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会把中国特效工业带向新的春天吗?
在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特效等工业环节,将变得越发重要。
点燃了木星,也点燃了中国电影工业的灯塔
2019年春节,最大的惊喜来自《流浪地球》。
电影里,路上随机拼凑的队伍,试图去改写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和整个剧组要做的事情,难度差相仿佛。
电影前期并不为人看好,郭帆先前没有操盘特效大片的经验,主演也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而他们要共同挑战的,则是被看做电影工业最顶级的硬科幻题材。
上映之前,电影预售排名第四,排片也是第四,但第二天,单日票房便到了第二位,不到一周,票房突破20亿,截至目前,总票房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第二,正向着50亿和《战狼2》的票房成绩冲击。在春节档观影人次下降的时候,几乎靠着一己之力,维持着整个大盘不至下滑。
而且,《流浪地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题材和类型,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激励后来电影人去探索。
诚然,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不论市场还是工业都迎来高速增长,年票房也从不足50亿飞速扩张到如今的600亿,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几乎就在眼前,而电影题材上,也开始从过去单一的武侠动作片,扩展至以中等成本电影为主的各种类型。
不过,在“超级大片”这一环节,中国始终没有缩短与好莱坞的差距。
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批电影,顶着“超级大片”的名头上映,宣传中,也会说自己请了好莱坞特效团队,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最终只收获了“垃圾股市”、“抠图演技”和“五毛特效”一类的评价,偶有成功的,也大多是中国已经熟悉的古装与动作题材,而科幻、魔幻等“重工业产品”却极为少见。
而中国拍科幻电影,也经历了曲折的探索。
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一科幻最高奖,原本默默运作的科幻电影项目也进到舆论中心,科幻作品版权一时间被争抢殆尽,很多影视公司加入到开发科幻电影的阵容中,2016年在不少人看来,将是“科幻电影元年”。
然而,《三体》项目折戟沉沙,无疾而终,而2016年电影投资从火热到冰冷,也很少有人敢在科幻类型上继续投入,中国科幻电影,还未启程便已经要搁浅。
《流浪地球》的成功,让“中国科幻电影”真正有了实际成绩,为还在筚路蓝缕的后来者,点燃了可以指路的灯塔。
这灯塔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有丰富的可供后来人借鉴的实际操作经验。
郭帆告诉36氪,很多困难都只有自己做了之后才能遇到:“像这种片子你得多拍,你才能多实践,能多总结出一些东西。我们为什么拍古装那么熟练,就是拍得多。你和一个道具师说,帮我做一个屏风,那很快就做好,但是你跟他说做一个未来的屏风……嗯?这是啥?”
在这之中,关于特效的经验尤为珍贵。
一场没有先例的战役
电影正式开拍之前,郭帆、制片人龚格尔和其他主创团队曾带人去好莱坞请教,找到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但他们聊了不久就明白,他们根本没法用好莱坞的方式来完成特效制作。
“按照好莱坞的成本计算,一个7-15秒的高难度镜头,报价在12万-28万美元之间,太贵了,完全不用考虑。”龚格尔提到。
根据媒体报道,《流浪地球》的成本在6500万美元上下,而好莱坞的特效大片,制片成本都在2亿美元以上,即便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因素,资金上的差距也几乎无可弥补。
而且,《流浪地球》有太多首创的想法,给特效公司带来很大挑战。
Macrograph是一家韩国特效公司,曾参与《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美人鱼》、《悟空传》等众多大片的特效制作当中,在《流浪地球》里,它们负责了五百多个特效镜头的制作。
Macrograph CEO 李仁浩
“《流浪地球》是中国首部以宇宙为背景的灾难电影,正是因为这个‘首部’的属性,郭帆导演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新的尝试。例如,整个上海都被洪水淹没冰封,逃逸的地球在木星周围徘徊,地球上异常气候的变化等,现实世界里根本不会出现的这些科幻场景。”Macrograph告诉36氪。
电影最终的完成,得益于剧组的科学管理,也得益于技术进步。
郭帆曾在2014年前往好莱坞考察,而特效制作流程,是他从好莱坞学到的重要知识之一。在《流浪地球》还只是一沓沓剧本和一张张概念图的时候,特效公司已经参与到电影筹备当中,众多特效公司参加了电影绝大多数筹备会议,并在前期贡献了各自的想法,为中后期制作降低了沟通成本。
概念设计师和故事板设计师张勃说,这体现了郭帆对电影工业流程的清晰认识,“视效和概念设计团队从剧本早期就已经进入,并在全流程跟进,这为拍摄和后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即便如此,电影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2018年3月,《流浪地球》开始进入后期特效制作阶段,倘若要在春节档上映,那么便需要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全部特效制作。
