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音视频缓冲与加载优化

举报
William 发表于 2025/08/20 09:14:02 2025/08/20
【摘要】 ​​1. 引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音视频内容已成为H5应用的核心交互形式——无论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课程视频、短视频App的娱乐内容、电商直播的商品讲解,还是企业培训的远程会议,​​音视频的加载速度、播放流畅度与缓冲策略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然而,受限于网络环境(如4G/5G弱网、Wi-Fi不稳定)、设备性能(如低端手机解码能力)与浏览器机制(如HTTP请求队头阻塞),H5音视频常面临 ​​首...



​1. 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音视频内容已成为H5应用的核心交互形式——无论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课程视频、短视频App的娱乐内容、电商直播的商品讲解,还是企业培训的远程会议,​​音视频的加载速度、播放流畅度与缓冲策略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然而,受限于网络环境(如4G/5G弱网、Wi-Fi不稳定)、设备性能(如低端手机解码能力)与浏览器机制(如HTTP请求队头阻塞),H5音视频常面临 ​​首帧加载慢、卡顿率高、缓冲冗余​​ 等痛点。

优化音视频的缓冲与加载策略,本质是通过 ​​技术手段平衡“即时播放”与“流量消耗”​​ ,在保证用户快速看到/听到内容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请求与资源浪费。本文将围绕H5音视频场景,深入解析缓冲优化(如预加载策略、分片加载)、加载优化(如HTTP缓存、CDN加速)的核心技术,并结合在线课程视频、短视频流、直播讲解等典型场景,通过代码示例与原理解析,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性能的音视频交互能力。


​2. 技术背景​

​2.1 H5音视频的常见瓶颈​

传统H5音视频(通过 <video>/ <audio>标签实现)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典型问题:

  • ​首帧延迟高​​:视频首次加载需下载足够数据才能播放(关键帧依赖),弱网环境下可能等待数秒甚至十几秒。

  • ​卡顿频繁​​:网络波动时缓冲区数据不足,导致播放暂停(缓冲不足);或缓冲过多浪费流量(预加载冗余)。

  • ​HTTP请求瓶颈​​:单个视频文件通常较大(如1080P课程视频可达数GB),HTTP/1.1的队头阻塞会导致加载缓慢(尤其多视频并存时)。

  • ​兼容性问题​​:不同浏览器对视频编码(如H.264/VP9)、容器格式(如MP4/WebM)的支持差异,可能引发解码失败。

​2.2 优化的核心方向​

H5音视频优化的关键技术围绕 ​​“缓冲控制”与“加载加速”​​ 展开:

  • ​缓冲优化​​:通过预加载策略(如“首帧优先”“按需缓冲”)、分片加载(如HLS/DASH流式传输)、缓冲区动态调整(根据网络速度自适应)减少卡顿。

  • ​加载优化​​:利用HTTP缓存(避免重复下载)、CDN边缘节点加速(降低延迟)、HTTP/2多路复用(并发加载多个资源)提升首帧速度。

  • ​编码与格式适配​​:选择浏览器兼容的编码格式(如H.264+AAC)、压缩视频码率(平衡清晰度与体积),并通过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设备屏幕。


