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机器”到“写策略”——云原生架构把运维逼成了架构师
从“守机器”到“写策略”——云原生架构把运维逼成了架构师
前几年我在某家互联网公司做传统运维,日常工作就是“看监控、改配置、重启服务、定时备份”。领导找我谈绩效时还说:“你这工作太稳定了,没啥大波动”。我当时心想:稳定不好吗?出故障才有“波动”,你确定你要我“波动”?
结果,没过两年,云原生来了。
从“托管物理机”到“容器编排”,从“Shell 脚本”到“声明式 YAML”,从“守台机器”到“设计服务网格”……我才明白,传统运维早晚得转型,不是岗位没了,而是角色变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云原生架构对传统运维到底改了啥?又该怎么接住这波变化?
一、传统运维:人盯机器,靠经验吃饭
说白了,传统运维做的事情无非三件:
- 配机器:申请服务器、装系统、改防火墙、调内核参数;
- 配服务:Nginx、Tomcat、Redis、MySQL,一个个装;
- 配监控:Zabbix 加个 agent,自己写个报警脚本。
这些活,听着简单,其实门槛也不低,得熟 Linux 命令,得懂网段子网,得了解服务之间的依赖。出了事,第一时间得 SSH 上去看 top
、netstat
、df -h
、tail -f
……你是整个公司的“救火队员”。
可问题是,这套方式靠人强记、靠人盯着,效率很低。哪怕你写了点自动化脚本,部署速度也还是看人手快不快。
二、云原生来了:配机器这活儿直接被“声明”了
所谓“云原生”,简单说就是“你不用管服务器了,只需要关心你的服务”。
在 Kubernetes 里,部署一个服务长这样: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my-nginx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25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是的,这一整坨 YAML 文件就干了你传统运维几小时的活儿:分配机器 → 安装 Nginx → 配端口 → 启 3 个副本 → 负载均衡。
而你只需要 kubectl apply -f xxx.yaml
,就全自动搞定。
云原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基础设施从“命令驱动”变成了“声明式配置”驱动,而这些配置,很多传统运维刚开始是真的看不懂。
三、云原生打破了运维的“边界”
以前我们说运维要懂网络、懂系统就行,但现在不够了——
- 你要会写 Helm Chart,不然服务部署不了;
- 你要会调容器参数,不然 CPU 限制不生效;
- 你还得懂 CI/CD,不然发布流程接不上;
- 甚至要了解 Prometheus 的查询语言,不然报警都看不懂。
云原生把运维从“管机器的人”逼成了“跨 DevOps 的平台工程师”。
举个实际例子:以前你手动部署 Redis,最多就是 yum install redis && systemctl start redis
,现在你得写一个 Helm chart + ConfigMap + PVC + readinessProbe,还要考虑节点亲和性、资源限制、水平扩展。
是不是有点离谱?但这就是现在云原生环境下的“现代运维”,甚至连“运维”这个词都在悄悄被“平台工程”、“SRE”取代。
四、传统运维最容易翻的三种“云原生大坑”
- 不适应声明式配置
看不惯 YAML,也不理解为什么删个容器服务要“apply -f 一个空副本的 yaml”,不是docker rm
就完事了吗?
- 不习惯观测方式
Prometheus、Grafana、AlertManager,这些全是代码层面“拉”指标,而不是传统 agent “推”指标。你得自己配置 PromQL,不能再靠“看图猜问题”。
- 忽视 CI/CD 集成
云原生架构默认你用 GitOps、用 ArgoCD 或 Flux 做持续部署。你要是还在手动发包重启服务,那你已经“掉队”了。
五、转型建议:从“写命令”转向“写策略”
别再问“云原生是不是在裁传统运维”,你该问的是:
我是不是还在靠体力劳动,而不是平台思维?
运维角色正在发生三种转变:
- 从 运维工程师 → 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 从 命令控制者 → 策略制定者;
- 从 系统管理员 → 平台能力建设者。
你该开始琢磨这些问题了:
- 如何抽象出一套公共 Helm 模板,供全组复用?
- 如何用 GitOps 做配置托管、回滚、版本控制?
- 如何统一服务的 SLA、监控报警、Auto Healing?
六、最后的唠叨:别做“云原生时代的体力活”
如果你还在纠结“是不是应该学 Kubernetes”,我告诉你:晚学不如早学,学会不如先用。
别把自己禁锢在“我只是搞系统的”、“我不写代码”,因为现在的运维,不懂 YAML、不熟 CI/CD、不掌握 PromQL 的人,真的寸步难行。
最后送你一句我一直挂嘴边的话:
“系统稳定不是靠人盯,是靠系统自愈。”
而云原生,正是那个能让你从“盯着系统”走向“构建系统”的转折点。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