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什么需要5G?
摘要:5G,这个词,我想每个接触ICT行业的朋友都有听过,可5G的到来,对物联网行业的帮助究竟是什么?
我相信,95%的ICT从业者对5G这一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这一期文章的主题主要是普及一些5G关键技术的介绍。
一、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G 模拟制式语音业务NMT TACS AMPS NAMTS
2G 数字制式 语音业务 低速数据业务10kbps~200kbps GSM CDMA
3G 移动多媒体业务 2Mbps~50Mbps TD-SCDMA WCDMA CDMA2000
4G 移动宽带 100Mbps~1Gbps TD-LTE FDD LTE
5G 万物互联
2.4G和5G的“野心”
A.4G设计目标
三高
高峰值速率:下行峰值100Mbps,上行峰值50Mbps
高频谱效率:频谱效率是3G的3~5倍
高移动:支持350km/h(在某些频段甚至支持500km/h
两低
低时延:控制面IDLE-> ACTIVE:<100ms,用户面传输:<10ms
低成本:SON(自组织网络),支持多频段灵活配置
一架构
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扁平化架构
B.5G设计目标
聚焦多元化需求:eMBB+uRLLC+eMTC
用户体验速率
频谱效率
移动性
时延
连接数密(设备/平方公里)
网络功耗效率
区域流量能力
峰值速率
3.实现“野心”的关键
频谱资源
频谱资源变化:更大带宽、更高利用率
频谱资源: 4G 20MHz 5G 400MHz
传输带宽: 4G保护带宽占比约10%频谱利用率约90% 5G 保护带宽占比2%~3% 频谱利用率约98%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演进:传统网络至4G
系统架构演进:5G NFV(网络设备功能虚拟化)
关键技术
4G VS 5G
双工方式:TDD/ FDD——灵活双工、全双工
多址技术:OFDMA/SC-OFDMA——OFDMA/SC-FDMA/NOMA
天线技术:传统MIMO——Massive MIMO
调制方式:64QAM——1024QAM
4.5G前景展望
使能更多新兴垂直行业应用!
案例 智能电网:监控和控制 故障自恢复 时延要求5~50ms 可靠性要求 非常高
无人机:公共安全 农林 时延要求10~30ms 可靠性要求 高
智能医疗:远程手术 时延要求10~100ms 可靠性要求 高
智能制造:机器人通信与控制 时延要求 10~100ms 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
二、5G网络概述
1.移动业务需求趋势及业务场景
A.5G时代面临的挑战
MBB数据流量雪崩式增长 移动互联网等新应用所带来的流量爆炸性增长 10年1000倍
联网设备数量巨大增长 具备通信能力的机器 2020年有1000亿联网设备
应用场景和需求的多样性 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 比如车与车之间的通信 由于机器通信所带来新需求和新特性
高速率=良好的用户体验
流媒体VR视频的带宽需求
物联网通信技术——5G
B.不同制式所支持连接数
3G每小区支持100个连接
4G每小区支持1000个连接
5G每平方公里支持1百万个连接
有了5G,十字路口不再拥塞
自动驾驶对低时延的需求
C.5G的关键性能指标
时延 1毫秒 端到端时延 30~50x
吞吐量 10Gbps每个连接速率
连接数 1000K每平方公里连接数
D.5G法定名称“ IMT-2020 ”
ITU对IMT2020愿景的描述
eMBB(增强型MBB)10Gbit/s
mMTC(海量连接的物联网业务)1百万连接每平方公里
uRLLC (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业务)1ms
NGMN对5G愿景的描述
5G是一个端到端、全移动的、全连接的生态系统,提供全覆盖的一致性体验,提供可持续的商用模型,通过现有的和即将涌现的创新,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增强的宽带接入eMBB
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3D全息
大规模的物联网(mMTC)
Huawei&ofo共享单车应用案例
根据华为预计,到2017年底,全球将有30张NB-IoT商用网络
智慧城市
智慧T-mobile “智能暖气表”NB-IoT应用案例
极致的实时通信
触觉互联网
自动化交通控制和驾驶
5G关键的能力
5G=平台
5G网络新架构
超高清分片
语音分片
实时业务分片
IoT业务分片
产业需求定义分片的QoS
基站
NFV(统一控制平面)+SDN(多业务的用户平面 )
Telco-OS
开发者
消费者
合作伙伴
运营商
5G对未来的定义
5G=10Gbps + 1ms时延 +100万连接/每平方公里
2.5G协议标准化及当前进展
5G从3GPP Release15开始
5G包括:新空口 LTE Advanced Pro演进
下一代核心网NextGen Core
EPC演进
研究5G的主要国际标准组织
ITU-R Visions Group
EU
Germany-5G Lab Germany at TU Dresden
UK-5G Innovation Centre(5GIC)at University of Surrey
US
Intel Strategic Research Alliance (ISRA)
China
Japan
Korea
研究5G的主要国际非标准组织
OTSA
3GPP
3.5G全球商用计划
家庭宽带最后一公里接入
车联网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关注点
未来将持续探索新兴垂直行业应用
今天的长尾将是明天的主体 如AR/MR(长尾效应)
三、5G网络关键技术
1.增强覆盖技术
5G网络频谱
增加带宽是增加容量和传输速率最直接的方法,5G最大带宽将会达到1GHz,考虑到目前频率占用情况,5G将不得不使用高频进行通信
