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Red Hat的“平替”,openEuler靠的是社区的集体智慧!【华为根技术】

举报
Echo_Wish 发表于 2025/06/30 20:53:40 2025/06/30
【摘要】 不是Red Hat的“平替”,openEuler靠的是社区的集体智慧!

不是Red Hat的“平替”,openEuler靠的是社区的集体智慧!

之前有人问我:“openEuler 是不是就是个国产版的 CentOS?能用但没灵魂?”

我当时笑了:兄弟,你是没进社区看看,现在 openEuler 那是社区燃、生态卷、厂商齐、技术深,根本不是‘Red Hat平替’,而是‘国产新旗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openEuler 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构建起属于它自己的生态系统的?这个背后,社区的力量到底有多猛?


一、openEuler是个啥?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先来科普一嘴:openEuler 是由华为发起的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主打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原生等场景,目前已经发展成“全场景融合操作系统”。

一句话总结它的目标:

让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地跑在你身边的每一台设备上。

但更重要的是,它从一开始就不是“闭门造车”。它是靠着社区驱动 + 多厂商协作 + 全栈开源起来的。

别看它是华为牵头的,实际上整个生态是“去中心化”的:

  • 基础架构:统信、麒麟、普华等都参与了开发;
  • 软件厂商:腾讯云、浪潮、飞腾、九州、曙光等提供兼容支持;
  • 开源爱好者:各地开源社群的开发者每天都在提PR、搞Repo。

你可以理解为:openEuler 不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它是一群“相信自主操作系统”的开发者的集合体。


二、社区到底有多活跃?看几个真事你就明白了

我刚入坑的时候,还以为 openEuler 社区像很多“国产项目”一样:公告热闹、代码冷清。

结果真去看它 Gitee 仓库 才知道:这是真有人在认真干活的地方

🔍 举几个具体例子:

  • 社区 SIG(专项工作组)高效协作:
    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内核(kernel)、云原生(cloudnative)、安全(security)、AI/ML 等,每周都有会议纪要,文档开源。

  • openEuler Summit & Meetup 跨城市举行:
    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到处都能看到 openEuler 社区线下交流,开发者不是“散兵”,是“有组织的部队”。

  • 新手友好、流程清晰:
    官方提供了完整的贡献指南,不懂代码的也能参与测试、翻译、社区运营。哪怕是新人,也能轻松“入坑”。

👇 贡献者等级体系:

Newcomer → Contributor → Committer → Maintainer

这套机制,不光让社区“活”,还让很多开发者从社区中获得了职业成长,这是真正有“正向循环”的生态。


三、openEuler生态到底覆盖了什么?

一个操作系统想长久活下去,靠的不是营销,而是“有人用,有人维护,有人共建”。

openEuler 的生态现在可以说是“地上跑的、云里飞的、边缘上的”都能用它。

✅ 核心生态场景包括:

  • 服务器操作系统(CentOS 接班人)
  • 云原生场景:K8s + docker + OpenStack 全兼容
  • 边缘计算:IoT、智能制造设备上的轻量部署
  • AI场景:openEuler AI SIG + MindSpore 适配
  • 数据库生态:openGauss、PostgreSQL 全适配

你甚至可以在华为云的某些ECS实例中选择openEuler镜像,即开即用。

我身边有朋友用 openEuler 部署了完整的企业网站平台,后台数据库跑的是 openGauss,全链路国产化,维护方便,性能稳定。


四、上代码:如何用 openEuler 快速部署一个容器环境?

说了这么多,咱来点干货。

假设你有一台装了 openEuler 的云服务器,现在想快速跑一个 Nginx 容器环境怎么搞?

很简单,openEuler 的 yum 仓库里默认就支持 docker:

# 安装docker
sudo dnf install -y docker

# 启动并配置自启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拉取nginx并运行
docker run -d -p 80:80 nginx

# 验证服务
curl http://localhost

是不是非常丝滑?更重要的是,这一套用在鲲鹏、海光、飞腾等国产CPU上也一样稳,这就是 openEuler 在生态上的最大优势:统一接口,广泛兼容


五、说点人话:为啥我愿意为openEuler“站台”?

说句实话,国产操作系统过去的很多尝试,都或多或少让人有些“半成品”的印象:用是能用,但没那么香。

但 openEuler 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靠谱”

它真的不是为了做操作系统而做,而是在做一个真正为开发者、为企业、为未来场景着想的平台。

比如我在参与社区“云原生SIG”时,就能切实感受到:

  • 组内沟通高效,每周例会准时;
  • PR 有人review,不会“沉底”;
  • 大家讨论问题不是PUA新手,而是认真教学。

这让我相信:openEuler 并不是短期项目,而是有可能成为国内开源工业底座的长期演进路径。


六、写在最后:未来的 openEuler,需要你我他

我们总说“国产操作系统要自主可控”,但这句话落到实处,不是一个大厂、一个团队能搞定的。

openEuler 的崛起,其实正说明一个事实:

当足够多的普通开发者参与进来,一颗真正的“生态种子”才能发芽。

你不用是操作系统专家,也不一定要写 C 内核补丁,只要你愿意提建议、跑跑测试、写写教程、甚至做一次翻译,你就已经在参与这场改变。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