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导论》实验四:哈夫曼(Huffman)编码问题(C++实现)

举报
allin_allin 发表于 2021/05/29 13:18:26 2021/05/29
【摘要】 一、题目描述 哈夫曼编码是广泛地用于数据文件压缩的十分有效的编码方法。其压缩率通常在20%~90%之间。哈夫曼编码算法用字符在文件中出现的频率表来建立一个用0,1串表示各字符的最优表示方式。一个包含100,000个字符的文件,各字符出现频率不同,如下表所示: 有多种方式表示文件中的信息,若用0,1码表示字符的方法,即每个字符用唯一的一个0,1串表示。若采用定长编...

一、题目描述

哈夫曼编码是广泛地用于数据文件压缩的十分有效的编码方法。其压缩率通常在20%~90%之间。哈夫曼编码算法用字符在文件中出现的频率表来建立一个用0,1串表示各字符的最优表示方式。一个包含100,000个字符的文件,各字符出现频率不同,如下表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有多种方式表示文件中的信息,若用0,1码表示字符的方法,即每个字符用唯一的一个0,1串表示。若采用定长编码表示,则需要3位表示一个字符,整个文件编码需要300,000位;若采用变长编码表示,给频率高的字符较短的编码;频率低的字符较长的编码,达到整体编码减少的目的,则整个文件编码需要(45×1+13×3+12×3+16×3+9×4+5×4)×1000=224,000位,由此可见,变长码比定长码方案好,总码长减小约25%。

二、算法设计与分析

1、前缀码:

对每一个字符规定一个0,1串作为其代码,并要求任一字符的代码都不是其他字符代码的前缀。这种编码称为前缀码。编码的前缀性质可以使译码方法非常简单;例如001011101可以唯一的分解为0,0,101,1101,因而其译码为aabe。
译码过程需要方便的取出编码的前缀,因此需要表示前缀码的合适的数据结构。为此,可以用二叉树作为前缀码的数据结构:树叶表示给定字符;从树根到树叶的路径当作该字符的前缀码;代码中每一位的0或1分别作为指示某节点到左儿子或右儿子的“路标”。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1a 与固定长度编码对应的树; 图-1b 对应于最优前缀编码的树
从上图可以看出,表示最优前缀码的二叉树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即树中任意节点都有2个儿子。图a表示定长编码方案不是最优的,其编码的二叉树不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在一般情况下,若C是编码字符集,表示其最优前缀码的二叉树中恰有|C|个叶子。每个叶子对应于字符集中的一个字符,该二叉树有|C|-1个内部节点。
给定编码字符集C及频率分布f,即C中任一字符c以频率f(c)在数据文件中出现。C的一个前缀码编码方案对应于一棵二叉树T。字符c在树T中的深度记为dT(c)。dT(c)也是字符c的前缀码长。则平均码长定义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使平均码长达到最小的前缀码编码方案称为C的最优前缀码。

2、构造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提出构造最优前缀码的贪心算法,由此产生的编码方案称为哈夫曼编码。其构造步骤如下:
(1)哈夫曼算法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构造表示最优前缀码的二叉树T。
(2)算法以|C|个叶结点开始,执行|C|-1次的“合并”运算后产生最终所要求的树T。
(3)假设编码字符集中每一字符c的频率是f(c)。以f为键值的优先队列Q用在贪心选择时有效地确定算法当前要合并的2棵具有最小频率的树。一旦2棵具有最小频率的树合并后,产生一棵新的树,其频率为合并的2棵树的频率之和,并将新树插入优先队列Q。经过n-1次的合并后,优先队列中只剩下一棵树,即所要求的树T。

构造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哈夫曼树构造过程
图-2 哈夫曼树构造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以算法导论书中的例题为测试用例,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即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实验结果截图如下图-7,结果与题目描述中给出的变长代码字一样: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7 实验结果截图

四、实验总结

1、实验结果与给出的变长代码字一样,算法正确,且哈夫曼编码问题是一个贪心算法问题。采用哈夫曼编码技术可以最小化总的编码长度,从而实现数据文件的压缩存储。
2、构造好哈夫曼树后,可用排列树回溯法来打印哈夫曼编码,即遇到左子树向左走,vector添加记录0;遇到右子树向右走,vector添加记录1;走到叶子节点并打印出叶节点的编码后回溯,同时往上退一层,则vector弹出一个值。如此不断回溯下去,即可打印所有字符编码。


五、源代码(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Huffman树的节点类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value; //结点的字符值    int weight; //结点字符出现的频度 Node *lchild,*rchild; //结点的左右孩子
}Node;

//自定义排序规则,即以vector中node结点weight值升序排序
bool ComNode(Node *p,Node *q)
{ return p->weight<q->weight;
}

//构造Huffman树,返回根结点指针
Node* BuildHuffmanTree(vector<Node*> vctNode)
{ while(vctNode.size()>1) //vctNode森林中树个数大于1时循环进行合并 { sort(vctNode.begin(),vctNode.end(),ComNode);   //依频度高低对森林中的树进行升序排序 Node *first=vctNode[0]; //取排完序后vctNode森林中频度最小的树根 Node *second=vctNode[1];   //取排完序后vctNode森林中频度第二小的树根 Node *merge=new Node; //合并上面两个树 merge->weight=first->weight+second->weight; merge->lchild=first; merge->rchild=second; vector<Node*>::iterator iter; iter=vctNode.erase(vctNode.begin(),vctNode.begin()+2); //从vctNode森林中删除上诉频度最小的两个节点first和second vctNode.push_back(merge); //向vctNode森林中添加合并后的merge树 } return vctNode[0]; //返回构造好的根节点
}

//用回溯法来打印编码
void PrintHuffman(Node *node,vector<int> vctchar)
{ if(node->lchild==NULL && node->rchild==NULL) {//若走到叶子节点,则迭代打印vctchar中存的编码 cout<<node->value<<": ";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vctchar.begin();iter!=vctchar.end();iter++) cout<<*iter; cout<<endl; return; } else { vctchar.push_back(1); //遇到左子树时给vctchar中加一个1 PrintHuffman(node->lchild,vctchar); vctchar.pop_back(); //回溯,删除刚刚加进去的1 vctchar.push_back(0); //遇到左子树时给vctchar中加一个0 PrintHuffman(node->rchild,vctchar); vctchar.pop_back(); //回溯,删除刚刚加进去的0 }
}

int main()
{ cout<<"************ Huffman编码问题 ***************"<<endl; cout<<"请输入要编码的字符,并以空格隔开(个数任意):"<<endl; vector<Node*> vctNode; //存放Node结点的vector容器vctNode char ch; //临时存放控制台输入的字符 while((ch=getchar())!='\n') { if(ch==' ')continue; //遇到空格时跳过,即没输入一个字符空一格空格 Node *temp=new Node; temp->value=ch; temp->lchild=temp->rchild = NULL; vctNode.push_back(temp);  //将新的节点插入到容器vctNode中 } cout<<endl<<"请输入每个字符对应的频度,并以空格隔开:"<<endl; for(int i=0;i<vctNode.size();i++) cin>>vctNode[i]->weight; Node *root = BuildHuffmanTree(vctNode);   //构造Huffman树,将返回的树根赋给root vector<int> vctchar; cout<<endl<<"对应的Huffman编码如下:"<<endl; PrintHuffman(root,vctchar); system("pause");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allinallinalli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to_Baidu/article/details/5030207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