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AI绿色计算:降低人工智能硬件能耗的热点技术》

举报
程序员阿伟 发表于 2025/02/12 17:15:20 2025/02/12
【摘要】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硬件能耗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绿色计算,降低能耗成为关键课题。新型硬件架构如CRAM、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硬件,以及优化的低功耗芯片设计、3D集成技术和液冷散热技术等,正崭露头角。同时,硬件与软件协同优化,通过模型压缩、算法适配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能效。这些技术将推动AI向更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其硬件能耗问题愈发凸显。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人工智能的能源消耗可能大幅增长。因此,降低人工智能硬件能耗,实现绿色计算,已成为行业关键课题。以下是一些正在崭露头角的热点技术。
 
新型硬件架构与材料
 
- 计算随机存取内存(CRAM):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CRAM,能让数据完全在内存阵列内处理,无需离开计算机存储信息的网格,打破了传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计算与内存之间的壁垒,可将人工智能计算应用中的能耗至少降低1000倍。

- 自旋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利用电子的自旋而不是电荷来存储数据,相比传统的晶体管芯片,只需很少的能量就能实现相同的功能,速度更快,且能适应恶劣环境,为降低能耗提供了新的方向。

- 量子计算硬件:量子计算具有并行处理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虽然目前量子计算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未来有望为AI系统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硬件电路设计优化
 
- 低功耗芯片设计: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工艺,如更小的制程节点,可使芯片在相同性能下降低功耗。同时,优化芯片的电路结构,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技术,根据工作负载动态调整电压和频率,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 3D集成技术:通过将多个芯片层堆叠在一起,并使用垂直互连通道实现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可减少芯片面积,提高集成度,降低信号传输的能耗。
 
液冷散热技术
 
- 相变浸没液冷:曙光数创的相变浸没液冷系统,将服务器完全浸没在电子氟化液中,通过汽化潜热吸收并带走服务器内热量。这种技术能让芯片核心温度降低20°C-30°C,芯片性能约可提升10%-30%,还能更大化利用计算能力,节约能效超过30%。

- 直接液冷:直接将冷却液输送到发热部件,如CPU、GPU等,进行直接冷却,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能更有效地带走热量,提高散热效率,降低硬件因过热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和能耗增加。
 
硬件与软件协同优化
 
- 模型压缩与量化:数珩科技通过自研大模型,并结合模型压缩、剪枝和量化等技术,开发了更为高效的硬件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了AI应用的能耗。例如,剪枝技术可以去除神经网络中对结果影响较小的连接和参数,量化则是将高精度的数据类型转换为低精度的数据类型,在不影响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计算量和存储需求。

- 算法适配硬件:根据硬件的特点和性能,优化人工智能算法,使其能更好地在硬件上运行。例如,针对特定的硬件架构,设计专门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能耗。
 
降低人工智能硬件能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硬件架构、电路设计、散热技术以及软件算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相信随着这些热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将朝着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