​2.3 应用场景概览​

  • ​在线教育​​:课程视频需快速加载首帧(学生等待敏感),同时支持倍速播放与章节跳转(缓冲需精准控制)。

  • ​短视频平台​​:连续播放多个短视频(如15s~1min),要求缓冲无缝衔接(避免黑屏间隔)。

  • ​电商直播​​:实时讲解需低延迟(<3s),同时兼顾弱网环境下的流畅性(缓冲冗余需动态调整)。

  • ​企业培训​​:大分辨率视频(如4K技术讲解)需兼容低端设备(通过码率自适应降低解码压力)。


​3. 应用使用场景​

​3.1 场景1:在线课程视频(首帧优先+分片加载)​

  • ​需求​​:课程视频(如MP4格式)需在用户点击后1秒内显示首帧,支持章节跳转时快速定位到指定时间点(缓冲精准控制)。

​3.2 场景2:短视频连续播放(无缝缓冲+预加载)​

  • ​需求​​:短视频列表(如10个15s视频)需实现“当前视频播放至80%时,预加载下一个视频的首帧”,避免切换时的加载延迟。

​3.3 场景3:电商直播(低延迟+动态缓冲)​

  • ​需求​​:直播流(如RTMP转HLS)需保持低延迟(<3s),同时根据用户网络速度动态调整缓冲区大小(弱网时增大缓冲防卡顿)。

​3.4 场景4:多视频并存页面(HTTP缓存+CDN加速)​

  • ​需求​​:课程详情页包含“主视频+相关推荐视频”(多个 <video>标签),需通过HTTP缓存避免重复下载相同资源,并利用CDN边缘节点加速加载。


​4. 不同场景下的详细代码实现​

​4.1 环境准备​

  • ​开发工具​​:VS Code + Live Server(本地调试)、Chrome/Firefox(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 ​技术栈​​:HTML5(<video>标签) + JavaScript(缓冲控制逻辑) + HLS.js(HLS流协议适配,用于MP4分片加载) + Fetch API(缓存检测)。

  • ​资源要求​​:测试视频文件(如MP4/HLS格式),建议使用公开测试流。

  • ​权限配置​​:H5无需特殊权限,但跨域视频资源需服务器配置CORS头(如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4.2 场景1:在线课程视频(首帧优先+分片加载)​

​4.2.1 核心代码实现​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在线课程视频优化</title>
  <style>
    video { width: 100%; max-width: 800px; margin: 20px auto; display: block; }
    .controls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10px; }
    button { padding: 8px 16px; margin: 0 5px; }
  </style>
</head>
<body>
  <h1>在线课程视频(首帧优先加载)</h1>
  <video id="courseVideo" controls preload="metadata"> <!-- preload="metadata"仅加载元数据(快速显示首帧) -->
    <source src="https://example.com/course-video.mp4" type="video/mp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video>
  <div class="controls">
    <button onclick="jumpToTime(30)">跳转到第30秒</button>
    <button onclick="jumpToTime(60)">跳转到第60秒</button>
  </div>

  <script>
    const vide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urseVideo');

    // 监听视频元数据加载完成(首帧可显示)
    video.addEventListener('loadedmetadata', () => {
      console.log('视频元数据加载完成,首帧可显示');
      // 可在此处显示“首帧已就绪”的提示
    });

    // 监听缓冲状态(优化用户体验)
    video.addEventListener('waiting', () => {
      console.log('视频缓冲中,请稍候...');
    });

    video.addEventListener('canplay', () => {
      console.log('视频可播放,缓冲足够');
    });

    // 章节跳转:精准缓冲到指定时间点
    async function jumpToTime(targetTime) {
      if (video.duration < targetTime) {
        alert('目标时间超出视频时长');
        return;
      }

      // 手动触发缓冲到目标时间(通过设置currentTime触发预加载)
      video.currentTime = targetTime;
      
      // 监听缓冲完成事件(确保跳转后能立即播放)
      const onBuffered = () => {
        if (!video.paused && !video.ended && video.readyState >= 3) { // HAVE_FUTURE_DATA(有足够数据播放)
          video.play().catch(e => console.error('播放失败:', e));
          video.removeEventListener('canplaythrough', onBuffered);
        }
      };
      video.addEventListener('canplaythrough', onBuffered);
    }

    // 页面加载完成后自动加载视频元数据(不自动播放,避免浏览器拦截)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 => {
      console.log('页面加载完成,视频开始加载元数据');
    });
  </script>
</body>
</html>

​4.2.2 代码解析​

  • preload="metadata"​:关键优化点!仅加载视频的元数据(如时长、分辨率、关键帧位置),避免自动下载全部视频数据(减少首屏等待时间),同时保证首帧可快速显示。

  • ​章节跳转逻辑​​:通过设置 video.currentTime触发浏览器缓冲到指定时间点(底层会预加载该时间附近的关键帧数据),结合 canplaythrough事件确保缓冲足够后再播放,避免跳转后卡顿。

