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cpu补充作业

举报
肥学 发表于 2022/03/26 00:05:56 2022/03/26
【摘要】 肥学有话说 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我相信点进来的同学多半都是考研或者找工作面试的同学。机组在考研或者面试中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小伙伴们要认真学习呀无论是考研还是面试我都祝你们成功。肥学为了帮助大家我也是...

肥学有话说

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我相信点进来的同学多半都是考研或者找工作面试的同学。机组在考研或者面试中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小伙伴们要认真学习呀无论是考研还是面试我都祝你们成功。肥学为了帮助大家我也是特意准备了基础知识四件套包括今天的机组计网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大家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另外呢我个人很建议大家去找我私聊,因为很多知识是这里分享不完的我们可以慢慢交流。好了我们开始学习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单选题)CPU中的译码器主要用于______。
A. 地址译码
B.
指令译码

C.
数据译码

D.
选择多路数据至ALU

我的答案: B正确答案: B
12.52. (单选题)CPU中的通用寄存器______。
A. 只能存放数据,不能存放地址
B.A相反
C. 既可以存放数据,又可以存放地址
D. 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还可以代替指令寄存器
我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12.53. (单选题)某计算机的指令流水线由四个功能段组成,指令流经各功能段的时间(忽略各功能段之间的缓存时间)分别是 90ns、80ns、70ns 和 60ns,则该计算机的 CPU 时钟周期至少是:
A. 90ns
B. 80ns
C. 70ns
D. 60ns
我的答案: A正确答案: A
12.54. (单选题)某CPU主频为1.03GHz,采用4级指令流水线,每个流水段的执行需要1个时钟周期,假设CPU执行了100条指令,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水线阻塞,此时流水线的吞吐率(每秒执行完毕的指令数)为:
A. 0.25×109 条令/B. 0.97×109 条指令/C. 1.0×109  条指令/D. 1.03×109 条指令/秒
我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12.55. (单选题)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机器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指令,各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A. 5
B. 6
C. 8
D. 9
我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12.56. (单选题)采用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A. 减低Cache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的命中率
C. 减低CPU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
我的答案: D正确答案: D
12.57. (单选题)在CPU的寄存器中,(    )对用户是透明的。
A. 程序计数器
B. 状态寄存器
C. 指令寄存器
D. 通用寄存器
我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12.58. (单选题)在单总线的CPU中(    )。
A. ALU的两个输入端及输出端都可与总线直接相连
B. ALU的两个输入端可与总线直接相连,但其输出端需通过暂存器与总线相连
C. ALU的一个输入端可与总线直接相连,其输出端也可与总线直接相连
D. ALU中能有一个输入端可与总线直接相连,另一输入端需通过暂存器与总线相连
我的答案: D正确答案: 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肥学最后说

想要详解的可以到下面资料里面加我,我们一起探讨。兄弟们大街上的美女看一百遍不一定是你的。这里的知识看一百遍可能就是你的。看完之后在下面留一句,一起肥学好吗?来鼓励自己。更多例题知识请看:专栏(点击进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注我,基础知识四大项等你来探索。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肥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jiahuiandxuehui/article/details/12187399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