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如何打破CUDA垄断?LLVM奠基人长文解读

举报
黄生 发表于 2025/09/11 15:49:36 2025/09/11
【摘要】 推荐理由AI编译器是现在各大软硬件厂商争夺的核心要地,本文作者Chris Lattner是LLVM项目的主要发起人与作者之一,Clang编译器的作者,苹果公司编译器开发团队的首席架构师,苹果新编程语言Swift创造者,在这篇万字长文中,他详述了AI编译器发展史。阅读地址https://www.chaspark.com/#/hotspots/1138522768379686912文中列到的关键...

推荐理由
AI编译器是现在各大软硬件厂商争夺的核心要地,本文作者Chris Lattner是LLVM项目的主要发起人与作者之一,Clang编译器的作者,苹果公司编译器开发团队的首席架构师,苹果新编程语言Swift创造者,在这篇万字长文中,他详述了AI编译器发展史。
阅读地址
https://www.chaspark.com/#/hotspots/1138522768379686912
文中列到的关键事件时间线
2001年:NVIDIA推出GeForce3,第一款带有可编程着色器的GPU,引入Shader Model 1.0。
2006年:NVIDIA推出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首个面向GPU的通用编程平台。
2008年:Chris Lattner在苹果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负责实现OpenCL,并将其贡献给Khronos Group进行标准化。
2009年:苹果决定放弃OpenCL,推出Metal作为替代。
2012年:AlexNet使用两块NVIDIA GeForce GTX 580 GPU训练,开启了现代深度学习革命。
2014年:NVIDIA推出cuDNN库,用于加速深度学习操作。
2015年:谷歌推出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
2016年:Meta(Facebook)推出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
2016年:TVM(Tensor Virtual Machine)项目由陈天奇和路易斯・塞泽教授发起。
2017年:Chris Lattner加入Google Brain团队,帮助扩展TPU软件栈。
2018年:TVM项目开源并融入Apache。
2018年:Chris Lattner及其团队在谷歌开始构思和开发MLIR编译器框架。
2019年:Triton作为哈佛大学的研究项目首次发表,Philippe Tillet随后加入OpenAI。
2022年末:ChatGPT爆火,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U计算走向主流。
2023年3月:XLA项目更名为OpenXLA,并宣布独立。
2023年末:AI模型开发框架vLLM发布0.7版本。
2024年末:NVIDIA收购OctoAI,从而控制了许多TVM的原始开发者。DeepSeek等团队通过直接使用PTX汇编绕过CUDA以追求极致性能。
2025年:NVIDIA在GTC大会上宣布CUTLASS Python和cuTile两款新的Python eDSL。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