一些事情可以靠堆人力去解决。为完成《流浪地球》的特效工作,全部特效公司前后总共派出近七千人参与,在《流浪地球》的工作过程当中,加班成了常态,员工很少能在10点之前回家,一些特效工作人员都直接在办公室里休息。
但还有一些问题,人力无法完成。
“虽然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之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是时常被大量的CG元素,全CG镜头的数量之多,尤其是3D特效要素的渲染等问题难倒……唯一的挑战就是物理时间了,在有限的制作期限内完成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高难度3D渲染,很多工程文件的建模之细致,容量之巨大,是超出我们预想的。渲染时间就成了艺术家们非人力所能及的困难。”
在特效行业当中,Macrograph的内部渲染已经算得上庞大,但Macrograph测算,即便调足了内部所有渲染农场的机器24小时不停渲染解算也无法在预定的日期内交出满意的作品。
这一难题,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去解决。
云+AI,特效工业的新开始
先有特效公司还是先有特效大片?看上去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了解电影史的人都清楚,特效大片催生了特效公司和特效工业。
1975年,乔治·卢卡斯筹拍《星球大战》,电影当中有大量特效,但电影公司里却没有相应的人才,于是,卢卡斯组建了工业光魔公司,由此开始了好莱坞的特效工业时代。
1993年,彼得·杰克逊成立维塔数码,为自己的小成本电影《罪孽天使》服务,而后,《指环王》三部曲的成功令维塔成功跻身世界一流特效公司之列,动作捕捉技术更成为维塔的招牌。
特效工业的每次技术发展,也无一例外都是由特效大片推动的,表情捕捉、动作捕捉、换脸……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技术,成就了当下难以置信的电影世界。
《流浪地球》,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又有着极高的任务难度,也推动了特效技术的进步。
在电影特效中,需要通过考虑光源,位置,颜色和相机信息来将2D图像渲染成3D的CG数据。此渲染需要大量计算,为了提升渲染的整体速度,Macrograph需要并行处理的数百台计算机。对于拥有大量高端CG场景的电影《流浪地球》,我们需要1,000个计算机的渲染农场,远远超过拥有的300台。
Macrograph通过华为云的云计算平台解决这一问题。
华为官方微博春节前宣传《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转发互动
特效渲染是个计算密集型的应用场景,从成本考虑,按需付费比维护庞大的硬件应该更划算,折旧、伸缩等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是云计算行业应用的重要场景。
Macrograph使用了与华为云共同开发的“Queenbee云渲染”的渲染服务软件,该服务软件可自动分析场景,使在技术领域具有较少经验的制作者们可以直接在华为云中进行渲染。这一软件可以将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参与的复杂过程自动化,并且以“帧”或者“任务”为单位更加有效的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先前,特效公司主要使用私有云服务,但公有云可以提供更高的算力和服务,Macrograph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综合评价国内的公有云服务,相较其他平台,华为云的性能要高出10%-20%,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
华为云提供了安全稳定又高速的渲染环境,最高用量时,Macrograph一次调用了800台华为云主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华为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渲染工作,最终保障在项目截点内,顺利提交了镜头。
“比起金钱成本,人力成本的节省更为重要,因为在等待渲染的时间里,人力成本也是会不断增加的。物理机100台需要10个小时的渲染作业,可以在使用1000台云虚拟机的情况下,仅需要一小时(且只需付一个小时的费用)就可以完成。”
2019年1月,《流浪地球》特效工作最终完成,此时距离上映,已经不足一个月,一个月后,它将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也打开了特效工业的未来。
不过在Macrograph看来,未来特效技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们认为今后的特效技术应该是向着‘更高的质量,同时更低的制作价格’方向发展……我们相信今后提高特效制作效率的重要钥匙可能就在‘云’上。”
在Macrograph看来,未来特效制作的所有工序都可以在云端完成,那时候,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特效艺术家、资产和硬件设备都可以借着云平台远程对接和操作,这也是接下来他们要发展的重点所在。这一趋势已经越发明朗,国外,AWS收购了渲染公司Thinkbox,谷歌也收购了zync。
我们可以说“科幻元年”已经到来,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就能诞生更多更好的科幻作品。中国电影工业,需要数部甚至数十部《流浪地球》才能真正支撑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特效等工业环节,将变得越发重要。
这也是一次特效产业的升级的机会,而要完成这次升级,同样不仅需要特效公司的自我努力,也需要整个电影工业的发展,还需要科技公司和特效公司更加紧密的结合。
本文转自:36氪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