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攻城拔地到步履维艰
2007年我大学毕业,我如愿加入了华为,并被分配到业务与软件产品线增值平台产品部。从2007年到2010年,我从一个新兵,成长为承担核心的话音域平台负责人。至今我还清晰记得,负责的核心能力在广东电信首次上线打通第一个电话时,大家一开始故作矜持,最后内心抑制不住喜悦,一起跳起来狂欢的场景。这也是我获得的第一个金牌团队奖励。2009年,软件在 Telefonica 欧洲本土连下三城,作为 SA 角色我参与了 FRS 闭环。欧洲之行留给我如何从客户视角思考、客户关系管理、极致的会议管理等一系列宝贵经验。
随着2C业务的兴起,业软也有布局。2011年底我主动向领导申请,希望加入新领域。2012年,我带领一个小规模的互联网套件团队投入到了这波浪潮中。当时米聊还是我们的标杆,微信还未诞生,还记得我们做到单服务器70万、300万、500万用户并发连接时的兴奋,还记得小团队聚在一起商量着微博和即时通信的关联结合(微信朋友圈在后期出现)。很遗憾的是,我们只是做了一回看客,没有成为弄潮儿。2015年,随着软件的布局调整,我接手了运维工具类产品的开发,前期互联网套件团队的挫折并没有影响到什么,反而让我更为主动参与到产品规划设计、研发效率提升以及上线交付流程的推进中,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坦率说,我是想做一些事情的,但从2016年开始,看到业务越来越收缩的软件产品线,以及越来越缓慢的自身发展,我内心的焦虑和迷茫到了极点,甚至几个好友都一次次问我怎么那么低落。看到公司内外软件的蓬勃发展,我开始在内外部寻求新机会。在消费者BG的好友引荐了我到云服务部门,并通过了面试。也几乎在同时,我拿到了一家业界TOP公司的Offer。在留在公司去消费者BG?还是加盟新的公司?在A和B的选择中,我最后选择了留在华为:去消费者BG。因为我看重消费者业务的蓬勃发展、主管的推心置腹,当然还有我近10年来对华为建立的情感。我也相信,自己在软件产品线10年所获取的视野、能力和经验,帮助我在消费者BG做好。于是,2017年2月我开始了在消费者BG的新征程。
拨云见日,从一无所有到家中“有矿”
荣耀终将属于过去。从运营商BG的软件业务部到消费者BG的云服务,高潜干部、产品成功、大团队等一系列积累与光环都会消退,唯一留下的就是在软件期间的产品经验、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但是我也明白,如果一个人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成绩,那么个人能力的含金量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原来在业软,作为开发部部长的我,当时带的团队规模有70人。刚开始来消费者BG,我们这个小团队加我也就3人,这里的数字化运维能力是从“零”开始,说没有落差肯定是不真实的。但让我安心的是,我能接触实实在在的业务和技术,还有蓬勃发展的业务前景,主管也给我很多自由,我下定决心,踏踏实实放手干。
可以说,消费者BG这片土壤实在太好,面对“熟悉”( 消费者用户)又“陌生”(内部细节与数据价值)的业务,我带着2个兄弟一头扎到业务里。当时选择的是两个最为典型、数据资产又相对完善的业务——应用市场与华为视频。我们一个个字段、一个个子场景剥开来分析,不了解的地方就直接追着业务人员问……2周时间,完成了近300个字段和20多个数据价值场景的分析,1个月后,不仅数据价值出来了,基于现有技术架构的新报表也出来了。2017年3月底,监控平台上线的第一周就抓住了应用市场一次下载回源问题,遏制住了严重故障的发生。业务价值出来了,方向没有问题,攻城拔地的熟悉感又回来了,内心那种久违的兴奋再次燃烧了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
怎么一发不可收拾呢?一方面,继续投入业务运维价值场景的挖掘和数据分析,业务数据流的快速闭环,让数据场景层出不穷,数据价值案例越做越多,团队越做越有干劲,越做越兴奋;另一方面,面对不断涌来、日益增长的数据,既有数据架构的弊病日渐暴露,过往在软件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派上了用武之地,我很快将原来在软件探索到的技术点开始尝试落地。在此,要感谢自己在业软的岁月。真所谓,厚积才能薄发,我们过去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不会被浪费。
此外,部门对业务发展密切关注,业务价值与架构问题信息很快同步,上下齐心,人力及时增加,技术架构从V1.0到V2.0的演进开始了,重新选型了数据可视化前端,加入全新的OLAP引擎平台,这是运维大数据平台(也称AIOps)的一次历史性提升。2017年5-7月,在短短的2个半月时间里,这次重大的技术架构便升级完成了,每日处理数据量从4TB飞速增长到20TB,数据监控与查询性能从分钟级变成秒级。近乎疯狂的构筑以及出色的业务结果,让我和不少来自软件的老战友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快速的回报,一个字:“爽”!
随着业务场景快速驱动,截至2018年12月,这套核心架构支撑的数据量已达到每天处理几百TB实时数据,峰值处理量几百万条/秒,监控Dashboard 月均访问量10万+,覆盖人员800人+,这些访问量和覆盖人员,证明一个事实:运维工具不是坑,而是大大的机会。如果说数据是矿,那么可以说我们家里有个大大的“金矿” 。因为这些成绩,我还很幸运地获得了公司金牌个人奖。要感谢团队中所有的兄弟姐妹。
士别三“年”,从台下到台上的追赶
为了开拓视野,我曾经参加业界各种大会,看着台上BAT等公司的精彩分享,当时在台下的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
经过2017年的奋力追赶,我们已经可以触到业界TOP厂商的尾巴,到2018年年中,我们已经追赶到和BAT厂商同一阵营。随着业务场景的价值与技术架构的落地,团队的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业界交流越来越平等,原来只是作为听众的我们,如今在GOPS等行业大会中已成为了核心议题的分享嘉宾,通过我们贴合业界发展的实践与技术共鸣,每次都能够收获到金牌讲师等认可。同时,为了进一步与行业精英互动,2018年我受邀作为核心编写专家(仅我们二十人的团队就有2名核心编写专家),参与到了《AIOps企业实践白皮书》行业标准的撰写,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业界的专家在同一个“俱乐部”里。
随着实际价值与场景的产出,公司内部不少团队也邀请我们进行分享,2018年在GTS、云核、CloudBU、SoftComAI等团队分享交流了30余次。对运营商BG以及其他团队的分享,也是我内心希望回报的,毕竟那是我多年成长和奋斗的地方。
磨好豆腐 砥砺前行
再次回望,2016年选择到消费者BG,近2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BG以及消费者BG云服务给了我难得的土壤,这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会,被我抓住了。然而,业务场景的层出不穷,行业伙伴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快速演进,都让我觉得,要做的事情,要实现的抱负,越来越多,一刻都不能停歇。未来就在自己的手中,大数据和AI是我未来一段人生的 ALL-IN,我会磨好这份豆腐,为运维业务的业界领先且持续领先目标砥砺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之后,有很多人先后加入到消费者BG云服务、软件工程部。这些兄弟很快参与到消费者云业务、消费者软件能力的快速提升中,很多人都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我们在业软学到的能力和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我坚信,合理的人员流动对于公司和员工都是有利的,感谢公司当年发出了号召,让更多的软件兄弟来到公司更需要发展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对于华为而言,拥有的优秀新生资源,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出的优秀员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这是对这笔财富最大的尊重。
本文为《华为人》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hwrb@huawei.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