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头像 Lv.1
25 成长值

个人介绍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

暂无数据
个人勋章
TA还没获得勋章~
成长雷达
25
0
0
0
0

个人资料

个人介绍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

暂无数据

达成规则

发布时间 2025/11/12 15:07:20 最后回复 Idea 2025/11/17 10:22:20 版块 人工智能
40 5 0
他的回复:
具身智能的开发,智能成果不仅取决于硬件、模型、算法机制,更取决于具身机器硬件在实际物理时间空间经历过程的传感,其实际经历过程的感知信息、采集数据的训练所沉淀的成果。从进化的长河中,大象神经元的数量级,即硬件上具备超越人脑的可能,至于为什么没有出现超越,我觉得还是因为大象的生存形式,不能以强化学习的模式训练和演化它的大脑。所以具身智能的超越,离不开它在实际物理时空的强化学习模式。量的积累隐含质的模式突变,微观的神经元电信号触发转导模式,量级积累,涌现出宏观智能的表象。生物体的物理存在形式,限制其大脑的训练可能性,限制其了智能的进化。现在的直接数据的训练,可以理解为克隆现有的、已经完成阶段进化的智能的模式,可以理解为克隆,类智能克隆。语言大模型是一种克隆模式,克隆人脑存储在互联网上的现成数据。具身智能的采集人的反馈模式的训练,也可以理解为克隆人脑的运动反馈的智能。具身智能和世界模型是一体化的同一智能,要让智能理解世界模型,必须是通过具身智能的技术路线发展出来,所有不同的生物,不同的智能形态,都是直接决定于这个生物在物理时空中的生存形式。各种生物对物理反馈,都可以看作这种生物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形式,所以,直接在物理时空中的具身化发展和训练出的智能,才能理解世界。智能“理解”世界,这个所谓的“理解”,其实是它的生存形式的模式化。没有固定的对世界的“理解”,“理解”存在于具身智能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特定形式中。在物理时空中的存在形式决定其智能的真正能力,世界模型的开发,必须通过具身智能的技术路线发展,在实验室从数据到数据的研究开发,发展不出真正的能理解世界的智能。辛顿的观点提到硬件、模型的智能成果的可能性,硅基具备与碳基等效的可能性,落到实出,如何实现,必须在具身智能的技术路径中才可行。最直观的例子,所有不同形态的生物,其智能的表象形式,都是决定于该生物的物理生存形式,智能取决于在实际物理时空中的交互,利用数据到数据的研究开发只是克隆部分的类智能形式,而不是真正的智能的自身进化。智能取决于在实际物理时空中的交互,即时空博弈的历史过程,是强化学习模式。比如,人类在时空中一直不能与暗物质发生交互,所以人类智能就无法直接理解暗物质。所有的科学实验,都是人类大脑与物理时空的交互,在交互中产生知识(智能进化出了新的符号表达)。
发布时间 2025/09/11 16:25:33 最后回复 江南清风起 2025/09/24 17:15:47 版块 人工智能
16 8 0
发布时间 2025/09/11 16:16:03 最后回复 湘山Hsiong 2025/09/29 14:55:54 版块 人工智能
45 10 0
发布时间 2025/09/04 15:35:27 最后回复 江南清风起 2025/09/24 17:18:50 版块 人工智能
35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