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经理角度看待职业规划建议
【摘要】 从产品经理角度看待职业规划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比较有想法的,00后也已经开始为以后作打算,规划起了职业方向的事情来了。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
其实说起职业规划,我也不是专业的咨询师、也算不上是一名成功的职场人士,所以按道理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但自己也曾经有前辈引过路,既然现在有年轻人问到,就把自身的一点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1. 先说说能力方面,我认为不管什么行业、什么职位,有几样基础的能力都是必备的:
逻辑思维。
理解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
人人都应该有却很多人没有的能力!
这里说的逻辑思维,指的是最起码的将思维内容有序地组织在一起的能力。逻辑思维差的人往往最先表现在口头表达上,就是通常说的“连话都说不清”,然后就是做事,一天到晚都很忙,但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理解能力
这样的人也出乎意料的多,连别人在表达什么都搞不懂:听不懂别人说什么、看不懂别人写什么,然后自然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口头表达能力
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我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能力放在第三位是因为这个能力是需要前两个能力作为支撑的。逻辑思维差必然口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理解能力差也无法顺利完成沟通。这个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口头传递着我们的思想跟意愿: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语言沟通等等。嘴巴是长在身上的,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了思想输出的第一工具。
文字表达能力
同样的,文字表达也是传递我们思想跟意愿的重要途径:微信、邮件、文档等等,都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场景。口头表达能力强不代表文字表达能力也强,因为书面语跟口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试想一下一封正式邮件中出现一堆网络俚语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以上提到的几种能力,都可以通过听、读、说、写来提高。多听听新闻联播、大型体育活动解说等正式的官方节目;多读读名著、报纸等大众认可的严谨的文章;多跟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强的人说话,模仿别人的表达方式;多写文档、邮件、文章,在日常的微信聊天等场景中逐步完善用词等。
2. 然后是工作上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自己的可替代性。
所在岗位的市场需求。
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
可累积性。
自己的可替代性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老板花5000块就能找到人替代你,凭什么要给你6000块钱的工资?所以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本身的工作技术含量就不高,那就需要从其他方面提升,如:获取客户的认可等。
所在岗位的市场需求
如果翻遍了各大招聘网站都找不出几个你现在所在的岗位的招聘信息,除非是高精尖领域及特定领域,或者是本身待遇就很高了,要不然还是趁早转岗位吧,免得以后的路越走越窄。
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
除非你所在的岗位在其他行业也通用(事实上很少有这样的岗位),要不然进了夕阳行业就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想想那个高速路收费员,很可能就是你以后的写照。
可累积性
可累积性可能很少人会提到,但其实很好理解:医生、律师、财务、销售等都是可累积性很高的职业。从事的时间越长、经验积累越多,带来的回报会在很大区间范围内越高。如果你工作不管干多久都不会对回报有帮助,或者累积十几年跟累积几个月没多大区别的话,还是谨慎考虑吧。
结束语:
职业规划这个概念有点大,方向也很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一个过程,中间也会因为你遇到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作出调整,会有主动的跟被动的。所以也要思考一个问题:有哪些能力可以让我应对更多的风险?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作者其他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