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Python中的聚类算法:层次聚类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层次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能够以层次结构的方式将数据集中的样本点划分为不同的簇。层次聚类的一个优势是它不需要事先指定簇的数量,而是根据数据的特性自动形成簇的层次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层次聚类算法的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编程实践。
什么是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是一种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聚类方法,它通过逐步合并或分割样本点来形成一个簇的层次结构。在层次聚类中,每个样本点最初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簇,然后通过计算样本点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来逐步合并或分割簇,直到达到停止条件。
层次聚类的原理
层次聚类算法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
初始化:首先,将每个样本点视为一个单独的簇。
-
计算相似度:计算每对样本点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常用的相似度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
合并或分割簇:根据相似度或距离,选择合适的合并或分割策略,将相似度最大或距离最小的一对簇合并或分割。
-
更新相似度矩阵:根据合并或分割的结果,更新相似度矩阵。
-
重复迭代:重复步骤 2 至步骤 4,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
得到簇的层次结构:最终得到一个簇的层次结构,其中每个样本点都被分配到一个簇中。
Python 中的层次聚类实现
下面我们使用 Python 中的 scikit-learn 库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层次聚类模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 生成随机数据集
X, _ = make_blobs(n_samples=300, centers=4, cluster_std=0.60, random_state=0)
# 构建层次聚类模型
agg_clustering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4)
# 拟合数据
agg_clustering.fit(X)
# 获取每个样本的标签
labels = agg_clustering.labels_
# 绘制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viridis')
plt.sho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 scikit-learn 的 make_blobs 函数生成了一个随机的二维数据集。然后,我们构建了一个层次聚类模型,并拟合了数据集。最后,我们使用散点图将数据集的样本点按照所属的簇进行了可视化。
总结
层次聚类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聚类算法,能够以层次结构的方式将数据集中的样本点划分为不同的簇。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已经了解了层次聚类算法的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编程实践。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层次聚类算法。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