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Net 笔记

举报
风吹稻花香 发表于 2021/06/05 01:19:12 2021/06/05
【摘要】   小模型中的一个代表作MobileNet v1,它是一种基于流水线结构,使用深度级可分离卷积构建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并通过两个超参数的引入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自己的应用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模型,如下面的1和2   MobileNet是基于深度级可分离卷积构建的网络,其实这种结构最早是出现在GoogleNet v3的inception中,它是将标准卷积...

 

小模型中的一个代表作MobileNet v1,它是一种基于流水线结构,使用深度级可分离卷积构建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并通过两个超参数的引入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自己的应用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模型,如下面的1和2

 

MobileNet是基于深度级可分离卷积构建的网络,其实这种结构最早是出现在GoogleNet v3的inception中,它是将标准卷积拆分为了两个操作:深度卷积(depthwise convolution) 和 逐点卷积(pointwise convolution),Depthwise convolution和标准卷积不同,对于标准卷积其卷积核是用在所有的输入通道上(input channels),而depthwise convolution针对每个输入通道采用不同的卷积核,就是说一个卷积核对应一个输入通道,所以说depthwise convolution是depth级别的操作。而pointwise convolution其实就是普通的卷积,只不过其采用1x1的卷积核。

 

1.宽度因子

虽然MobileNet网络结构和延迟已经比较小了,但是很多时候在特定应用下还是需要更小更快的模型,为此引入了宽度因子 alpha(Width Mutiplier)在每一层对网络的输入输出通道数进行缩减,输入通道数由 M 到 alpha*M,输出通道数由 N 到 alpha*N,变换后的计算量变为: DK x DK x alpha x M x DF x DF + alpha x M x alpha x N x DF x DF;<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网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jacke121/article/details/10600268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