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Smith:大模型应用开发的得力助手

举报
虫无涯 发表于 2025/09/18 17:20:45 2025/09/18
【摘要】 LangSmith:大模型应用开发的得力助手大语言模型(LLM)快速发展,构建高效、可靠的 LLM 应用成为开发者核心需求;但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应用内部运行的洞察,导致调试和优化难度显著增加;LangSmith 针对这一痛点,为 LLM 应用开发全流程提供支持。 1. LLM 应用开发的困境LLM 应用开发中,常见场景是:编写完 Chains、发送 Prompts、获取输出后,对背后执行逻...

LangSmith:大模型应用开发的得力助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大语言模型(LLM)快速发展,构建高效、可靠的 LLM 应用成为开发者核心需求;
  • 但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应用内部运行的洞察,导致调试和优化难度显著增加;
  • LangSmith 针对这一痛点,为 LLM 应用开发全流程提供支持。

1. LLM 应用开发的困境

  • LLM 应用开发中,常见场景是:编写完 Chains、发送 Prompts、获取输出后,对背后执行逻辑缺乏了解;
  • 当应用表现异常(如回答不准确、响应慢、出现错误)时,无法精准定位问题 —— 是 Prompts 设计不合理、Chains 调用 LLM 出错,还是网络超时?
  • 这种不确定性严重拖慢开发进度,阻碍迭代优化。

2. LangSmith 来助力

2.1 可观察性:让黑箱变透明

  • LangSmith 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为 LLM 应用提供强可观察性;
  • LLM 领域的可观察性远超传统监控:由于 LLM 本身的非确定性,开发者不仅需要知道应用是否正常运行,更需了解其运行过程及输出产生的原因;
  • 以 LangChain 构建的复杂应用为例,执行流程可能是:用户提示词→链→工具调用→子链→LLM→输出→LLM→最终输出;
  • 无 LangSmith 时,该流程如同黑箱,调试难度大;
  • LangSmith 通过挂钩 LangChain 应用执行流程,自动捕获每步操作,将信息转化为有序、可视化的数据流,帮助开发者清晰掌握执行细节。

2.2 追踪树:清晰展现执行逻辑

  • LangSmith 的追踪能力是实现可观察性的关键;
  • 每次应用完整执行(从接收输入到返回结果)会被记录为一个 Trace(调用链),Trace 内部由层级分明的 Run(运行步骤)构成,形成可无限展开的 “追踪树”(Trace Tree);
  • 示例:
(Run) 🟢 LLMChain: QA Chain

├── (PromptTemplate) 📄 Final prompt rendered

└── (LLM Call) 🤖 Model: gpt-4

    └── Tokens used: 107

    └── Time taken: 2.1s

    └── Response: "Paris is the capital of France."
  • 追踪树每个节点代表一个 Run,清晰呈现执行逻辑:根节点(RunnableSequence)是应用顶层调用;
  • 父节点(LLMChain)是具体链或代理;子节点展示父节点组件的执行细节 ——(PromptTemplate) 显示填充变量后的完整提示;
  • (LLM Call) 记录模型调用的名称、耗时、Token 消耗;
  • Agent 应用还会显示工具调用及输入输出;(OutputParser) 展示输出解析步骤。

这种结构与 LangChain 表达式语言(LCEL)执行图直接对应,代码逻辑结构与追踪可视化结构同构。开发者使用 LangSmith
调试时,不仅能查看日志,还能直观验证代码逻辑是否符合预期,提升调试效率。

3. 实践之旅:构建可观测的 LLM 应用

3.1 准备工作

  • 注册与密钥获取:访问 LangSmith 官网,用 GitHub 或 Google 账号登录。进入 “Settings” 页面,在 “API Keys” 选项卡创建并保存 API 密钥。

  • 项目环境搭建

  • 本地创建项目文件夹并进入:

mkdir langsmith - translator

cd langsmith - translator
  • 创建 Python 虚拟环境隔离依赖:
\# Mac/Linux

python3 -m venv venv

source venv/bin/activate

\# Windows

python -m venv venv

venv\Scripts\activate

3.2 代码实现

以简单翻译应用为例,展示 LangSmith 的代码集成方式,基于 LangChain 的 LLMChain 实现翻译功能:

import os

from langchain import LLMChain, PromptTemplate

from langchain.chat\_models import ChatOpenAI

from langsmith import Client

from langsmith.run\_helpers import traceable

\# 设置环境变量

os.environ\["LANGCHAIN\_API\_KEY"] = "YOUR\_API\_KEY"

os.environ\["OPENAI\_API\_KEY"] = "YOUR\_OPENAI\_KEY"

os.environ\["LANGCHAIN\_PROJECT"] = "translation\_project"

\# 初始化LangSmith client

client = Client()

\# 定义翻译模板

template =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English text to French: {text}"""

prompt = PromptTemplate(input\_variables=\["text"], template=template)

\# 创建LLMChain

@traceable(run\_type="translation")

def translate\_text(text):

    llm = ChatOpenAI(temperature=0)

    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prompt)

    result = chain.run(text)

    return result

\# 调用翻译函数

text\_to\_translate = "Hello, world!"

translation = translate\_text(text\_to\_translate)

print(translation)

上述代码中,通过环境变量建立与 LangSmith 的连接,用@traceable装饰器标记翻译函数,实现函数运行情况的
LangSmith 追踪。

4. 高级功能探索

4.1 评估(Evaluation):衡量应用质量

  • LangSmith 提供丰富评估功能,帮助衡量 LLM 应用性能与质量;
  • 开发者可定义包含输入和预期输出的评估数据集,使用 LangSmith 评估器对应用输出打分;
  • 例如,用精确匹配评估器检查输出与预定义答案的一致性,或用 LLM 作为裁判评估器判断输出合理性;
  • 通过这些评估,可精准掌握应用在不同场景的表现,定位问题并优化。

4.2 监控(Monitoring):实时掌握运行状态

  • 应用部署后,实时监控至关重要;
  • LangSmith 实时收集运行数据(Token 消耗、响应时间、错误率等),通过仪表盘可视化展示;
  • 开发者可依据实时数据,及时发现性能瓶颈与异常(如 Token 消耗异常增加,可能是无效请求或模型调用问题),采取调整措施保障应用稳定运行。

4.3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优化提示词效果

  • 提示词质量直接影响 LLM 应用输出;
  • LangSmith 支持开发者在平台测试、比较不同提示词,通过观察输出准确性、相关性等指标,调整优化提示词;
  • 同时,LangSmith 记录提示词历史版本及对应运行结果,方便回溯分析,提升提示词设计能力。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