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服务器了,那我这运维是白干了吗?”——无服务器架构对运维的冲击与转机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08/06 23:20:42 2025/08/06
【摘要】 “没服务器了,那我这运维是白干了吗?”——无服务器架构对运维的冲击与转机

“没服务器了,那我这运维是白干了吗?”——无服务器架构对运维的冲击与转机

你有没有听到过一句话:

“现在都无服务器了,哪还需要运维?”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扎心?好像随着“Serverless”的风吹起来,运维的岗位就快被卷没了一样。但真相真的如此吗?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个“无服务器架构”到底对我们运维干了啥,它真的是“敌人”吗?


一、“无服务器”≠“没有服务器”,只是你不再“碰服务器”了

首先我们得把误区清掉。

所谓的 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并不是说真的没有服务器了,而是说:

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关心服务器的部署、维护、扩容、日志、运维等事情了。

比如你用阿里云函数计算、AWS Lambda、华为云FunctionGraph、腾讯云 SCF,直接写一个函数,扔上去,平台会:

  • 帮你自动创建执行环境;
  • 自动扩容缩容;
  • 自动处理高可用;
  • 自动收集日志和监控。

你只管写业务逻辑,至于“服务器在哪儿”“挂了怎么办”“怎么扩容”这些,以前是我们运维负责的事,现在平台全包了。

那运维真的没用了?

别急,还没完。


二、Serverless 真的让运维“下岗”了吗?不,变的是角色,不是价值

咱先看看 Serverless 给运维带来了哪些“冲击”:

原传统职责 Serverless后变成了?
管理服务器实例 无需管理,平台托管
自动扩容脚本维护 平台自带自动弹性能力
应用部署脚本和流水线 简化为函数发布
日志收集与聚合工具部署 平台内置支持
故障恢复机制 平台层面自动处理

看起来好像很多事情都“没你啥事”了?

但别慌,其实只是“低层操作”被抽象了,“高层能力”正等着你来做。


三、运维的价值,正从“修水管”变成“建水厂”

Serverless 并不意味着你什么都不用干,而是需要你从原来的“系统修理工”,转型成“平台治理者”或“自动化架构师”。

你需要关注的,不再是“这台机器有没有挂”,而是:

✅ 1. 多函数生命周期管理

多个函数之间依赖关系怎么管理?怎么治理版本?怎么做灰度发布?这依然是 DevOps + SRE 的职责。

✅ 2. CI/CD 自动化

你需要为 Serverless 环境定制更灵活的部署流程,比如 Git push 一次,自动打包、上传函数、测试联调,完美上线。

✅ 3. 安全防护

函数执行虽然短暂,但依然需要考虑 API 网关安全、依赖库漏洞、IAM 权限配置等 —— 这些可都是运维兜底。

✅ 4. 成本控制与性能调优

Serverless 是按调用计费的,运行 1ms 都算钱,谁来追踪调用热点?谁来调优函数冷启动问题?还是咱运维。


四、举个栗子:Serverless 日志治理还是得靠你我他

我们来看个典型场景:某个函数偶尔失败,用户投诉系统不稳定,但你发现日志散落在各个调用上下文中。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时候你要干的,不再是 ssh 上去看日志,而是:

  1. 打通 函数执行日志 => 日志服务(如SLS/CloudWatch)
  2. 写一个集中收集分析的脚本或 ETL 流程;
  3. 配置一套告警规则,比如异常响应超过10次/分钟就通知钉钉。

下面用 Python 示例说明一个简单的 CloudWatch 日志自动处理逻辑:

import boto3

logs = boto3.client('logs')

def get_error_logs(log_group):
    streams = logs.describe_log_streams(logGroupName=log_group)['logStreams']
    for stream in streams:
        events = logs.get_log_events(
            logGroupName=log_group,
            logStreamName=stream['logStreamName']
        )['events']
        for event in events:
            if 'ERROR' in event['message']:
                print(event['message'])

get_error_logs('/aws/lambda/my-function')

这段代码说明:你仍然需要处理海量日志,只不过方式从“登上机器”变成了“调API分析”。


五、Echo_Wish 的心里话:拥抱变化,但别盲目跟风

我知道很多运维老哥老姐看到“Serverless”就开始焦虑:
“我不会写函数怎么办?”
“Shell 都没整明白呢,又来个 FaaS?”
“平台托管了,那我还有啥价值?”

其实我想说,时代在变,但运维的根本价值没变: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Serverless 只是让我们从“焊服务器”升级成了“驾驭平台”,工具换了,但能力核心没换:

  • 熟悉系统架构;
  • 擅长排查故障;
  • 善于构建自动化流程;
  • 能从混乱中恢复业务。

未来的运维,更像是“云治理专家”“平台工程师”“自动化运维架构师”。


六、总结:Serverless 是挑战,更是一次身份跃迁的机会

咱运维人,不是消失了,而是在进化:

  • 从命令行切入云原生;
  • 从修机器走向懂平台;
  • 从人肉部署转向全自动化。

Serverless 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

你可以选择观望、焦虑、抱怨——也可以主动学习、转型、升维。

因为这个行业始终需要那些“真正懂业务、懂系统、懂自动化”的人。而你,就是其中之一。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