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气泡图 使用场景
【摘要】 散点图和气泡图是数据可视化中常用的图表类型,适用于展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它们的核心使用场景及对比分析: 一、散点图(Scatter Plot)核心用途: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分布模式。 典型使用场景探索变量关系检查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非线性或无相关性(如身高与体重、广告投入与销售额)。识别异常值或离群点(如数据集中的极端值)。回归分析预处理初步判断是否适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散点图和气泡图是数据可视化中常用的图表类型,适用于展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它们的核心使用场景及对比分析:
一、散点图(Scatter Plot)
核心用途: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分布模式。
典型使用场景
-
探索变量关系
- 检查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非线性或无相关性(如身高与体重、广告投入与销售额)。
- 识别异常值或离群点(如数据集中的极端值)。
-
回归分析预处理
- 初步判断是否适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散点呈直线趋势)。
-
时间序列对比
- 将时间作为横轴,展示两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温度与湿度随月份的变化)。
-
分类数据对比
- 通过颜色或形状区分不同类别(如不同产品的价格与销量对比)。
示例:
- 医学研究:分析患者年龄与血压的关系。
- 金融领域:观察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指数的相关性。
二、气泡图(Bubble Chart)
核心用途:在散点图基础上增加第三个变量,通过气泡大小展示额外维度。
典型使用场景
-
多变量关系展示
- 同时展示三个变量的关系(如X轴:GDP,Y轴:人均寿命,气泡大小:人口数量)。
-
权重或重要性比较
- 气泡大小反映权重(如不同产品的市场份额、城市的人口密度)。
-
地理数据可视化
- 结合地图时,气泡大小可表示区域规模(如各国GDP在地图上的气泡展示)。
-
风险与收益分析
- X轴:风险,Y轴:收益,气泡大小:投资金额(如投资组合分析)。
示例:
- 商业分析:比较不同产品的销量(X)、利润(Y)和市场份额(气泡大小)。
- 公共政策:展示各国碳排放(X)、人均收入(Y)和总人口(气泡大小)。
三、散点图 vs 气泡图:如何选择?
维度 | 散点图 | 气泡图 |
---|---|---|
变量数量 | 2个变量(X, Y) | 3个变量(X, Y, 气泡大小) |
核心优势 | 清晰展示两变量关系 | 在有限空间内传递更多信息 |
适用场景 | 简单相关性分析、异常值检测 | 多维度数据对比、权重展示 |
潜在问题 | 无法展示第三个变量 | 气泡重叠可能导致信息丢失 |
四、设计建议
-
散点图
- 添加趋势线或回归线辅助分析。
- 使用透明度(Alpha)减少点重叠时的视觉混乱。
-
气泡图
- 气泡大小需按比例缩放(避免误导)。
- 限制气泡数量(建议不超过20-30个),防止过度拥挤。
- 提供图例说明气泡大小对应的数值范围。
五、工具推荐
- Excel/Google Sheets:基础散点图和气泡图功能。
- Python:
matplotlib
、seaborn
(如sns.scatterplot()
+size
参数)。 - R:
ggplot2
(如geom_point(aes(size=variable))
)。 - Tableau/Power BI:交互式气泡图支持动态筛选。
总结:
- 优先选择散点图分析两变量关系,气泡图用于需要传递第三个变量的场景。
- 无论哪种图表,都需确保数据清晰、避免过度设计,并通过标题/标签明确传达信息。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