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仓不治,数据乱飞——聊聊数据治理这点事儿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07/09 10:32:42 2025/07/09
【摘要】 数仓不治,数据乱飞——聊聊数据治理这点事儿

数仓不治,数据乱飞——聊聊数据治理这点事儿

今天咱们不聊AI,不聊大模型,聊点“根上”的东西:数据治理
很多人一听到“治理”俩字,就觉得这玩意八成是“架构师”才操心的事,离自己老远。真不是。
不夸张地说,在大数据体系里,数据治理做不好,一切等于白搭。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慢慢聊。


🧱 一、没有治理,数据就是“烂摊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 写个 SQL,一查 user_id 字段,结果发现10个表里定义都不一样……
  • 业务口径天天变,昨天的“注册用户数”跟今天的不一样,PM还找你对账;
  • 数仓上线半年后,字段一堆没人维护,谁敢删?删了怕出事故。

这都不是个例,是**“数据洪水”+“治理缺失”**的必然结果。

就像一个城市没规划,房子乱建,马路交错,地下管道交叉污染——没人愿意住


🔍 二、数据治理是什么?不是拍脑袋写规范!

很多公司把“数据治理”搞成写文档、定规则,甚至成立个“治理委员会”,然后年会上贴个KPI说“已建立治理体系”。

我一听就头皮发麻。治理不是表面功夫,而是一套贯穿采集、加工、存储、分析、使用全过程的体系工程,简单分几个层级来看:

🧩 1. 数据标准化

别再让“手机号”在A表是 phone_number,B表是 mobile,C表是 user_tel 了!

你可以用元数据平台 + 数据血缘 +字段标准字典 来约束开发。

-- 举个例子,设计标准字典表
CREATE TABLE data_dict (
    field_code STRING,
    field_name STRING,
    data_type STRING,
    description STRING,
    is_required BOOLEAN
);

-- 插入标准字段定义
INSERT INTO data_dict VALUES
('user_id', '用户唯一标识', 'BIGINT', '平台统一用户ID', true),
('phone_number', '手机号', 'STRING', '注册手机号', true);

🧩 2.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要有质量监控,比如:

  • 字段为空率
  • 字段取值范围异常
  • 数据量突增/突减预警

可以配合开源工具如 Great ExpectationsApache Griffin

# Great Expectations 示例:检查手机号不为空
from great_expectations.dataset import PandasDataset

df = PandasDataset(your_dataframe)
df.expect_column_values_to_not_be_null("phone_number")
df.expect_column_values_to_match_regex("phone_number", r"^1[3-9]\d{9}$")

🧩 3. 数据血缘追踪

当你查出一个指标不对时,你总得能知道它从哪来,怎么计算的。

比如数据血缘图可视化:

ods_user_register -> dwd_user_register -> dws_user_activity_day -> ads_user_dashboard

这就需要你把任务调度、字段变更都纳入“血缘系统”。


🧠 三、数据治理不是工具的堆砌,而是认知的升维

很多公司都在搞数据中台、数据资产地图、元数据平台,但真落地下来,一堆工具+没人用的页面+数据表一堆没人管

我认为,数据治理的“根”不在工具,而在文化

没有“以数为本”的文化,治理就是空中楼阁。

这就好比 DevOps,不是你建了 Jenkins + K8S 就等于“高效交付”了,真正的变化来自于:

  • 研发写代码就要考虑可测性;
  • 分析师提数就要思考字段定义是否统一;
  • 管理者制定指标时必须过“指标血统认证”。

🛠 四、数据治理的落地建议(经验之谈)

  1. 从业务指标出发治理,而不是从工具堆砌开始
    以“注册用户数”、“日活”、“GMV”为治理起点,聚焦关键价值指标。

  2. 把治理“嵌入”到开发流程中去
    比如通过代码扫描工具自动校验字段命名是否符合规范,Git CI 自动生成数据血缘图。

  3. 让数据治理“有人负责”
    数据 steward(数据责任人)机制要落实到每张表、每个指标,谁提的就谁维护。

  4. 治理本身也要可视化、可评估
    你可以用“数据标准覆盖率”、“字段血缘覆盖率”、“字段重复率”等量化指标评估治理效果。


✍ 最后我想说…

咱搞大数据的这行,说到底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让业务更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数据治理就像架桥修路,你看着枯燥无味,其实它是一切价值分析的基础设施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