不中断,系统不崩溃:运维人如何把“连续性”做到骨子里?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运维领域自媒体老朋友——Echo_Wish。
要说运维世界里哪三个字最能代表“肾上腺素突然飙升”,那必须是——系统中断。
停一秒就掉钱,停一分钟就掉客户,停一小时可能就掉整家公司的人心。
所以,我们今天聊的主题非常关键:
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中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CP)制定与最佳实践。
✅ 1. 什么是业务连续性?一句话讲透
如果把系统比作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业务连续性就是:不管路上遇到爆胎、雨雪、堵车、缺油…你车都要能继续开。
不是不出问题,而是 出问题也要能活。
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就是提前准备好:
- 出什么问题
- 谁来处理
- 处理顺序是什么
- 处理手段是什么
- 以及什么时候恢复业务
一句话:提前把最坏情况想透,把备选方案做好。
✅ 2. 为什么企业离不开BCP?看三个现实场景
| 场景 | 如果没有BCP | 如果有BCP |
|---|---|---|
| 数据中心断电 | 整站瘫痪,客户骂,老板骂 | 自动切换容灾机房,业务照跑 |
| 程序员误删数据库 | 数据全没了,重建要半天 | 定期快照 + binlog 差异恢复数分钟搞定 |
| 网络被攻击 | 服务不可达,业务挂 | WAF + Failover 网络切换 |
BCP不是“锦上添花”,是“保命底线”。
✅ 3. 业务连续性计划怎么落地?我给你一个接地气的版本
步骤1:识别业务优先级(BIA 分析)
不是所有系统都一样重要,比如:
| 业务系统 | 重要程度 | 最大可中断时间(RTO) |
|---|---|---|
| 下单系统 | ⭐⭐⭐⭐⭐ | 5分钟 |
| 支付系统 | ⭐⭐⭐⭐⭐ | 0分钟 |
| 推荐系统 | ⭐⭐⭐ | 1小时 |
| 报表系统 | ⭐⭐ | 半天 |
要先确认什么必须优先救,什么可以等。
步骤2:设定可恢复指标:RTO & RPO
| 指标 | 含义 | 举例 |
|---|---|---|
| RTO | 宕机后多快能恢复 | 业务允许 5 分钟恢复 |
| RPO | 能接受丢多长时间的数据 | 最多丢 30 秒数据 |
例如支付系统的RPO通常接近 0
意味着要 实时复制 + 同城双活。
步骤3:制定应急方案与操作手册
不是写PPT,不是喊口号,是有可执行操作的步骤清单。
模板示例:
【支付系统故障应急流程】
1. 确认故障类型:A(数据库延迟),B(接口超时),C(机房网络故障)
2. A类处理:切只读流量 → 扩容连接池 → 监控回退
3. B类处理:熔断调用链 → 重启支付网关 → 推送钉钉告警
4. C类处理:执行 DNS Failover 切换至灾备机房
5. 故障恢复后:补发业务日志 → 校验订单一致性
明确、可执行、无二义性,这是关键。
步骤4:演练、演练、再演练
没有演练的计划 = 废纸。
一年模拟演练 ≥ 2 次,关键系统演练 ≥ 每季度一次。
场景举例:
- 模拟数据库主库宕机
- 模拟网络隔离
- 模拟机房断电
- 模拟存储IO飙升导致延迟
要让每个人都知道——事情来了我该干啥。
✅ 4. 用代码说点实际的:健康检查 + 自动切换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 Python 示例演示一下服务可用性检测 + 自动Failover逻辑: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ime
import os
PRIMARY_URL = "https://primary-api.example.com/health"
BACKUP_URL = "https://backup-api.example.com/health"
def is_alive(url):
try:
r = requests.get(url, timeout=2)
return r.status_code == 200
except:
return False
while True:
if is_alive(PRIMARY_URL):
print("主服务运行正常 ✅")
else:
print("主服务异常 ❌,切换至备节点...")
os.system("sh switch_to_backup.sh")
time.sleep(5)
真实环境当然会更复杂,比如:
- Keepalived + VIP 漂移
- Consul + Nginx 动态服务发现
- Kubernetes 的 Liveness & Readiness 探针
但逻辑本质都是一样的:
发现 → 决策 → 自动切换。
✅ 5. 最佳实践总结(记住这四句话)
| 最佳实践 | 说明 |
|---|---|
| 1. 不要假设系统不会崩 | 只要有一天会崩,就必须提前设计恢复方案 |
| 2. 不要把救火寄托给“某个人” | 应急流程必须制度化,而不是“老王来修” |
| 3. 恢复速度比故障原因更重要 | 故障原因可以事后分析,但业务不能停 |
| 4. 演练比计划更关键 | 没演练过的BCP = 没有BCP |
❤️ 最后,我想说一句心里话
业务连续性管理不是为了避免灾难,而是为了让我们在灾难面前不慌。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