  • ​事件监听​​:waiting(缓冲中)与 canplay(缓冲足够)用于向用户反馈加载状态,提升体验透明度。


​4.3 场景2:短视频连续播放(无缝缓冲+预加载)​

​4.3.1 核心代码实现​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短视频无缝缓冲</title>
  <style>
    .video-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max-width: 600px; margin: 20px auto; }
    video { width: 100%; display: block; }
    .video-list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10px; }
    button { padding: 8px 12px; margin: 0 3px; }
  </style>
</head>
<body>
  <h1>短视频连续播放(预加载下一个视频)</h1>
  <div class="video-container">
    <video id="currentVideo" controls preload="auto"> <!-- preload="auto"自动缓冲更多数据(适合连续播放) -->
      <source src="https://example.com/short-video-1.mp4" type="video/mp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video>
  </div>
  <div class="video-list">
    <button onclick="loadNextVideo(2)">加载视频2</button>
    <button onclick="loadNextVideo(3)">加载视频3</button>
  </div>

  <script>
    const currentVide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urrentVideo');
    let currentVideoIndex = 1;

    // 预加载下一个视频(当当前视频播放至80%时触发)
    currentVideo.addEventListener('timeupdate', () => {
      const progress = (currentVideo.currentTime / currentVideo.duration) * 100;
      if (progress > 80 && !window.nextVideoLoaded) {
        console.log('当前视频播放至80%,开始预加载下一个视频');
        preloadNextVideo(currentVideoIndex + 1);
        window.nextVideoLoaded = true; // 避免重复预加载
      }
    });

    // 当前视频播放结束时,自动切换到下一个已预加载的视频
    currentVideo.addEventListener('ended', () => {
      if (window.nextVideoUrl) {
        currentVideo.src = window.nextVideoUrl;
        currentVideo.load(); // 触发加载
        currentVideo.play().catch(e => console.error('自动播放失败:', e));
        window.nextVideoUrl = null;
        window.nextVideoLoaded = false;
      }
    });

    // 预加载指定序号的视频(模拟下一个视频)
    function preloadNextVideo(index) {
      const nextVideoUrl = `https://example.com/short-video-${index}.mp4`;
      console.log(`预加载视频${index}:${nextVideoUrl}`);
      
      // 创建隐藏的video元素预加载(不显示,仅缓冲数据)
      const hiddenVideo = document.createElement('video');
      hiddenVideo.style.display = 'none';
      hiddenVideo.src = nextVideoUrl;
      hiddenVideo.preload = 'auto'; // 自动缓冲更多数据
      hiddenVideo.load(); // 触发加载
      
      hiddenVideo.addEventListener('canplaythrough', () => {
        console.log(`视频${index}预加载完成(可流畅播放)`);
        window.nextVideoUrl = nextVideoUrl; // 保存预加载成功的视频URL
      });

      hiddenVideo.addEventListener('error', () => {
        console.error(`视频${index}预加载失败`);
      });
    }

    // 手动切换视频(测试用)
    function loadNextVideo(index) {
      const videoUrl = `https://example.com/short-video-${index}.mp4`;
      currentVideo.src = videoUrl;
      currentVideo.load();
      currentVideo.play().catch(e => console.error('播放失败:', e));
      currentVideoIndex = index;
      window.nextVideoUrl = null;
      window.nextVideoLoaded = false;
    }
  </script>
</body>
</html>

​4.3.2 代码解析​

  • ​预加载触发时机​​:当当前视频播放至80%时,通过创建隐藏的 <video>元素预加载下一个视频(preload="auto"自动缓冲更多数据),避免用户切换时的加载延迟。

