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怎么学习压缩感知?

举报
李锐博恩 发表于 2021/07/15 09:06:05 2021/07/15
【摘要】 压缩感知介绍: 压缩感知(CompressiveSensing,CS),有时也叫成Compressive Sampling。相对于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或两倍以上(这就要求信号是带限信号,通常在采样前使用低通滤波器使信号带限),压缩感知则利用数据的冗余特性,只采集少量的样本还原原始数据。 因为自然界的数据都存在局部低维结构、周期性、对称...

压缩感知介绍:

压缩感知(CompressiveSensingCS),有时也叫成Compressive Sampling。相对于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或两倍以上(这就要求信号是带限信号,通常在采样前使用低通滤波器使信号带限),压缩感知则利用数据的冗余特性,只采集少量的样本还原原始数据。

因为自然界的数据都存在局部低维结构、周期性、对称性等,因此,传统的固定采样率的采样方法必然存在信息冗余。由于信息冗余的存在,我们就知道有数据压缩那么一门学科。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把冗余的数据也采进来,再进行压缩呢,能不能不把冗余的数据采集进来?

压缩感知的思路就是:在采集的过程中就对数据进行了压缩,而且这种压缩能保证不失真(低失真)的恢复原始数据,这与传统的先2倍频率采集信号存储再压缩的方式不同,可以降低采集信号的存储空间和计算量。

参考原文

信号的稀疏表示:

使用压缩感知理论首先要求信号能表示为稀疏信号,如x=[1 0 0 0 1 0],其中只有21,可认为是稀疏的。

我们将信号通过一个矩阵映射到稀疏空间,

设信号xN维,即 

,则 NxN维稀疏表达矩阵,s即是将x进行稀疏表示后的Nx1维向量,其中大部分元素值为0。稀疏表示的原理就是通过线性空间映射,将信号在稀疏空间进行表示。

感知测量

压缩感知的目的是在采集信号时就对数据进行压缩,大牛们的思路集中到了数据采集上——既然要压缩,还不如就从大量的传感器中只使用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传感器,采集少量的冗余度低的数据。这就是感知测量的通俗的说法,用表达式表示

其中的x就是稀疏表示中的信号, 为MxN维的感知矩阵(M表示测量信号的维度),y则表示M(M远小于N才有意义)个传感器的直接测量,因此维度为Mx1。

将稀疏表示过程和感知测量过程综合起来:


数学描述:

对于压缩感知模型,其中每个量的维度一定要了解(通过维度的变化来理解压缩感知很有效):


从感知测量中知道:M就是测量的维度(M远小于N)。

压缩感知的原信号恢复问题描述为:

由已知条件:

测量值y,且  ,其中 e 为噪声引入, sk-Sparse信号(k未知),

求解目标:k尽可能小的稀疏表示信号s及对应的

用数学形式描述为:



e可以看成随机噪声,e ~ N(0,δ2)

即是要求s使s0范数(非0值的个数)最小,但0范数优化问题是很难求解的,于是一帮大牛就证明求解1范数也能逼近和上面相同的效果,而求解2范数及其更高的范数则结果相差越来越大(有些人在研究介于0范数与1范数之间的范数求解方法)。因此可转化为1范数求解:

 

由拉格朗日乘子法,上面的最优问题可转化成:

 

上面的最小值求解问题就可以直接通过凸优化解得结果了。

————————————————————————————————————————————————————————

以上看着不是很理解,压缩感知(压缩采样)到底是个什么过程。下面是另外一些资料描述:

压缩感知与传统压缩的比较:

压缩感知(CS)理论的出现为信号采集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它打破了奈奎斯特采样理论对采样率的束缚,即使在采样速率远低于奈奎斯特速率的情况下,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对满足一定要求的信号进行合适的压缩采样依然可以利用采样信号对原始信号以极大概率完成信号重构 。 与奈奎斯特采样理论不同,CS 理论对采样率的要求不再是根据信号带宽,而是由信号的稀疏性决定。 CS 理论以矩阵变换为基本手段,首先选择合适的稀疏变换基,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然后通过观测矩阵对稀疏化的信号进行观测,将原始信号从高维空间向较低维空间投影,最终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以极高的概率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 。 
假设 x 是长度为 N 的一维离散信号。如果信号 x 在正交基 Ψ 内可以进行稀疏表示,则可以利用一个 M X N 的观测矩阵Φ,其中 M<<N 。通过对信号 X 做矩阵变换,便可以得到观测数据 y =ΦΨa = A a ,其中 y 是 M X 1 维的向量,x = Ψa,如果保证 Φ 和 Ψ 是两个不相关的矩阵。则可以通过观测数据 y 重构出原始信号 x 。
压缩感知的信号采集模型和传统的感知框架是非常相似的。假设用 x 表示被采样到的信号,则压缩采样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其中:  表示感知到的信号。Φ是 的测量矩阵,y 是观测向量。
只要 Φ 满足下面的条件,则 K-稀疏的信号可以在任意基下使用随机测量。


