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咖说丨如何构建IT产品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于时习知公众号
今年的高考已经顺利结束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考入理想的大学固然是人生的龙门一跃,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只有具备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人生才能自主、自由、精彩。人生如此,那在数字化、数智化、AI智能丰盈的数字时代,如何构建IT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一、什么是产品竞争力?
什么是产品竞争力,弄清楚“what”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先看看Deepseek给出的产品竞争力的定义。
Deepseek:产品在特定市场环境中,相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满足目标用户需求,从而持续获得用户选择、实现商业目标(如盈利、增长、市场份额) 的能力。
从上面Deepseek对产品竞争力的定义来看,有个典型特征是“相较于竞争对手”,也就是说,竞争力是“相对的”,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的能力。用大白话来说:竞争力就是领先同行能更好满足用户,为企业实现商业目标的能力。知道了竞争力的定义,那如何识别出产品竞争力呢?主要从以下三点逐步找出产品的竞争力。
1 首先需要理解IT产品是什么?
个人对其的定义是:IT产品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承载的一组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大白话来说就是一组业务能力的数字化承载,是用数字化技术将业务组织处理业务本身的能力做了数字化沉淀。
很多同学喜欢将IT产品说成“工具”,我并不认同这个称呼。没有状态业务流程、逻辑规则、管理思想的软件,可以勉强称之为工具,但是企业内部沉淀了业务流程、管理思想、知识积累的IT产品,并不能称其为“工具”。工具没有灵魂,而IT产品是装载了业务管理精华的智能体。
2 其次需要弄明白IT产品的作用是什么?
知道了IT产品的本质是一组业务能力,那业务能力是用来干什么的呢?IT产品作为业务能力的承载,作用当然是用来解决业务问题,理解这点非常关键。为什么说理解了IT产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呢?因为这个答案同样是“产品为什么要存在?”这一灵魂拷问的答案。我们很多时候太忙于“低头干活”,而忽略了思考“为什么干”。哲学家有一组对人生的灵魂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IT产品同样如此,你的产品为什么要存在,为什么每年要花费这么多钱,你能为业务部门带来什么价值?产品的灵魂致命三问,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
3 再次需要识别出解决最重要问题的能力是哪些?
知道了IT产品是业务能力的承载,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那哪些业务问题是关键问题就非常重要了。关键的重要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锁定IT产品对应的业务领域,聚焦领域关键的业务问题的解决,这些搞明白了,也就具备了识别IT产品竞争力的基础,这些是构建产品竞争力的输入。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产品竞争力,以及IT产品竞争力从哪里来,接下来我们再思考下为什么要构建产品竞争力。
二、为什么要构建产品竞争力?
在 IT 行业,“构建竞争力” 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竞争力缺位的产品,如同暴露在真空环境中的生物,会迅速因 “市场压强差” 而崩塌。尤其在 2025 年 AI、量子计算、元宇宙加速渗透的背景下,技术变革速度已超越人类认知迭代,唯有以竞争力为锚,才能抢得生存的空间。
激烈的市场如此,在企业内部的IT产品也一样。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卷而卷,我们要聚焦产品的本质,向内求,持续提升自身产品能力;向外求,持续服务好业务创新创造更高价值。
为了产品的价值贡献,更是为了产品人的自身尊严。产品是产品人的招牌和门面,竞争力亦或我们经常所的“亮点”是产品人的尊严,是赢得尊重的资本,也是自己个人能力的具体呈现。产品人只有把自己负责的产品做出亮点,做出了高价值,从而支撑个人为组织带来价值。
当然,竞争力不是保持就好,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你即使想保持现有能力不落后,其实已经在逐步落后了,因为大家都在拼命的往前跑,你不动,就是落后。
三、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
搞清楚了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竞争力,接下来如何构建竞争力就是一件不难得事情了,因为到这里,剩下的就是“干”的事了。
第一、明确产品定位
不少产品做竞争力规划的时候,一开始就是洞察行业,看趋势,看同行等等,什么好就拿过来,以为这就是要构建的竞争力。其实,并不是这样。
一个产品的竞争力构建,首要任务是理清和明确这个产品的定位,也就是产品为什么要存在?它能为客户/用户带来哪些好处,客户/用户为什么要买单。只有搞清楚了这个,才具备启动竞争力构建的前提。如何理清和明确产品的定位,这个在第一部分已经从业务到产品大致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理清所需关键能力
理清了产品的定位,知道产品为了解决业务的问题而存在,再围绕产品要解决的问题,理清产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哪些关键能力,就不难了吧。这个就如同医生看病,搞清楚了病根,治疗方案就不难了。基于产品定位,要解决的领域问题,规划和梳理出产品需要哪些关键能力,这些产品关键能力是竞争力识别的核心输入。
第三、基于诉求识别竞争力
产品的关键能力清单已经识别出来了,这些产品能力,都用于解决什么业务问题?哪些能力是为了解决业务最重大的问题,解决业务未来战略发展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短期价值、长期价值。理清楚了哪些能力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的价值贡献来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为竞争力的备选。到这里,我们基本知道了产品竞争力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了。找到了产品的竞争力清单,接下来就看如何构建竞争力了。
第四、基于IT架构构建竞争力
找到了可以作为产品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清单,那如何把这些关键能力打造成产品的竞争力呢?其核心抓手就是IT架构,或者说是应用架构。当然,做好应用架构需要理解好企业战略、企业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它们是应用架构的前端和输入,还需要了解技术架构、软件工程,它们是应用架构的支撑和后端。基于应用架构治理,把产品切割成合适维度的模块,能力封装、接口调用。让各个模块能“分而治之,各司其职”,各自聚焦自身的定位,处理好自己的事,聚焦自己的本质任务做到最优,就是创造竞争力。众多的亮点和竞争力,汇聚到一起,共同支撑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和璀璨星河。
第五、基于愿景目标引导竞争力规划
产品愿景犹如灯塔一样,牵引着产品发展,为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梳理目标,让团队具备目标感和方向感。基于前四步基本完成了基于产品定位、定义和中短期规划的竞争力识别与构建,此时不是胜利,只是胜利的开端,我们需要乘胜追击,更进一步。结合业务战略规划,结合洞察“五看”方法,设计出产品长期的愿景目标,用愿景目标牵引竞争力的长期规划。只有梳理正确、合适的愿景,目标清晰明确,才能激发产品团队各个角色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力释放才华,为完成目标想尽各种“办法”。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其实只有目标清晰明确了,现状摸清了,目标—现状=问题或困难。如果只剩下困难,那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太难了,想“招儿”就好了,解决就是了。
第六、基于产品发展路标持续构建竞争力
好高骛远是不行的,只制定愿景目标,不拆解到发展路标,那就等于幻想、瞎想,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而且容易被远大正确的目标吓抖了腿。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也好办,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就像爬楼梯,一下子蹦跶到六楼是困难的,但我们一层一层的爬,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走上去,并不困难。我们把未来的愿景目标,拆解到每个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以及周任务,就达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境界了,最后一件件小事美妙地完成了,组合起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总而言之,基于以上“六步法”,基本是可以完成现有产品的竞争力识别、构建和持续夯实了。竞争力并不新鲜,我们也不用太聚焦到哪些高新亮眼和新技术上,核心还是回归产品本身,你的产品核心能为客户、用户解决什么大的问题,带来什么大的价值,只要想清楚了这个,剩下的就是看如何借助业务创新、技术引入、方式优化等等,来实现这个问题的更快、更好、更优的解决就是了。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