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营安全,打造智慧燃气可视化平台

举报
国荣科技智慧城市 发表于 2022/11/10 12:01:56 2022/11/10
【摘要】 天然气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能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但燃气安全问题不可小觑。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披露,2020年全国共发生燃气事故668起。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燃气事故241起。此前发生的的湖北十堰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再次向社会敲响安全警钟。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迅速召开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充分运用好...

天然气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能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但燃气安全问题不可小觑。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披露,2020年全国共发生燃气事故668起。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燃气事故241起。

此前发生的的湖北十堰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再次向社会敲响安全警钟。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迅速召开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充分运用好先进监测设备和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及时发现风险、管控风险、化解风险。推动建立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加快化工园区、储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由此可见,加快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依托的智慧城市下的智慧燃气刻不容缓。

燃气安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在“煤改气”等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天然气需求不断提升,燃气用户数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体量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燃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导致无可挽回的生产及财产损失。据估算,10升装家用液化气罐爆炸,相当于145公斤TNT炸药的威力,几乎可以炸毁一栋两层楼房。

之所以发生燃气安全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但无外乎归因于主观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检查、监督不到位。对于湖北十堰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湖北省成立的调查组调查结果显示,发生事故的十堰市燃气公司,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未严格执行燃气管道巡线检查制度。

而客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燃气管网管理的需要,留下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燃气管网日益庞杂,场站、管线众多,但燃气监控系统的建设还不完善。虽然城市燃气行业部署了一些信息系统,但普遍存在信息孤岛、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难、缺乏实时数据分析、现场应急管理弱等难题。

也正因为燃气行业存在这些弊端,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要求运用好先进监测设备和现代化科技手段。这也使得智慧燃气建设迎来新机遇,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十年,燃气行业围绕智能本质安全建设和燃气管网智能化改造,预计投入将超过1500亿元。

AI+AR+BI赋能智慧燃气建设

智慧燃气建设的核心在于燃气管网,以数字孪生的AR三维技术为基础,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进行整合,对地下管线进行精确监测,实现可视化管网监测、泄漏预警、智能巡检、应急管理决策等。

综合态势监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管道燃气门站、场站、调压站、阀门井、第三方施工现场、加气站等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测,支持集成视频监控、设备运行监测以及传感器实时上传的监测数据,辅助管理者直观掌握燃气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地下管网综合监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燃气管网的位置、分布进行可视化监测,支持集成地下管网前端感知系统,对燃气管网及地下相邻空间燃气浓度等信息进行监测,通过实时采集网、站、户流量和压力数据,实时感知流量突变、压力突变等管网异常并及时主动发出告警通知。

智能燃气巡线管理:基于燃气管线空间位置分布制定巡线任务,通过人员实时位置数据与巡线任务的匹配计算实现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估,优化巡线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应急指挥调度:支持集成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应用系统或功能接口,可实现一键直呼、协同调度多方资源,实时应急队伍、车辆、物资、设备等应急保障资源的部署情况,为突发情况下指挥人员进行大规模应急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