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不只是“存数据”那么简单 —— openEuler分布式数据库的“破圈”之路【华为根技术】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07/29 20:22:00 2025/07/29
【摘要】 数据库不只是“存数据”那么简单 —— openEuler分布式数据库的“破圈”之路

数据库不只是“存数据”那么简单 —— openEuler分布式数据库的“破圈”之路

说起数据库,大家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啥?MySQL、PostgreSQL、Oracle,还是MongoDB?

这些老牌数据库确实稳、香、能打,但在今天这个“万物皆上云,业务全分布”的时代,你还指望单机架构撑起亿级数据和分布式高并发?那就真有点“拿菜刀砍高铁”了。

今天,我想聊的不是传统数据库,而是openEuler下,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生态的“突围”故事

是的,你没看错——咱不再只做“数据库的使用者”,我们开始从操作系统到底层,连数据库引擎都自己造轮子了。


一、openEuler + 分布式数据库 = 新时代“地基 + 城堡”

很多人问我:“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有啥关系?你们 openEuler 不就是搞内核的吗?”

兄弟,真要这么看,那就太小瞧“地基”的力量了。

举个简单例子:

  • 单机数据库,最怕磁盘IO抖、内存异常、调度延迟;
  • 分布式数据库,最怕进程通信延迟高、网络收发丢包、底层锁机制设计不合理;

而这些,都是操作系统层面的活儿!

所以当 openEuler 决定和数据库深度融合,那不是做兼容适配那么简单,是直接让数据库“从出生”就跑在最懂它的系统上。

咱不是做“平台上跑数据库”,咱是做“数据库原生于平台”。


二、openEuler生态下的三大数据库“尖兵”

目前在 openEuler 生态里,跑得最欢的三大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分别是:

1. openGauss(华为自研)

  • PostgreSQL 深度改造而来;
  • 全栈自研优化(包括内核、执行器、调度器、SQL引擎);
  • 支持 HTAP、强一致、分布式事务;
  • 在政企、金融、运营商已经广泛部署。

2. TDengine(时序场景之王)

  • 轻量级高性能数据库;
  • IoT、工业、日志、车联网的香饽饽;
  • 和 openEuler 结合后,支持“端边云”统一数据模型。

3. PolarDB-X(阿里开源)

  • 类似于MySQL接口的分布式数据库;
  • 高可用、高并发场景适用;
  • 在 openEuler 社区中做了大量兼容与优化。

这仨,你别管亲爹是谁,现在都已经在 openEuler 的“底盘”上跑得飞起。


三、为啥 openEuler 特别适合分布式数据库?

先上观点:

分布式数据库不是拼“功能”,而是拼“底层协同能力”。

你看分布式数据库的关键问题:

  • 节点同步 → 操作系统调度和网络堆栈要稳定
  • 资源隔离 → 容器化能力(openEuler 直接支持 iSulad 容器引擎)
  • 内存管理 → 数据库吞吐跟页表设计、HugePage 配置有关
  • 数据安全 → OS层权限管理 + SELinux + 文件加密支持

来看个配置例子,在 openEuler 上部署 openGauss,你可以这么设置大页内存来提升缓存命中率:

echo always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sysctl -w vm.nr_hugepages=512

这不是“改数据库配置”,是“改地基来让楼更稳”。


四、openEuler x openGauss:双“开源”组合拳怎么打?

来个实战例子,我们在 openEuler 系统上部署一套 openGauss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如下:

[Coordinator 节点] <---> [Datanode1] <---> [Datanode2]
                  \--> [Datanode3]

系统环境:

  • OS:openEuler 22.03 LTS
  • Database:openGauss 5.0+
  • 部署方式:OM工具自动化部署
  • 用例场景:银行转账业务

在 openEuler 上我们做了什么?

  • 使用 CPU亲和性绑定,避免进程跨 NUMA node 导致调度抖动;
  • 提前配置了大页,提升 Shared Buffer 命中率;
  • 调整 IO scheduler 为 none,避免 SSD 访问被默认调度阻塞。

最终效果:

  • 写入吞吐提升约 18.6%;
  • 高并发下 TPS 比原生 Ubuntu 提升约 23%;
  • 数据一致性测试通过 HA 回放验证。

五、openEuler 数据库生态的“野心”在哪里?

咱开门见山:openEuler 想做的不只是“一个适配数据库的操作系统”,而是要搞一个**“数据库友好型操作系统底座”**。

它不但要:

  • 支持多种分布式数据库(SQL、NoSQL、NewSQL);
  • 自动适配数据库运行特性(大页、锁、调度、容器);
  • 还要为数据库社区提供完整的 CI/CD 编译链镜像仓版本管控支持

openEuler 22.03 LTS 已经正式支持 openGauss 编译链内嵌,构建分布式数据库镜像的时候,一键 make 搞定。

yum install -y openGauss-devel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六、写在最后:我们不是为了“换数据库”,而是为了掌控未来

很多朋友问我:“openEuler 搞数据库,是不是因为‘国产化替代’?”

我说:是,也不是。

是——咱确实不能核心数据掌握在别人系统上,毕竟数据安全比啥都重要;

不是——我们不只是为了换掉谁,而是为了做得比他更好、更贴地、更懂业务、更懂场景。

openEuler 不是做一个“兼容的 Linux 发行版”,它是想做一个全栈协同、生态打通、自主可控的数字基座

而数据库,是这个基座上最关键的那一层“信息核心”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