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咖说丨人工智能正在让我们变笨吗?

举报
华为云PaaS服务小智 发表于 2025/03/21 14:21:35 2025/03/21
【摘要】 全文约1841字,阅读约需8分钟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 AI,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ChatGPT、DeepSeek、Gemini 和 Copilot 等工具承诺提高效率,比如帮助我们起草邮件、总结文档和生成内容等,让用户能够减少认知负担。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它正在让我们变“笨”。该研究基于对319 名知识工作者的调查,发现人...

全文约1841字,阅读约需8分钟


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 AI,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ChatGPTDeepSeekGemini Copilot 等工具承诺提高效率,比如帮助我们起草邮件、总结文档和生成内容等,让用户能够减少认知负担。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它正在让我们变

该研究基于对319 名知识工作者的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削弱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增加了人们对其输出的信任感。这种过度自信,加上减少的认知努力,可能导致我们过度依赖 AI降低独立思考和发现错误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我们可能正在用便利性换取人类推理能力。

PART 01 AI的悖论:效率提高,思考减少

乍一看,人工智能似乎是一个强大的助手。它可以消除重复性任务,加快工作流程,甚至在创造性工作中提供帮助。然而,人类认知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知识工作者不再主动解决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验证AI生成的结果,从思考者转变为审核者

这种转变看似无害,甚至有益。毕竟,AI 负责繁重的工作,而人类只需优化结果。然而,问题在于:如果用户认为 AI 生成的答案足够好,他们可能会跳过最具挑战性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这会削弱判断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并不是技术首次削弱人类能力。GPS 减少了我们的方向感,拼写检查器削弱了拼写能力,计算器减少了心算能力。然而,人工智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比以往任何技术都更强大、更普遍,几乎影响着我们执行的所有认知任务。

PART 02 自信陷阱:AI 让我们过度自信

研究的一个关键发现是:用户越信任 AI,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越弱。这尤其危险,因为 AI 并非完美——它可能幻觉式地编造事实,强化偏见,甚至生成误导性信息。然而,许多用户将 AI 生成的结果视为权威答案,而不加质疑。

个人自信如何影响 AI 的使用 

研究发现,那些对自身能力更自信的人,在使用 AI 时会投入更多的批判性思维;而那些更信任 AI 的人,则更少审查 AI 输出

例如:

 一名受访者使用AI 撰写绩效评估,但仔细检查 AI 生成的文本,以避免提交有误的信息。

 另一名受访者发现 AI 生成的邮件不符合他上司的文化期望,需要手动修改以避免不当表达。

 许多用户在使用 AI 之后仍依赖传统的搜索工具(如 WikipediaYouTube 来验证 AI 生成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 AI 赋能的意义。

这揭示了一个关键点:AI 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那些了解其局限性并保持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将 AI 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


PART 03 高风险问题:AI 依赖何时变得危险?

低风险任务(如检查语法)中依赖 AI 可能问题不大,但在高风险领域,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例如:

◆ 法律文件撰写 → AI 可能生成误导性的法律论点,误解判例法。

 医疗诊断 → 过度依赖 AI 可能导致误诊。

 金融决策 → AI 可能基于错误假设或过时数据提供建议。

研究发现,当任务的风险较高时,用户更可能进行批判性思考。然而,随着 AI 的进步,人们完全委托 AI 处理高风险任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如果专业人士开始在关键领域盲目信任 AI,会发生什么? 人类智能停滞甚至下降的风险将变得非常现实。

 

PART 04 如何在使用 AI 的同时保持思考能力?

如果 AI 无法被回避,我们该如何在使用 AI 时避免削弱自己的思考能力? 这里有几个策略

1. AI 当作聪明的实习生,而不是专家。
 AI 可以用于辅助创意生成、校对和总结,但不能取代独立思考。始终进行核实。

2.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使用 AI 生成的内容时,问自己:

  • 这个答案合理吗?
  • 它与其他来源的内容一致吗?
  • AI 可能有哪些隐含假设?

3.交叉验证信息。
 不要仅仅依赖 AI,需要结合传统文献、领域专家和独立研究进行验证。

4.提升自身的判断力。
 研究表明,那些对自身判断力更有信心的人,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强。增强自身分析能力,避免盲目依赖 AI

5. AI 作为增强工具,而不是自动化替代品。
 AI 应该用来扩展人类推理能力,而不是取而代之。目标是合作,而非完全依赖。

结论 AI 不会让你变笨,除非你允许它

人工智能本身不会让人变笨——但不加思考地依赖 AI 可能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 AI 我们是将其作为思考的补充,还是完全替代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随着 AI 继续进化,更多人会选择减少人工干预,将 AI 用于更复杂的任务。然而,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智慧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 AI 接管

AI 应该成为放大人类潜力的工具,而不是削弱人类能力的替代品。最终的选择权仍然在我们手中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