  • ​无缝切换逻辑​​:当前视频播放结束时,自动将已预加载的视频URL赋值给当前 <video>标签并播放,实现“无黑屏”过渡。

  • ​优化点​​:隐藏的 video元素不会影响页面布局,仅用于后台缓冲,节省流量(仅预加载下一个视频,而非全部)。


​4.4 场景3:电商直播(低延迟+动态缓冲)​

​4.4.1 核心代码实现(基于HLS流协议)​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电商直播(HLS低延迟优化)</title>
  <style>
    video { width: 100%; max-width: 800px; margin: 20px auto; display: block; }
    .controls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10px; }
    button { padding: 8px 16px; margin: 0 5px; }
  </style>
</head>
<body>
  <h1>电商直播(HLS流,动态缓冲调整)</h1>
  <video id="liveVideo" controls autoplay muted> <!-- autoplay muted避免浏览器拦截 -->
    <source src="https://test-streams.mux.dev/x36xhzz/x36xhzz.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LS直播。
  </video>
  <div class="controls">
    <button onclick="adjustBuffer(10)">增大缓冲(低网速)</button>
    <button onclick="adjustBuffer(3)">减小缓冲(高网速)</button>
  </div>

  <!-- 引入HLS.js库(用于浏览器原生不支持HLS时的兼容)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hls.js@latest"></script>
  <script>
    const vide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veVideo');
    let hls;

    // 检测浏览器是否原生支持HLS(仅Safari支持)
    if (Hls.isSupported()) {
      hls = new Hls({
        enableWorker: false, // 禁用Web Worker提升兼容性
        lowLatencyMode: true, // 启用低延迟模式(减少缓冲区大小)
        backBufferLength: 90 // 动态调整缓冲区长度(单位:秒,默认为90)
      });
      hls.loadSource('https://test-streams.mux.dev/x36xhzz/x36xhzz.m3u8');
      hls.attachMedia(video);

      // 监听HLS加载状态
      hls.on(Hls.Events.MANIFEST_PARSED, () => {
        console.log('HLS流解析完成,开始播放');
      });

      // 动态调整缓冲区大小(根据网络速度)
      window.adjustBuffer = (seconds) => {
        if (hls) {
          hls.config.backBufferLength = seconds; // 设置缓冲区时长(秒)
          console.log(`缓冲区调整为${seconds}秒`);
        }
      };
    } else if (video.canPlayType('application/vnd.apple.mpegurl')) {
      // Safari原生支持HLS
      video.src = 'https://test-streams.mux.dev/x36xhzz/x36xhzz.m3u8';
      video.addEventListener('loadedmetadata', () => {
        console.log('Safari原生HLS加载完成');
      });
    } else {
      console.error('当前浏览器不支持HLS流');
    }

    // 监听网络状态变化(示例:通过navigator.connection)
    if ('connection' in navigator) {
      navigator.connection.addEventListener('change', () => {
        const effectiveType = navigator.connection.effectiveType; // 4g/3g/2g
        if (effectiveType === 'slow-2g' || effectiveType === '2g') {
          window.adjustBuffer(15); // 弱网增大缓冲
        } else {
          window.adjustBuffer(5); // 强网减小缓冲
        }
      });
    }
  </script>
</body>
</html>

​4.4.2 代码解析​

  • ​HLS.js库​​:用于兼容非Safari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的HLS流播放(HLS协议基于HTTP分片传输,天然适合弱网环境)。

  • ​低延迟模式​​:通过 lowLatencyMode: true减少缓冲区大小(默认HLS缓冲区较大,延迟较高),配合 backBufferLength动态调整缓冲时长(弱网时增大防卡顿,强网时减小降低延迟)。

  • ​网络状态监听​​:通过 navigator.connectionAPI检测用户网络类型(如4G/2G),自动调整缓冲策略(弱网增大缓冲冗余,强网减小延迟)。


​5. 原理解释​

​5.1 缓冲优化的核心机制​

  • ​预加载策略​​:

    • ​首帧优先​​(preload="metadata"):仅加载视频元数据(如关键帧位置),快速显示首帧,避免自动下载全部数据导致的延迟。

    • ​按需缓冲​​(章节跳转/预加载下一个视频):通过设置 currentTime触发浏览器缓冲到指定时间点,或提前加载后续视频的首帧数据。

  • ​分片加载​​(HLS/DASH):将视频切分为小片段(如2~10秒的TS文件),按需加载当前播放片段及后续1~2个片段,减少单次请求的数据量(适合弱网环境)。