a.5G主频段 以3.5GHz为主
b.5G扩展频段毫米波 以28/39/60/73GHz
高频通信的挑战
高频波长相比低频传播损耗更大、绕射能力更弱
频段越高,上下行覆盖差异越明显,上行覆盖受限
高频通信的解决方案-提高发射功率
高频通信的解决方案-上下行解耦 NR中基站下行使用高频段进行通信,上行可以视UE覆盖情况选择与LTE共享低频资源进行通信,从而实现NR上下行频段解耦
UE基于覆盖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行频点
IDLE态通过系统消息获取f1,f2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测量进行选择
连接态通过测量报告上报,由基站通过信令指示
上下行解耦要求5G NR和LTE协同
上下行解耦站形
BBU5900
a.设备紧凑,连接简单
b.新建站点或改造eNB
c.适合有较多空闲槽位场景
槽位多,可扩展性好 需要两根光纤,成本高
a.BBU3910
b.BBU5900
槽位多,可扩展性好 增加框间基带板HEI接口,接口流量大
a.BBU3910
b.BBU5900
2.提高效率技术
A.NR频谱效率提升技术
频谱效率即单位时间内每Hz中bit数的提升,5G中用的频谱效率提升方法包括:
a.新波形技术、新多址技术
NR无线新波形(华为FOFDM)
Filtered-OFDM是一项基础波形技术,与OFDM最大的区别就是子载波带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业务的需求
4G(OFDM):子载波带宽是固定的,15kHz 固定子载波间隔 10%保护带宽
5G(F-OFDM):子载波带宽是不固定的,可以灵活真的不同QoE应用的报文大小 灵活子载波间隔(方便空口做网络切片) 1个子载波的最小保护带宽
b.NR上行新波形(CP-OFDM)
NR上行支持两种波形,CP-OFDM和DFT-S-OFDM,使用CP-OFDM时,基站可以不用为UE分配频域连续的子载波
c.NR新多址技术(华为SCMA)
1G:FDMA
2G:TDMA+FDMA
3G:CDMA
4G:OFDMA
5G:SCMA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通过使用扩频技术在4个子载波上承载6个用户的数据,提升频谱的使用效率
B.新调制技术、新编码技术
a.新调制技术(256QAM)
3GPP R12协议中新增了下行256QAM,相对于64QAM支持每符号携带8个bit位,支持更大的TBDS传输,理论峰值频谱效率提升33%。相同频谱效率下256QAM码率更低,解调可靠性更高
b.NR新编码技术(Polar+LDPC)
LDPC Code(业务信道)
LTE Turbo
NR LDPC
Polar Code(控制信道)
Polar码高可靠的编码方式无误码平台从而减少重传,同时降低信噪比需求以提升覆盖
C.灵活双工与全双工
a.灵活双工技术
根据业务调整上下行子帧
相邻小区会进行干扰协调消除
b.全双工技术
目前TDD/FDD制式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分别进行收发
全双工将指收发双方在同一时频资源进行数传
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收发,发送端把信息传递给接收端,接收端进行相关干扰消除运算,实现同时收发
D.Massive MIMO
水平的4流加BF 8T8RVS 64T64R
立体16流更窄的波束+MU BF
E.Massive MIMO增益(上行MU-MIMO)
多用户虚拟MIMO
通过多个UE配对复用相同的上行时频资源,同时传输多流数据,从而提高小区的平均下行吞吐率
F.Massive MIMO增益(3D BF)
三维波束赋形简称3D BF,增强用户的覆盖
相对于传统波束只能在水平方向跟随目标UE调整方向,3D BF的窄波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随着目标UE的位置进行调整
G.Massive MIMO增益(MU BF)
多用户虚拟BF
eNOdeB根据配对条件进行UE配对,实现在同一时频资源上传多个用户下行数据流,从而提高下行传输的频谱效率和提高小区吞吐量
H.Massive MIMO的应用场景
城区、高校流量高低(CBD等)
高楼覆盖场景
重大活动保障场景
3.降低时延技术
A.NR低时延保障技术分析
a.RAN时延因素
空口传输 TTI长度决定
处理 HARQ RTT决定
重传 TDD上行配比
无线信号 上、下行覆盖差 上、下行干扰
b.方案 缩短TTI
免去授权调度、灵活双工或者全双工
用户面下沉
c.方案
优化无线覆盖
B.NR时隙聚合调度
Slot Aggregation:NR中调度周期可以灵活变的,且一次可以调度多个时隙,以适应不用业务需求,降低无线时延
C.NR免授权调度
免授权调度:由于调度存在RTT时延,NR中对于时延比较敏感的业务提出免调度的过程,终端有需求直接发送
D.NR侵入式空口调度(EAI)Embed Air Interface
eMBB和uRLLC业务共存时,EAI机制可以实现uRLLC业务对eMBB资源打孔,以保障uRLLC对时延的要求
4.5G异步HARQ技术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5G上下行链路采用异步HARQ协议:重传在上一次传输之后的任何可用时间上进行,接收端需要被告知具体的进程号
5.D2D 通信 (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基站分配频谱用于终端与终端直接互联进行用户面数据传输,D2D关键技术包括:
a.频谱分配模式
使用蜂窝小区的剩余资源
复用蜂窝小区下行资源
复用蜂窝小区上行资源
b.干扰控制
适当的功率控制,能够在D2D复用蜂窝资源时,有效地协调D2D与蜂窝网络间的干扰
总结
提升覆盖技术:提高UE发射功率、上下行解耦
提升效率技术:新波形、新多址、新调制、新编码、新双工、CRS FREE、Massive MIMO
降低时延技术:时隙聚合调度、免调度、侵入式空口调度、异步HARQ、D2D技术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