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k8s) 架构详解
【摘要】 Kubernetes (k8s) 架构详解 介绍Kubernetes(简称 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它最初由Google设计,并在2014年贡献给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 应用使用场景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松散耦合的小服务。DevOps 环境:实现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
Kubernetes (k8s) 架构详解
介绍
Kubernetes(简称 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它最初由Google设计,并在2014年贡献给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
应用使用场景
- 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松散耦合的小服务。
- DevOps 环境:实现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
- 弹性伸缩:根据负载动态调整资源。
- 多云策略:在不同的云提供商之间迁移工作负载。
原理解释
Kubernetes通过主节点 (Master Node) 和工作节点 (Worker Node) 来管理集群:
-
主节点组件:
API Server
:集群的前端。etcd
:存储所有集群数据的键值数据库。Controller Manager
:负责控制循环。Scheduler
:负责调度容器到工作节点。
-
工作节点组件:
kubelet
:确保容器运行正常。kube-proxy
:网络代理,维护网络规则。- 容器运行时(如Docker)。
算法原理流程图
+-----------+
| User |
+-----------+
|
v
+-----------+ +---------+
| API Server|<--->| etcd |
+-----------+ +---------+
| ^
v |
+----------------------+
| Controller Manager |
+----------------------+
|
v
+-----------+
| Scheduler |
+-----------+
|
v
+-----------------------+
| Nodes |
| +-------+ +-------+ |
| | kubelet| | kubelet| |
| +-------+ +-------+ |
+-----------------------+
算法原理解释
- 用户发出请求:通过
kubectl
或其他客户端与API Server
进行通信。 - 状态存储:
API Server
接受请求并将数据存储到etcd
。 - 调度决策:
Scheduler
根据资源要求、约束和策略选择最优节点。 - 执行控制循环:
Controller Manager
确保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一致。 - 节点操作:
kubelet
监控容器状态并向API Server报告。
实际详细应用
代码示例实现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Nginx部署:
deployment.yaml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4.2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测试代码
使用kubectl
测试应用部署:
# Apply the deployment
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yaml
# Verify the deployment
kubectl get deployments
kubectl get pods -l app=nginx
部署场景
- 本地测试环境:使用 Minikube 或 Kind 创建一个本地 k8s 集群。
- 云环境:如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 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EKS),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
材料链接
总结
Kubernetes 是一个强大的容器编排工具,为开发人员和运维团队提供了自动化管理容器化应用的能力。它帮助企业实现敏捷开发、自动化部署和高可用性。
未来展望
随着 Serverless 和边缘计算的发展,Kubernetes 可能会扩展以更好地支持这些新兴技术。同时,社区也在努力解决其复杂性以降低学习曲线,使更多组织能够从中受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