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执行计划中,访问索引的不同方式的区别

举报
福州司马懿 发表于 2025/05/21 11:23:05 2025/05/21
【摘要】 在Oracle执行计划中,访问索引(TABLE ACCESS BY INDEX SCAN)的方式有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以下是对这些索引访问方式的详细解释,以及按速度快慢整理的表格,同时说明在大数据查询时哪些需要进行优化。 一、索引访问方式解释索引唯一扫描(INDEX UNIQUE SCAN)解释:扫描唯一索引,返回与给定条件完全匹配的行。由于唯一索引的特性,每个键值...

在Oracle执行计划中,访问索引(TABLE ACCESS BY INDEX SCAN)的方式有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以下是对这些索引访问方式的详细解释,以及按速度快慢整理的表格,同时说明在大数据查询时哪些需要进行优化。

一、索引访问方式解释

  1. 索引唯一扫描(INDEX UNIQUE SCAN)

    • 解释:扫描唯一索引,返回与给定条件完全匹配的行。由于唯一索引的特性,每个键值只对应一行数据,因此通常只会返回一条记录。
    • 特点:速度快,因为只需要访问索引中的特定条目。
  2. 索引全扫描(INDEX FULL SCAN)

    • 解释:扫描整个索引,通常用于需要访问索引中所有条目的情况。这种方式会读取索引中的所有块,但不会访问表中的数据块(除非索引是聚簇索引或查询需要返回表中的所有列)。
    • 特点:速度较慢,因为需要访问索引中的所有条目。适用于索引覆盖查询(即查询所需的所有列都包含在索引中)或需要排序的查询。
  3. 索引范围扫描(INDEX RANGE SCAN)

    • 解释:扫描索引的一部分,返回满足特定条件的行范围。这通常用于非唯一索引或组合索引,其中查询条件可能匹配多行。
    • 特点:速度介于唯一扫描和全扫描之间,具体取决于匹配的行数。
  4. 索引快速全扫描(INDEX FAST FULL SCAN)

    • 解释:类似于索引全扫描,但使用多块读取(multi-block read)来提高效率。这种方式不保证返回行的顺序,因此适用于不需要排序的查询。
    • 特点:速度通常比索引全扫描快,因为它利用了多块读取的优势。
  5. 索引跳跃式扫描(INDEX SKIP SCAN)

    • 解释:当复合索引的前导列未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但后续列被使用时,Oracle可以使用索引跳跃式扫描。它通过“跳跃”过前导列来访问后续列的索引条目。
    • 特点:速度相对较慢,因为它需要额外的处理来定位索引条目。适用于特定场景下的复合索引查询。

二、按速度快慢整理的表格

索引访问方式 速度(相对快慢) 适用场景
索引唯一扫描(INDEX UNIQUE SCAN) 最快 查询条件精确匹配唯一索引列
索引快速全扫描(INDEX FAST FULL SCAN) 较快 查询不需要排序,且索引覆盖查询所需列
索引范围扫描(INDEX RANGE SCAN) 中等 查询条件匹配索引中的多行
索引全扫描(INDEX FULL SCAN) 较慢 查询需要访问索引中所有条目,或索引覆盖查询
索引跳跃式扫描(INDEX SKIP SCAN) 最慢 复合索引中前导列未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但后续列被使用

三、大数据查询时的优化建议

在大数据查询时,以下索引访问方式可能需要进行优化:

  1. 索引全扫描(INDEX FULL SCAN)

    • 优化方向:如果查询不需要访问表中的所有列,考虑使用索引覆盖查询来避免全扫描。或者,如果查询需要排序,考虑使用其他优化技术(如并行查询、分区表等)来提高性能。
  2. 索引范围扫描(INDEX RANGE SCAN)

    • 优化方向:确保查询条件尽可能精确,以减少匹配的行数。同时,考虑对索引进行优化,如添加或删除列以改善选择性。
  3. 索引跳跃式扫描(INDEX SKIP SCAN)

    • 优化方向:尽量避免使用索引跳跃式扫描,因为它通常比其他索引访问方式慢。如果可能,重新设计查询或索引以使用更高效的访问方式。
  4. 通用优化建议

    • 索引设计:确保索引设计合理,覆盖高频查询,并避免冗余索引。
    • 统计信息:定期收集和分析统计信息,以确保优化器能够生成最优的执行计划。
    • 并行查询:对于大数据查询,考虑使用并行查询来提高性能。
    • 分区表:如果表非常大,考虑使用分区表来减少查询需要扫描的数据量。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