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常见的冗余备份方式总结
【摘要】 一、一表带你了解防火墙常见的冗余备份方式冗余方式核心原理适用场景1. 主备模式(Active/Standby)两台防火墙一台作为主设备(Active) 承担业务流量,另一台作为备设备(Standby) 处于待命状态;主设备故障时,备设备自动接管业务。对成本敏感、业务连续性要求中等的场景(如中小企业、分支机构),需确保故障时业务不中断,但可接受短暂切换时间。2. 双主模式(Active/Act...
一、一表带你了解防火墙常见的冗余备份方式
冗余方式 | 核心原理 | 适用场景 |
---|---|---|
1. 主备模式(Active/Standby) | 两台防火墙一台作为主设备(Active) 承担业务流量,另一台作为备设备(Standby) 处于待命状态;主设备故障时,备设备自动接管业务。 | 对成本敏感、业务连续性要求中等的场景(如中小企业、分支机构),需确保故障时业务不中断,但可接受短暂切换时间。 |
2. 双主模式(Active/Active,负载分担) | 两台防火墙均处于活跃状态,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如基于源 IP、目的 IP、会话)分担业务流量;单台设备故障时,另一台接管全部流量。 | 高带宽需求、业务流量较大的场景(如数据中心出口、核心骨干网),需同时实现 “冗余备份” 和 “流量分担”,提升资源利用率。 |
3. 集群模式(Cluster,堆叠 / 虚拟化) | 多台防火墙通过专用协议(如 VRRP、VGMP、IRF)虚拟化为一个逻辑设备,对外呈现单一 IP 和接口;内部自动实现流量分担、故障检测和业务接管。 | 超大规模网络(如大型企业总部、云数据中心),需极致的可靠性和扩展性,支持 10 台以上设备集群,切换时间毫秒级。 |
4. 链路冗余(多链路备份) | 单台防火墙通过多个物理接口连接不同链路(如双 ISP 出口),利用路由协议(如 BGP、OSPF)或链路检测协议(如 BFD)实现链路故障时的自动切换。 | 单设备部署场景下,需避免 “链路单点故障”(如 ISP 线路中断),确保出口链路可靠性。 |
5. 会话同步冗余(含 HRP 热备) | 主备 / 双主设备之间通过专用协议(如 HRP、HSRP)实时同步会话表、配置信息、状态信息(如 NAT 表、ACL 策略、连接状态),确保切换后业务不中断(用户无感知)。 | 依赖 “状态检测” 的业务(如 TCP 长连接、VPN、在线交易),需避免故障切换时会话中断导致业务异常。 |
二、最常用的冗余备份方式:主备模式
在所有冗余方式中,主备模式(尤其是基于 HRP 协议的热备主备模式) 是最广泛使用的
1. 成本与复杂度平衡
- 只需要 2 台防火墙即可部署,硬件成本低于双主模式(需两台设备均具备高吞吐能力)和集群模式(多台设备 + 专用集群模块)。
- 配置逻辑简单,无需复杂的负载均衡算法或集群虚拟化配置,运维门槛低,适合中小型企业或分支机构的 IT 团队。
2. 兼容性与普适性强
- 几乎所有主流厂商(华为、华三、飞塔、 Palo Alto 等)的防火墙均原生支持主备模式,且兼容传统网络架构(如静态路由、VLAN、VPN 等),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
3. 业务连续性保障到位
- 结合 HRP(Hot Standby Protocol,热备协议)等会话同步技术后,主备切换时可实现配置、会话、状态信息的无缝同步,切换时间通常在 1-3 秒内(部分高端设备可达毫秒级),用户侧(如网页浏览、在线办公)基本无感知。
4. 适用场景覆盖广
- 无论是企业出口防火墙、内网分区防火墙,还是数据中心边界防火墙,主备模式均可满足 “避免单点故障” 的核心需求,尤其适合对 “资源利用率” 要求不高、但对 “稳定性” 要求明确的场景。
三、我们常说的镜像模式、主备模式、HRP 热备模式的核心区别
三者的本质差异在于核心作用、数据流向、故障处理机制,需明确:HRP 热备模式是主备模式的 “增强版”,而镜像模式并非冗余备份方式,仅用于流量监控。
对比维度 | 镜像模式(Mirror Mode) | 主备模式(Active/Standby,基础版) | HRP 热备模式(Active/Standby + HRP) |
---|---|---|---|
核心作用 | 流量复制与监控,无冗余备份能力。 | 设备级冗余备份,解决设备单点故障。 | 设备 + 会话级冗余备份,解决设备故障 + 会话中断问题。 |
数据流向 | 业务流量仅通过单台防火墙,同时复制一份流量到监控设备(如 IDS/IPS、日志服务器),不影响主流量转发。 | 业务流量仅通过主设备;备设备不转发流量,仅处于 “待命” 状态(仅检测主设备心跳)。 | 业务流量仅通过主设备;备设备实时同步主设备的配置、会话表、NAT 表等,处于 “热待命” 状态。 |
故障处理 | 主设备故障时,业务直接中断(无接管机制),仅监控端能看到故障前的流量日志。 | 主设备故障(如断电、链路中断)时,备设备通过心跳检测(如 VGMP 协议)接管 IP 和业务,但已建立的会话会中断(如用户需重新登录、TCP 连接断开)。 | 主设备故障时,备设备接管业务,由于已同步会话和状态信息,现有会话不中断(用户无感知,业务持续运行)。 |
部署成本 | 低(仅需 1 台防火墙 + 1 台监控设备,无需额外冗余设备)。 | 中(需 2 台同型号防火墙,无需专用协议授权)。 | 中高(需 2 台同型号防火墙,且需支持 HRP 协议(部分厂商需 License))。 |
适用场景 | 网络审计、入侵检测、日志分析(如企业内网行为监控、合规审计)。 | 对会话连续性要求低的场景(如普通办公上网、非实时性业务)。 | 对会话连续性要求高的场景(如 VPN 接入、在线交易、视频会议、云服务访问)。 |
典型厂商实现 | 华为(端口镜像)、华三(Mirroring)、Cisco(SPAN/RSPAN)。 | 华为(基础主备)、华三(IRF 基础模式)、飞塔(Active/Standby)。 | 华为(HRP 协议)、华三(VRRP + 会话同步)、深信服(双机热备)。 |
四、总结一下下
- 冗余备份核心逻辑:所有方式均以 “消除单点故障” 为目标,区别在于对 “资源利用率”“会话连续性”“扩展性” 的侧重。
- 最常用选择:主备模式(含 HRP 热备)凭借 “低成本、易部署、高兼容” 成为主流,尤其适合 80% 以上的企业级场景。
- 模式区分关键:
- 镜像模式≠冗余备份,仅用于流量监控;
- 基础主备模式解决 “设备故障”,但丢失会话;
- HRP 热备模式是基础主备的升级,通过会话同步实现 “业务无感知切换”。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