压缩感知的大概过程?
CS 理  论以矩阵变换为基本手段,首先选择合适的稀疏变换基,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  然后通过观测矩阵对稀疏化的信号进行观测,将原始信号从高维空间向较低维空 投影,最终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以极高的概率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
假设 X 是长度为 N 的一维离散信号。如果信号 X 在正交基 Ψ 内可以进行稀  疏表示,则可以利用一个 MXN  的观测矩阵 Φ,其中 M<<N 。通过对信号 X 做  矩阵变换,便可以得到观测数据 Y =ΦΨa = Aa ,其中 Y 是 M X1 维的向量, X = Ψa,  如果保证 Φ 和 Ψ 是两个不相关的矩阵。则可以通过观测数据 Y 重构出原始信号  X 。

 


————————————————————————————————————————————————————

压缩感知常见的稀疏基名称及离散傅里叶变换基:

(参考文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正变换公式:

写成矩阵的形式如下:


变换矩阵:


上述变换矩阵还不是标准正交矩阵,需要添加一个加权系数才变为标准正交矩阵:

(离散傅里叶变换基(矩阵))

如何得到离散傅里叶变换基:

在Matlab中可以通过函数dftmtx(N)来得到,这个命令得到的是变换矩阵WN,再对其除上一个根号N即可:dftmtx(N)/sqrt(N)

如果打开dftmtx的Matlab的源文件就可以知道这个函数就包括一条指令:D = fft(eye(n));

因此也可以直接用这条命令来得到离散傅里叶变换基:fft(eye(N))/sqrt(N)


——————————————————————————————————————————————————

看了以上内容,可能还不是很过瘾,下面再给出相关资料:

一、压缩感知的主要流程:



二、压缩采样的过程:


即:

x为原始信号,即n×1的阵列,y为压缩采样后得到的观测值,也就是采样值,为m×1的阵列(一般m<<n),  就是测量矩阵(measurement matrix),是m×n的矩阵,这样就可以直接得到压缩采样值,而不需要先采样再压缩。  的选取需要遵循有限等距性质(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RIP),也叫做RIP性质,这样才能保证y中包含原始信号x中的所有关键信息,这样由y能成功恢复出x。然而RIP性质太过复杂,有文献提出了一种相干性的判定方法,一般来说相干性的判定条件是RIP判定条件的等价条件。

——————————————————————————————————————————————————

https://blog.csdn.net/ebowtang/article/details/52087604

经典节选:

感知压缩难点在于,压缩后的数据并不是压缩前的数据的一个子集,并不是说,本来有照相机的感光器上有一千万个像素,扔掉其中八百万个,剩下的两百万个采集到的就是压缩后的图像,──这样只能采集到不完整的一小块图像,有些信息被永远的丢失了而且不可能被恢复。

如果要想采集很少一部分数据并且指望从这些少量数据中「解压缩」出大量信息,就需要保证:第一:这些少量的采集到的数据包含了原信号的全局信息,第二:存在一种算法能够从这些少量的数据中还原出原先的信息来。


有趣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上述第一件事情是自动得到满足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学图像成像,例如断层扫描(CT)技术和核磁共振(MRI)技术。对这两种技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两种成像技术中,仪器所采集到的都不是直接的图像像素,而是图像经历过全局傅立叶变换后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一个单独的数据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全图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去掉一部分采集到的数据并不会导致一部分图像信息永久的丢失(它们仍旧被包含在其它数据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情况。
上述第二件事就要归功于陶哲轩和坎戴的工作了。他们的工作指出,如果假定信号(无论是图像还是声音还是其他别的种类的信号)满足某种特定的「稀疏性」,那么从这些少量的测量数据中,确实有可能还原出原始的较大的信号来,其中所需要的计算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迭代优化过程,即所谓的「L1-最小化」算法。


文章来源: reborn.blog.csdn.net,作者:李锐博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rebor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8058585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