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携手华为云开设AI实战课程
11月2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创新实验课程——《华为云ModelArts AI模型开发实战》圆满结课。该课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任华为云EI图像算法专家——杜奇主讲,哈工大(深圳)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提供场地和软硬件等支持,共计16学时。课程主要面向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选课通知一经发布,便引起同学们的极大热情,课程容量80人,在两天内即被选完,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华为云ModelArts AI模型开发实战》的课程内容结合了华为云的技术积累和哈工大(深圳)的专业培养目标,基于华为云ModelArts一站式AI开发平台,向同学们讲解了图像分类、物体检测、人脸识别、OCR和视频分析五大热门AI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利用ModelArts平台易上手的自动学习、预置算法、Notebook和充足的算力资源,零AI基础、零编程经验也可以进行AI模型的开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动手实践上,都学到了AI领域的很多基础知识和经典算法,掌握了一定的模型调优能力。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和老师互动,对杜老师讲授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场教学效果很好。
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推进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哈工大(深圳)开设企业创新实验课程,并将继续吸引优秀企业走进校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表1 课程内容安排
|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教学方式 | 
| 1 |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与现状 | 通过讲解人工智能各流派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各流派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1 | 讲课 | 
| 2 | 神经网络发展史 | 梳理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损失函数、梯度下降、学习率等基础概念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 1 | 讲课 | 
| 3 | ModelArts介绍与实验前准备 | 讲师现场讲解演示ModelArts,使学生了解ModelArts能做什么,并进行实验前的必要准备 | 1 | 实验 | 
| 4 | 零代码开发美食分类模型 | 讲师现场演示,再搭配丰富的图文教程,教导学生掌握使用自动学习开发图像分类模型的方法 | 1 | 实验 | 
| 5 | 图像分类介绍 | 梳理图像分类领域的发展脉络,介绍经典数据集和经典算法,使学生掌握图像分类领域的基础知识 | 1 | 讲课 | 
| 6 | 物体检测介绍 | 梳理物体检测领域的发展脉络,介绍经典数据集和经典算法,使学生掌握物体检测领域的基础知识 | 1 | 讲课 | 
| 7 | 使用FasterRCNN预置算法基于海量数据训练人车检测模型 | 讲师现场演示,再搭配丰富的图文教程,教导学生掌握使用预置算法开发物体检测模型的方法 | 2 | 实验 | 
| 8 | 人脸识别介绍 | 讲解人脸相关的不同研究领域,介绍经典数据集和经典算法,使学生掌握人脸识别领域的基础知识 | 1 | 讲课 | 
| 9 | 人脸检测工具对比 | 学生自己动手测试不同人脸检测工具的检测效果,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清楚知道在什么场景下适合用什么人脸检测工具 | 1 | 实验 | 
| 10 | 人脸年龄和表情识别 | 学生自行运行人脸年龄和表情识别算法,分析网络结构,使学生掌握人脸年龄和表情识别的原理 | 1 | 实验 | 
| 11 | FaceNet算法完成人脸识别 | 讲师讲解FaceNet的网络结构,学生按照图文教程搭建FaceNet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预测,从而掌握FaceNet算法实现人脸识别的方法 | 1 | 实验 | 
| 12 | OCR介绍 | 介绍OCR领域的经典数据集和经典算法,使学生掌握OCR领域的基础知识 | 1 | 讲课 | 
| 13 | CTPN算法完成文字位置检测 | 通过CTPN文字检测的实验,使学生掌握文字检测和常规物体检测的区别于联系 | 1 | 实验 | 
| 14 | 视频分析介绍 | 讲师讲解视频分析不同领域的应用、经典数据集和经典算法,使学生了解AI在视频方向上有哪些应用 | 1 | 讲课 | 
| 15 | 使用C3D和I3D模型实现视频动作识别 | 讲师讲解C3D模型和I3D模型结构,学生参考实验文档,动手训练C3D模型,并且掌握C3D模型和I3D模型的预测方法 | 1 | 实验 | 

宣传海报

课堂现

课后留影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