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从入门到精通-Wi-Fi 6】第2期——物善其用 OFDMA
无线和有线通信不同。有线通信中信息是承载在线缆上,通过高低电平来标识不同的信息010010。但是在无线通信中,信息的载体就变成了高频信号,这种将信息加载到某个高频信号进行传播的过程就叫做载波调制,而承载着信息的高频信号,我们也称之为载波。拿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Wi-Fi通信类似快递送货,载波就像是送货的小车,发送方通过载波调制将货物(信息)放到小车上再送达到接收方。
当然在Wi-Fi中,载波也不是随意选择的,802.11协议详细定义了允许使用的频段,并精确划分出频率范围,每个频率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信道。下图展示了5GHz频段的信道资源。
不过这些频段不仅Wi-Fi可以用,其他短距无线传输技术比如RFID、蓝牙等,也都可以使用,所以干扰也很多。
在Wi-Fi4/5,载波调制用的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
什么是OFDM
OFDM实际上是一种多载波技术,那为什么要用到多载波技术呢,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克服Wi-Fi中的多径干扰。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是向着各个方向传播的,在遇到不同障碍物的时候,会发生折射、反射,因此接收方可能会受到多个相同的电波,这就是多径干扰效应。
多径干扰的会直接带来码间串扰。如下图所示,对于一组串行信号,由于信号的多径传输,接收端在收到两组相同的信号时,如果两组信号之间时延t小于信号的传输间隔T,就会造成接收端在解析出正确是信号难度很大,这就是码间干扰。
我们换一种思路,如果我们把这组信号一分为二,同样的时间,单个信号的传输间隔就可以拉开,而对于接收端而言,码间干扰对比上一种小很多。这就采用多载波调制可以减少多径干扰的原因。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802.11协议已经规定好了信道的频宽,为了能在有限的频宽下得到最多的没有干扰的载波(又称为“子载波”)就必须利用正交的特性来划分,因为正交的子载波之间既没有干扰又挨的足够近。
下图是802.11a/g下的子载波划分,20MHz信道被划分成64个子载波,子载波的间隔为312.5KHz。当然中间有部分子载波(例如边带保护子载波、导频子载波等)是有自己的用途的,可供传输与数据的子载波还是有48个。在802.11n/ac这个中数据子载波数量为52个,而在802.11ax中,20MHz被划分成256子载波,子载波的间隔为78.125KHz,数据子载波数量为234。
综上,OFDM可以将高速串行的数据,变成一组并行低速的数据,尽可能地减低了码间串扰。
为何引入OFDMA
然而OFDM也是有自己缺点的,因为在Wi-Fi 4/5中,通信都是单用户的,即每次发送数据,不管用户数据量大小,一个用户要全部占用全部子载波。我们把全部的子载波整体看成一辆送货的小车,如果用户的数据包很小,例如即时消息,浏览网页,用不了全部子载波,那么小车是装不满的,剩下闲置的子载波就浪费了。
如何把这一部分闲置的子载波利用起来呢?为此Wi-Fi 6引入了5G中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和OFDM虽然看起来差了一个字母,但OFDMA本质上是一种多址技术。
这里为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多址技术,多址技术简单说就是一种区分不同用户的方法。无线通信中,常用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顾名思义,频分多址就是用不同的频率的信道来区分不同的用户;时分多址就是大家都用一个信道,但是把信道分成不同的时间片,用不同时间片区分不同用户;码分多址则是使用不通的码“码序列”来区分用户,每个用户都会分配一个独特的序列码,因此用户见也不会干扰。
有个很经典的例子来讲清楚这3者的关系,假设一群人聚会,频分多址就是把会场分成不同的小房间,房间里面双方自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对方讲话;时分多址,就是在这个小房间的所有人每人只能讲10分钟,这10分钟轮到你讲了,超过10分钟,就要给下一个人;码分多址,就是在场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打个比方两个中国人,虽然背景叽叽喳喳英语、日语、韩语,但是因为两人只听得懂中国话,那些都可以作为噪声直接忽略。
好了,再说回OFDMA。OFDMA将信道划分成不同资源单元RU(Resource Unit),当然这些RU彼此之间都是正交的。在发送数据,不同的用户只会用某一个资源单元而非整个信道,这样就能实现一次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
还是拿小车来举例,OFDMA相当于在小车中划出专门的隔间,通过调度每个隔间放置不同用户的货物,这样一次可以为多个接收方送货。
总结来说,对OFDM而言,AP与每个用户都是单点通信的,如果需要跟3个用户通信,那就得3个周期;但是OFDMA则是点对多点通信的,一个周期就完成了与3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效率自然就高了。
预告:下期将为大家介绍另一个多用户技术MU-MIMO,敬请期待。
----------
来源:华为产品资料公众号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