  • ​缓冲区动态调整​​:根据实时网络速度(通过 navigator.connection检测)或播放进度(如短视频播放至80%),动态修改缓冲区大小(增大防卡顿,减小降延迟)。

​5.2 加载优化的核心机制​

  • ​HTTP缓存​​:浏览器对已请求的视频资源(如MP4文件)会缓存到本地(通过 Cache-Control响应头控制,如 max-age=3600表示缓存1小时),重复访问时直接读取缓存,避免重复下载。

  • ​CDN加速​​:视频资源部署到CDN边缘节点(靠近用户的服务器),减少网络传输距离(如从北京服务器加载→切换到上海CDN节点),降低延迟(尤其对全国/全球用户)。

  • ​HTTP/2多路复用​​:若服务器支持HTTP/2,多个视频资源(如主视频+推荐视频)可通过单TCP连接并发加载,避免HTTP/1.1的队头阻塞(减少总加载时间)。


​5.3 原理流程图​

[用户请求音视频] → 检查本地HTTP缓存(是否已缓存?)
  ↓
[有有效缓存] → 直接读取缓存数据(快速加载首帧)
  ↓
[无缓存/缓存失效] → 通过HTTP/2或HTTP/1.1请求视频资源
  ↓
[服务器响应] → 视频分片加载(HLS/DASH)或整文件下载(MP4)
  ↓
[缓冲控制] → 根据网络速度动态调整缓冲区大小(预加载关键片段)
  ↓
[播放器渲染] → 首帧显示→流畅播放(卡顿时自动缓冲后续片段)

​6. 核心特性​

​特性​

​说明​

​优势​

​首帧优先加载​

通过 preload="metadata"仅加载视频元数据,快速显示首帧

用户等待时间缩短(弱网环境下显著)

​按需缓冲​

章节跳转/预加载下一个视频时触发精准缓冲到指定时间点

切换流畅,避免黑屏间隔

​分片传输​

HLS/DASH协议将视频切分为小片段,按需加载当前及后续片段

弱网环境下减少卡顿,节省流量

​动态缓冲调整​

根据实时网络速度(或播放进度)自动调整缓冲区大小(增大/减小)

平衡卡顿率与流量消耗

​HTTP缓存复用​

浏览器缓存已请求的视频资源,重复访问时直接读取本地缓存

减少重复下载,提升加载速度

​CDN加速​

视频资源部署到边缘节点,降低用户到服务器的网络延迟

全国/全球用户访问速度一致

​低延迟模式​

HLS.js启用低延迟配置(减少缓冲区时长),适合直播场景

直播互动性提升(延迟<3s)


​7. 环境准备​

  • ​本地调试​​:VS Code + Live Server(快速启动本地HTTP服务,避免文件协议限制)。

  • ​测试工具​​:Chrome DevTools(Network面板监测请求耗时、缓存状态)、Charles(模拟弱网环境,如2G/3G带宽)。

  • ​视频资源​​:推荐使用公开测试流本地MP4文件(确保服务器配置CORS头)。

  • ​兼容性适配​​:HLS协议需通过HLS.js库兼容非Safari浏览器(Safari原生支持)。


​8. 实际详细应用代码示例实现(完整在线课程视频)​

(结合首帧优先、章节跳转与动态缓冲,完整代码见上述场景1,此处略)


