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架构模式-分区混合模式
【摘要】 混合云架构模式-分区混合模式分区混合模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纵切或者冗余模式,在混合云场景下,将不同的业务应用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环境中,或者将同样的业务应用在不同计算环境中进行冗余部署上下文和问题:分区混合模式的上下文:本地和公共云上的应用可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无强依赖应用有多环境运行,或不同应用有不同运行环境诉求分区混合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本地和公共云的应用无直接互访诉求,但有异步数据交互诉求...
混合云架构模式-分区混合模式
分区混合模式: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纵切或者冗余模式,在混合云场景下,将不同的业务应用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环境中,或者将同样的业务应用在不同计算环境中进行冗余部署
上下文和问题:
分区混合模式的上下文:
本地和公共云上的应用可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无强依赖
应用有多环境运行,或不同应用有不同运行环境诉求
分区混合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本地和公共云的应用无直接互访诉求,但有异步数据交互诉求
本地或公共云的应用有灵活迁移运行环境的诉求
解决方案:
分区混合模式:
分区混合模式的原则:
显示依赖管理原则: 应用应不依赖本地或公共云运行环境中独有的功能
安全可靠原则:本地与公共环境的数据传输应采用安全通道
持续演进原则: 在本地和公共云上的应用,均可以平滑迁移
分区混合模式的特点:
应用与环境解耦,可独立运行,可平滑迁移,充分利用公共云和本地云的优点
优点
可以避免对本地云或公共云的强依赖,根据业务诉求灵活调整资源和应用的运行环境
减少了互联网连接的不稳定性对业务的应用,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避免厂商锁定,公共云上的业务可以随时切换供应商
问题和注意事项
跨云的部署和迁移以及扩容需要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
本地云与公共云需要能够提供统一的运行环境,保证应用可以灵活迁移,不能依赖本地或公共云独有的能力
需保证本地应用和公共应用可独立运行,无强依赖
最佳实践
对于本地使用的创新应用, 在公共云上进行构建以及测试,充分利用公有云的开发者服务以及生态能力。 在本地生产环境运行生产,满足合规和可用性。
对于机器学习类业务, 可以使用公共云中部署训练业务,本地云部署推理业务的方式,充分利用公共云的弹性获取资源能力,和本地云的安全、及时响应的能力。
服务选型
CCE/SWR 服务: 使用CCE运行创新应用,性能要求高的可以使用第二代裸机容器,简化运行环境的搭建
Dev Cloud:使用Dev Cloud 进行项目管理、代码托管、流水线、测试,简化和加速开发流程
Service Stage: 使用Service Stage管理和运维应用的环境
DC/VPN/EVS/VPC/ELB等相关服务
变体和相关模式
在容灾场景下,公共云和本地云运行的可以是同一应用,冗余部署
在对应的场景中可以与分层混合模式、边缘混合模式、云爆发模式相结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
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此模式:
本地环境的应用与公共环境的应用无耦合,定期数据交互
此模式可能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本地应用和公共环境中应用的有强依赖的不适合此模式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作者其他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