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专业学习金字塔
【摘要】
其实不分专业,学习金字塔如下:
我任课班级都会讲,有时候会强调多次,但是效果很差很惨。
(保持率时间1-2周左右,存在学科差异性)。
在博客再解释一下,只要是个人学习30%效率就是极限;看到讨论是50%,只要是讨论肯定不是一个人,团队学习效率都在50%及以上的。
理论和实践课,我和多位朋友在不同类别高校交流发现,名校学生更注重团...
其实不分专业,学习金字塔如下:
我任课班级都会讲,有时候会强调多次,但是效果很差很惨。
- (保持率时间1-2周左右,存在学科差异性)。
- 在博客再解释一下,只要是个人学习30%效率就是极限;
- 看到讨论是50%,只要是讨论肯定不是一个人,团队学习效率都在50%及以上的。
理论和实践课,我和多位朋友在不同类别高校交流发现,名校学生更注重团队协作,比如某某校友会,的确有影响力。我所工作学校的校友会,据毕业生反馈和没有一样,就是个形式。
例如,我所在学校学生,实验分组,一人干活,多人划水,夸张一点就是多人划水,等着抄袭。
- 组长不会分工,不懂协调,一人扛累到不行
- 组员麻木不仁,事不关己,玩手机不亦乐乎
所有科目学习效率之低令人触目惊心,简而言之,就是除了个别学生,大部分毕业时候都基本啥也不会啊。
大学四年就这么蹉跎过去了,十分让人惋惜,无比痛心。
这里做个假设吧: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3门课程支撑,一个独立自学的学生,在30%效率完成每一个课。
个人独立成功完成项目的概率(不严谨,仅供参考)大概为:0.3^3=0.027≈3%
当然学习效率低,必然导致不论是考试还是掌握某项技能都事倍功半,长期以往还会影响自信心,产生各类负面情绪,若是走不出来,一生困顿,往往做很多事都浅尝则止,甚至是半途而废。
其实,哪里有那么“卷”啊,不过是大部分人都迷失了,被忽悠到一条赛道上菜鸡互啄罢了。
文章来源: zhangrelay.blog.csdn.net,作者:zhangrela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zhangrelay.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2442995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