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咖说 | AI 时代,程序员是否还在享受编程?
编程一直被视为一种技艺——是一种结合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个性化智力活动。但随着AI编程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开发者发现,他们与代码之间的情感联系正在消退。作为一名当年情书都试图用C++来写的人,本人对这些变化的感觉有些复杂和纠结。接下来,笔者将深入剖析在AI时代,程序员所经历的变化,并分享个人的真切感受。
Part 01 生产力飙升,情感投入却在下滑
2025 年 5 月的一项调查显示,90% 的工程团队已经在使用 AI 编程工具,其中 62% 表示开发效率提升了至少 25%,8% 的团队更是声称产出翻倍。另一项研究指出,使用 AI 助手的开发者完成任务的速度平均提升了 55%。
虽然速度与效率显著提高,但许多开发者却感觉自己从编程的核心参与者,变成了“提示工程师”——他们更多时间花在撰写提示语、检查 AI 输出和微调代码上,而不是亲手解决问题、进入“心流”状态或沉浸式地构建系统。
Part 02 “氛围式编程”与手工艺精神的冲突
所谓“氛围式编程”(Vibe Coding)指的是用自然语言与大型语言模型互动,让它们生成代码。这种方式提高了开发效率,但也带来了理解不足、缺乏代码掌控力的问题。由于 AI 输出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方式容易引入潜在 bug、安全隐患或维护困难。
当程序员不再“写”代码,而是围绕 AI 输出做“审阅”与“调整”,他们对工作的投入感与归属感也在削弱。
Part 03 编程乐趣的断裂
编程不仅是写代码,更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一种构建精美逻辑结构的满足感。研究表明,开发者的幸福感与工作效率、代码质量和员工留存率密切相关。
但当人们的角色从“创作者”变成“调度员”,当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被快捷替代,编程的乐趣也随之消退。
越来越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们感到自己仿佛在“审稿”,而不是“写作”;像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Part 04 谁在受益,谁被边缘?
初级开发者:传统上通过编写简单逻辑、调试和代码评审来成长的初学者,正在失去练手机会和学习路径。
高级工程师:相反,那些拥有架构设计、安全审查和系统把控能力的工程师正在变得愈发重要。他们主导 AI 输出的质量控制和系统层面的整合。
某些研究还表明,尽管 AI 降低了部分重复劳动,但开发者在实际价值创造上的投入时间并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有些人感到自己的技术深度在被削弱。
Part 05 重塑开发者角色
GitHub 等行业领导者认为,未来人类开发者应当主导“做什么”和“为什么做”,而将“怎么做”交给 AI。换句话说,AI 应作为能力放大器,而非替代者。
成熟团队正在建立新的协作范式:AI 用于生成基础架构与样板代码,核心逻辑仍由人类编写与审查。质量、安全性与创新仍然依赖人的判断与经验。
Part 06 如何重拾编程乐趣?四个建议
1、混合开发模式:用 AI 生成模板和重复性代码,关键业务逻辑自己编写和审查,保持掌控与深度。
2、主动学习与挑战: 定期调试、参与设计、阅读源码或做 side project,保留成长空间与创造体验。
3、战略性贡献: 向系统架构设计、代码审查、团队指导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发挥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
4、构建良性反馈机制:与团队一起评估 AI 工具使用体验,识别哪些部分真正带来价值,哪些在侵蚀工作动机。
Part 07 展望未来:效率与热情的平衡之道
AI 正在重新定义“编程”,但它不应该抹杀创造力与激情。最成功、最有成就感的开发者将是那些:
1、善用 AI 提升效率;
2、主动保留参与核心任务的机会;
3、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找回满足感;
4、坚持学习、思考与技术表达。
编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任务”,更在于“亲手构建”。在这个快速演进的时代,如何在人与 AI 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开发者能否继续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