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中枢:搭建城市全域数字化升级的“智慧之桥”

举报
城市云 发表于 2024/12/18 17:37:11 2024/12/18
【摘要】 来源:华为公司  作者:吕若凡、郑凯  时间:2024年9月30日 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让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来源和枢纽,与此同时,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形成了城市“巨大化”的趋势。但当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城市开始变成一个巨大的系统,诸如交通拥堵、工业和水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断滋生,城市的治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城市智能中枢,通过拉通整个城市的算力资源,以全...

来源:华为公司  作者:吕若凡、郑凯  时间:2024930

 

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让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来源和枢纽,与此同时,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形成了城市“巨大化”的趋势。但当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城市开始变成一个巨大的系统,诸如交通拥堵、工业和水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断滋生,城市的治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需要建立城市智能中枢,通过拉通整个城市的算力资源,以全域化的视角,赋能城市每个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城市“全域”化发展,需要建立智能中枢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数量逐步增加,应用细分领域范围逐渐扩大,行业技术标准规范逐渐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出部署,并首次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其中,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此趋势下,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包括加大算力部署、加快大模型布局,以及在各个行业大模型领域先行先试。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治理对象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治理效率低的问题逐渐显现,市民办事依然不够便捷,城市服务体验比较差,燃气泄漏、爆炸等城市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出现。同时,城市治理的复杂度激增,成本要求人力控制,需要通过“算力换人力、智能增效率”来提升治理的效率。

要解决城市治理中琐碎、零散的问题,就势必要做到整个城市“一盘棋”,以全域的视角来管理城市,这就需要构建城市智能中枢,根据城市体量、人口、产业等等多维度情况,综合部署城市一体化算力+AI底座。

 

“1网3中心N场景”,智能中枢要怎么建

很多人首先会有一个疑问:城市智能中枢和很多的城市大脑,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大脑一个大型的智能系统,通过整合城市数据来模拟和优化城市运行

城市智能中枢更侧重于作为整个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底座它既要通过城市算力网来调度全市的算力资源,向上支撑各个行业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更进一步还要支撑城市的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持续演进。

如华为定义的城市智能中枢,就包含了“1网3中心N场景”。这是指一个城市算力网,城市指挥中心、语料赋能中心和模型孵化中心这三大中心,通过N个行业大模型,赋能各类不同城市业务场景,推进城市提质增效。

5-2.png

首先,缺少算力支撑的转型升级无疑是“空中楼阁”。今年初,国家数据局提出要积极开展城市算力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有了城市算力网为城市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城市的智慧才能做到源源不断。

这也是华为强调通过城市算力网,打通城市算力“大动脉”,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的背景原因。

其次,大模型技术的出现,给城市的智能升级带来了很多新的期待。城市每天都在变化,传统的ICT技术,无法对于持续演进的新需求进行预处理,而大模型技术源自对数据和知识的学习,能够持续迭代,可以时刻与城市的智能化发展节奏同步。

借助语料赋能中心,将城市大量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语料处理工作转变成高质量语料,打造行业数据专区,通过算力+数据赋能城市各行业智能升级。

面对城市中大量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需要将基础大模型与行业的知识相融合,并不断演化、升级,形成对城市治理行之有效的行业大模型。

城市智慧中心的“功能”就在于此,通过基础大模型与城市和政务知识的结合衍生出城市大模型,再由此在具体的行业场景中训练出能够被落地应用的大模型。

例如在城市治理场景,传统人工巡查存在时效差、强度高的难题,且城市治理工单量大,分拨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也很容易出错。而通过“城市治理大模型”,可以实现全域感知、智能分拨和源头精细化治理,从而实现城市治理的高效。

再比如在政务服务场景,12345热线接线量日益提高,办事效率受限,同时很多民生服务因为耗时过长,常常导致咨询与办理脱节等。而通过“政务服务大模型”的AI技术赋能,可以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和办事体验,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针对城市的产业不断演进的诉求,城市智能中枢提供模型孵化中心,基于城市核心产业在数据、场景、算力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城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平台,打造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行业模型,培育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实现创新产业场景示范落地。

城市各行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都会汇集在城市智能中枢,最终目标是为行业提供丰富的大模型选择,同时通过开箱即用的大模型服务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升级。

有实践、有合作,让城市智能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城市智能中枢,让城市拥有了智慧的灵魂,但仅仅拥有灵魂还不够,城市的智能化升级,还需要有血有肉,城市智能中枢的价值在每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凸显。

在深圳福田区,华为城市智能中枢正在赋能福田的城市治理。通过智能发现,实现了5000路视频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巡检,对民意诉求做到7X24小时的及时响应;通过智能调度,民意事件处置时间平均缩短62%;通过智能预警,能够对安全事件做到事前负一秒预警处置,整体办理效率提高50%;同时,每日智报5分钟自动生成报告。整体人工回访满意度提升40%。

在长沙,华为城市智能中枢赋能长沙城市安全。针对城市视频调阅难、传统巡查工作量大、周期长和传统AI成本高、覆盖有限等难题,通过长沙城市大模型的训练和遍布区县级的大模型推理,打造了城市安全底座。帮助长沙实现城市安全巡查时间从几天降低到10分钟;新场景算法开发部署从平均1个月下降到3-4天;还通过“企业采购部署边缘小站,预置安全算法,安全事件接入城市平台”的模式,将原本的纯政府投入转型到更合理的多元投入。

在贵州贵安,华为也帮助贵安以“一网三中心”的模式,统筹建设城市智能底座,推动城市智能升级,实现了政府服务更高效、企业创新更便捷、算力使用更普惠。

我们知道,“全域”意味着城市要走向整体协调发展,要以全局视角对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保持洞察。城市智能中枢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由政府主管单位以及各相关部门、企业等各司其职,构建起多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城市智能化升级的长期健康发展。

《人类简史》当中提出:技术的发展让商业的边界正在消失。而从城市的维度,随着数据和云的不断交汇,城市应用的边界也正在消失。随着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逐渐打破,大模型与行业知识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城市智能中枢的落地更为扎实,城市的智能化发展也将会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