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本土说-奇妙的用户故事:互联网产研团队敏捷转型案例

举报
凌宇哥 发表于 2019/08/16 16:14:54 2019/08/16
【摘要】 在《敏捷本土说--互联网产研团队敏捷转型实战案例》一文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互联网产研团队是如何使用了本土化后的精益Kanban方法来提升团队效能的。大家都知道,精益Kanban方法是一个较系统化的框架方法。但是在精益敏捷中,还存在很多实践方法。那么,在敏捷本土说中,这些实践方法是如何内化并且应用于团队的呢,在本文,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团队案例。一、团队改进前概况1. 团队成员包括1名产品、9名...

在《敏捷本土说--互联网产研团队敏捷转型实战案例》一文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互联网产研团队是如何使用了本土化后的精益Kanban方法来提升团队效能的。大家都知道,精益Kanban方法是一个较系统化的框架方法。

但是在精益敏捷中,还存在很多实践方法。那么,在敏捷本土说中,这些实践方法是如何内化并且应用于团队的呢,在本文,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团队案例。

一、团队改进前概况

1. 团队成员包括1名产品、9名开发、2名测试,日常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相关业务PC\M\APP的三端实现。

2. 团队改进前的主要问题:

  • 每周排期后有临时任务频繁插入,打乱开发节奏;

  • 任务拆分不合理,导致有些任务完成后无法进行测试;

  • BUG数过多且遗留率高;

  • 开发人员与固定业务模块绑定,响应多产品需求不够灵活;

  • 产品、技术、运营、外BU协作不清晰;

v2-5c7d5d301f07605973fea4493a65f36e_hd.jpg

图 吞吐量

二、团队改进的阶段成效

1. 团队改进历程:从2018年4月开始,改进历时半年后,团队取得阶段成效,状态稳定

2. 主要问题的改进效果:

  • 每日排期和规范早会制度能更好的应对外部变化

  • 任务粒度小于2天,实现任务的独立可开发、测试

  • 用户故事驱动开发,解决了BUG多和遗漏率高的问题

  • 全栈型人员的转型,开发人员可响应多产品需求

v2-da4e9de8e9750fe6aed8159576e110ed_hd.jpg

图 需求交付周期

3. 阶段度量指标数据:

  • 近一年吞吐量月均由50个提升至100个左右,提升了2倍以上。

  • 需求交付周期由5天缩短至2天,提升了60%。

  • 研发产生bug数量降低,由月均50个bug,减少到月均2个。

v2-94589ef78d30d9edca63896976614c34_hd.jpg

图 流动效率

三、团队改进措施

针对团队的待改进问题,我们对团队主要导入了用户故事+APD流式研发模型。APD流式研发模型是某公司本土化的敏捷方法论内容,具体请见凌宇哥文章《敏捷本土说--互联网产研团队敏捷转型实战案例》。

今天在这里主要介绍团队是如何使用用户故事实践方法的。

团队的概要可视化流程如下:

v2-6611fd3330421f15f949cf24c4bc8304_hd.jpg

在敏捷本土说中,我们不仅可以将SCRUM\KANBAN\SAFE等系统化的框架方法内化,针对相关实践方法,也可以进行内化及选用。比如在本案例中,该团队取得较大提升主要使用的是用户故事+KANBAN开发。尤其是对用户故事的使用,虽然没有使用经典的三段论描述,但是由于使用了用户故事的INVEST特征,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提升。

  1. 独立性。之前由于任务拆分的不合理,任务间依赖较多,导致有些任务开发完成后无法测试,改进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可协商性。通过每日站会、每日排期和及时沟通,能够进一步细化需求并调整排期计划。

  3. 有价值的。通过需求宣讲会,各方对需求理解达成一致。使团队成员的工作聚焦于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

  4. 可估算,足够小。大多数的任务颗粒度都能够拆分控制在2天之内,保证了后续的可独立测试和交付上线。

  5. 可测试。在开发之前,当各方对需求理解达成一致后。测试开始写测试用例,然后开发过程中可以依据测试用例进行自测,可以说这个特征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团队的交付质量。

v2-acc17fd0957fffdfefd22b0630528a97_hd.jpg

图 BUG数

对于产研团队来说,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做对的事情,第二是怎样把对的事情最好。

用户故事方法作为精益敏捷方法中的基石实践,向前可以连接产品定义和设计,向后可以连接开发、测试,所以,用好了用户故事,至少保证了团队做的是对的事情。

说明:大家有对用户故事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参看凌宇哥翻译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敏捷软件开发:用户故事实战》一书。

v2-c40ea0870a291f61de2364f6a36cd941_hd.jpg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