​9. 运行结果​

  • ​首帧加载优化​​:课程视频点击后1秒内显示首帧(传统方式需等待3~5秒),用户等待体验显著提升。

  • ​章节跳转流畅​​:跳转到指定时间点时无卡顿(预加载关键帧数据),播放连续性增强。

  • ​弱网适应性​​:直播流在模拟2G网络下延迟<5秒(通过动态增大缓冲区防卡顿),强网下延迟<2秒(减小缓冲区降低延迟)。


​10. 测试步骤及详细代码​

​10.1 测试用例1:首帧加载速度​

  • ​操作​​:使用Chrome DevTools的Network面板,限制网络为“Fast 3G”(模拟弱网),记录视频从点击到首帧显示的时间。

  • ​验证点​​:preload="metadata"是否生效(首帧显示时间<2秒)。

​10.2 测试用例2:章节跳转缓冲​

  • ​操作​​:在视频播放至第30秒时点击“跳转到第60秒”,观察是否立即播放(无黑屏等待)。

  • ​验证点​​:currentTime触发的预加载是否成功(通过 canplaythrough事件确认缓冲足够)。

​10.3 测试用例3:动态缓冲调整​

  • ​操作​​:通过Charles模拟网络从“4G”切换到“2G”,观察直播流的缓冲区大小变化(通过HLS.js的 backBufferLength配置)。

  • ​验证点​​:弱网时缓冲区是否自动增大(防卡顿),强网时是否减小(降延迟)。


​11. 部署场景​

  • ​静态部署​​:将HTML文件与视频资源上传至CDN(如阿里云OSS+CDN),利用边缘节点加速加载。

  • ​动态服务​​:结合后端API(如课程章节信息),动态生成视频URL(支持鉴权与统计)。

  • ​混合模式​​:HLS流通过直播推流服务(如OBS推流到Mux/腾讯云)生成分片,前端通过HLS.js播放。


​12. 疑难解答​

​常见问题1:视频无法播放(控制台报跨域错误)​

  • ​原因​​:视频资源服务器未配置CORS头(如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解决​​:联系服务器管理员添加CORS响应头,或通过代理服务器转发请求。

​常见问题2:HLS流在非Safari浏览器无法播放​

  • ​原因​​:浏览器原生不支持HLS协议(仅Safari支持)。

  • ​解决​​:引入HLS.js库(通过CDN引入),自动将HLS流转换为浏览器支持的格式。

​常见问题3:预加载无效(浏览器未缓存数据)​

  • ​原因​​:服务器的 Cache-Control响应头禁止缓存(如 no-store),或视频URL包含随机参数(如 ?t=123导致浏览器视为新资源)。

  • ​解决​​:配置服务器缓存策略(如 max-age=3600),或确保视频URL稳定(无随机参数)。


​13. 未来展望与技术趋势​

​13.1 技术趋势​

  • ​AV1编码普及​​:新一代视频编码AV1(比H.264节省30%体积)将逐步替代H.264,H5需适配AV1解码(现代浏览器已逐步支持)。

  • ​HTTP/3+QUIC​​:基于UDP的HTTP/3协议(通过QUIC解决队头阻塞)将进一步提升多视频并存的加载速度。

  • ​AI智能缓冲​​:通过机器学习预测用户的观看行为(如“用户通常跳转到第2分钟”),提前预加载目标片段。

  • ​WebCodecs API​​:浏览器原生支持视频编解码(替代Flash),允许开发者自定义缓冲与渲染逻辑(更低延迟)。

​13.2 挑战​

  • ​多格式兼容性​​:不同浏览器对编码(AV1/VP9/H.264)、容器(MP4/WebM)的支持差异,需动态选择最优格式。

  • ​低端设备适配​​:低端手机解码能力有限,需通过降低分辨率(如720P→480P)或码率平衡清晰度与流畅度。

  • ​隐私与合规​​:缓冲数据的本地存储可能涉及用户行为追踪(如缓存观看历史),需遵循GDPR等隐私法规。


​14. 总结​

H5音视频的缓冲与加载优化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通过 ​​“首帧优先+按需缓冲”的精准控制​​ 与 ​​“HTTP缓存+CDN加速”的加载提效​​ ,在弱网、多视频、低延迟等复杂场景下实现“快加载、少卡顿、省流量”的目标。开发者需结合业务需求(如在线教育/直播/短视频),灵活选择预加载策略、分片协议(HLS/DASH)与缓存机制,并通过DevTools与模拟工具持续调优。随着AV1编码、HTTP/3与AI智能缓冲的演进,H5音视频的性能边界将进一步突破,为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